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20 11:24
財聯社7月20日訊(記者 徐昊)隨着越來越多汽車廠家的加入,特斯拉的充電技術似乎已逐漸成為「行業標準」,而這也將對加速出海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帶來新的挑戰。
7月19日,日產汽車宣佈與特斯拉達成協議,將開始採用特斯拉充電標準(NACS),為電動汽車充電提供更多選擇。日產也由此成為首家未來產品支持NACS的日本汽車製造商。
就在本月初,梅賽德斯-奔馳亦宣佈,從2024年開始,奔馳車主可以在北美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在此之前,大眾、Stellantis和沃爾沃均與特斯拉達成協議,接入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而更多特斯拉在北美的「勁敵」,如福特、通用汽車、Rivian等,也同樣將接入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
全球範圍內,五大充電標準分別為GB/T中國標準、CCS1北美標準、CCS2歐洲標準、CHAdeMO日本標準和NACS特斯拉標準。其中,歐洲CCS2標準與美標CCS1同屬一脈,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聯合德國、美國八大汽車廠商推出。而曾經試圖推廣為全球標準的CHAdeMO日本標準,因為日系品牌豐田、本田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動作緩慢,缺乏話語權而逐步式微。目前採用CHAdeMO標準充電樁的國家或地區,除日本外大部分安裝在歐洲(北歐居多)、美國和韓國。但按照日產最新官宣的消息,從2024年起,日產將為其純電旗艦Ariya車型提供NACS的充電適配器。
NACS陣營的不斷擴大,在於業內普遍認為特斯拉的NACS更可靠,且特斯拉在北美地區擁有超過1.77萬個快速充電樁,遠超所有采用CCS標準的充電樁的總和。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約佔美國所有快速充電站總數的60%。
「美國和中國在充電網絡建設上有本質區別。鑑於美國政府在公共充電設施上投入較少,各企業攜手合作並制定了統一的標準。」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Julian Blissett)對通用汽車加入NACS做出瞭解釋。
儘管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尚未登陸北美市場,但面對特斯拉大有一統北美「充電江湖」的趨勢,未雨綢繆已成必然。
「海外充電樁在產品認證和接口標準方面與國內存在差異,是新能源汽車出口面臨的難題。」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充電技術部部長樊彬不久前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充電設施作為基礎設施,將構建壁壘進而影響市場競爭。」
受政策支持及產業鏈完善等因素影響,中國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正加快出海的步伐。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企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倍。據市場全球管理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最新預測,至2030年時中國品牌將佔據全球市場約30%的份額,並在新興市場和歐洲獲得巨大成功。其中,非洲及中東市場的市佔率將達到39%,歐洲市場為15%,北美市場則由目前的零提升至4%。
充電標準之爭進而會對相關產業鏈產生影響。「目前公司產品已進入包括德國、匈牙利,奧地利等在內的歐洲市場,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私人和公共部門提供充電解決方案。」有香山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透露,香山股份相關新能源產品的美標認證工作也在持續推進中。
作為供應商,香山股份子公司均勝羣英為上汽集團旗下某海外熱銷自主品牌全部新能源出口車輛配套了PDU、充電口等產品。
「儘管特斯拉在北美的充電標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行業標準,但其他地區可能並不一定採用該標準。因此,未來國際競爭可能會在充電標準上展開。」上述香山股份負責人認為,爲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車企需要在充電技術研發和推廣上加大投入,提高充電效率、降低成本,並且與相關產業鏈合作,共同推動電動汽車充電的普及和發展。而在樊彬看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標準「走出去」將會顯著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