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11 18:16
8月11日消息,李寧有限公司今天公佈了上半年成績單。今年上半年集團收入達140.19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上升13.0%(2022年上半年:124.09億元人民幣)。毛利較2022年同期的62.01億元人民幣上升10.3%至68.39億元人民幣,集團整體毛利率為48.8%。息税前利潤加折舊及攤銷(EBITDA)為34.25億元人民幣(2022年上半年:34.21億元人民幣),同比微升0.1%,淨利潤為21.21億元,淨利潤率保持在15.1%。
現金流管理方面,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為19.42億元人民幣(2022年上半年:15.83億元人民幣)。於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等同現金項目(包括銀行現金及手頭現金,以及原到期日不超過三個月的定期存款)為64.11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12月31日淨減少9.72億元人民幣。加回被記錄在銀行定期存款中的金額,現金余額為192.24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12月31日淨增加1.75億元人民幣。
對於這份成績單,有投資者表示,數據看起來還不錯,現金流也比較健康。財報發佈后,李寧股價最高上漲6%。
專業品類「秀肌肉」 跑鞋矩陣IP爆發
在運動用品行業中,鞋服收入佔比數據是一項衡量品牌專業運動實力的重要指標。李寧上半年財報數據中,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鞋服佔比,以及專業運動品類流水佔比。
2023年上半年,李寧鞋業務佔比達到54%,保持超過服裝佔比。經過佈局調整,李寧籃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專業運動品類零售流水總佔比已經達到65%,為2020年同期以來4年新高。其中,跑步品類流水大幅增長33%,帶動佔比從20%提升至24%,表現亮眼。
跑鞋正在成為李寧專業運動品類護城河的核心板塊。繼2022年打造超輕19爆款之后,李寧的三大核心跑鞋IP今年上半年銷售量突破了430萬雙,成為李寧跑步品類流水亮眼增長(33%)的引擎。
其中:作為李寧傳承最久的系列,超輕20半年銷量突破140萬雙;針對進階跑者的赤兔6和赤兔6Pro,主打輕彈透氣、穩定助力、抓地耐久的全能特性,銷量合計突破220萬雙;滿足精英競速跑者、適用於高強度跑步場景的飛電3 Challenger銷量突破70萬雙,成為碳板跑鞋中的現象級產品IP。
「國產跑鞋最大的優勢就是性價比,李寧的跑鞋矩陣建設的比較完整,從小體重到大體重,從緩震到支撐,從慢跑鞋到競速跑鞋,大家都可以通過不同維度找到適合自己的李寧跑鞋,這一點是其他國產跑鞋不能比擬的。」一位消費者在網絡社交平臺這樣評價。
隨着近幾年國產品牌在科技上的持續發力,不斷創新,已經做到可以與耐克阿迪為之抗衡的地位。李寧在跑鞋品類上也下了血本。2023年上半年,李寧研發投入增速繼續超過營收增速,單品牌研發投入增長21.6%達2.91億,連續7年加大研發投入。
爲了支持產品科技升級,擴大專業運動產品矩陣,以䨻輕彈科技為代表的核心科技,成爲了李寧產品在賽場和市場獲得認可的基礎。依託於「李寧䨻」為核心的科技平臺,跑步品類組成以飛電、絕影、赤兔、烈駿、越影、超輕六大系列為核心的專業跑鞋矩陣,成為率先搭建成熟專業產品矩陣的國產品牌。
李寧跑鞋在2023年上半年的專業賽場上也頻頻露面。李寧競速跑鞋助力跑者在巴塞羅那馬拉松比賽中,再次刷新了中國品牌跑鞋歷史最快紀錄。在東京、波士頓、倫敦三場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中,李寧斬獲中國品牌穿着率排行榜三連冠。
交銀國際研究近期指出,李寧跑鞋業務近年大有進步,建立起鮮明的產品矩陣(包括飛電、絕影、烈駿、越影、赤兔、超輕等跑鞋系列),贏得專業跑者的認同和市場份額的提升。
毛利率之戰
也有投資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李寧的當期毛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至48.8%。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對於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李寧財報表示,主要是線上購物熱度下降,致使線上客流受到一定影響,電商經營環境面臨一定挑戰,線上促銷競爭加劇,加之公司渠道結構調整。
「爲了大幅提升客流轉化率,電商適當降低零售折扣和連帶交易門檻。期內,線上平均折扣加深中單位數。」李寧公司聯席CEO錢煒坦言,「折扣同比雖略有加深,但整體折扣趨勢持續向好,一季度加速商品消化,優化庫存, 折扣同比加深中單位數,進入二季度后,零售折扣明顯回升至7折,同比環比均改善。平均件單價進一步提升。」
毫無疑問,這個市場的競爭仍然很激烈。李寧等國內運動品牌,得益於國貨興起帶來的大好市場局面,近年來在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體育用品巨頭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了有利地形。在國貨品牌的衝擊下,2022年,原本佔據國內運動鞋服市場半壁江山的耐克、阿迪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國產運動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50.5%,超過國際品牌,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儘管國際運動品牌略顯疲色,但耐克、阿迪作各方面實力仍不可小覷。近日,阿迪達斯公佈2023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財報。雖然第二季度全球實現營收53.4億歐元,同比下滑5%,淨利潤8400萬歐元,同比大幅下降71%,但阿迪達斯中國業務在連續8個季度下滑后恢復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7.6億歐元,且大中華區線下全渠道實現雙位數增長。
國產運動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是白熱化的。有分析人士表示,安踏的多品牌收購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公司市值與體量,使企業平臺化發展,而李寧的「單品牌」路線則讓其更重視體育專業性,其產品力、原創性不言而喻,可以認為這就是李寧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李寧正在拓寬和深挖專業化運動護城河。目前,李寧YOUNG也在逐步建立專業運動矩陣,重點發力跑步、專業籃球和綜合體能,進一步完善適合兒童的科技矩陣,意圖打造中國兒童首選的專業運動童裝品牌。2023年上半年,李寧YOUNG加強佈局專業運動產品線,持續強化渠道效率,零售流水提升達到20%-30%中段,同店銷售增長達10%-20%低段。
值得注意的是,李寧已經完成了從NBA球星到CBA賽事、從職業聯賽到自有籃球賽事IP、成人職業聯賽到青少年官方賽事的籃球領域運動和賽事資源全矩陣戰略佈局,長期支持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成為國內首家構建完成系統化籃球專業運動及賽事資源矩陣的體育品牌。
李寧集團執行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李寧表示,「中國總體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消費保持温和修復,實現提振消費信心和促進消費的目標。集團對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前景仍保持樂觀。」 (新浪財經 劉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