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9-23 08:39
2022年9月15日,羅傑·費德勒宣佈自己即將退役。
倫敦時間9月23日晚,拉沃爾杯的雙打比賽將是費德勒以職業球員身份參加的最后一場比賽,他的搭檔是納達爾。
僅論競技成就,費德勒甚至未必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網球運動員,畢竟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都足夠偉大。事實上,他們三人或許就是網球歷史上最偉大的三位運動員,這也是這一時代網球迷的幸運。
但若論商業價值,費德勒則是毫無疑問的領先,乃至在整個體育界都屬於頂尖。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2020年,費德勒成為福布斯運動員收入排行榜上首位排名第一的網球運動員。而做到這一點,他靠的不單是極具觀賞性的場上表現和個人魅力,還有許多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決策。
這期節目,我們會選取費德勒職業生涯后期的三個重要商業決策,以此為切入點,帶你走進費德勒龐大的商業世界。
以下是本期節目的文字稿節選,完整內容請收聽播客節目:
從耐克到優衣庫,第一個重要決策
2018年,費德勒在和耐克合作了長達24年后,沒有選擇續約,而是與優衣庫簽訂了一份10年3億美元的代言合同。這個新聞在當時震驚業界,因為這是網球史上最大的一份贊助合同。合作的雙方,當時的費德勒已經37歲了,而優衣庫雖然品牌本身很有名,但在網球領域實在算不上最主流的品牌。
要理解費德勒的這一決策,我們首先看看費德勒的品牌代言版圖。
當我們談論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時,品牌代言肯定是最主要的體現。尤其對於頂尖明星來説,比賽場外的收入要比場內高得多。費德勒整個職業生涯的比賽獎金累計有1.59億美元,而根據福布斯的估算,截至2021年,他的場外收入累計約為10億美元。媒體普遍推測,代言收入是其中的大頭。
目前,費德勒官網上列出的代言品牌有14個:勞力士、梅賽德斯-奔馳、瑞士信貸、咖啡機品牌jura、酩悦香檳、以意麪聞名的Barilla、瑞士蓮、球拍品牌Wilson、優衣庫、私人航空NetJets、瑞士電信公司Sunrise、箱包品牌RIMOWA、球鞋品牌ON,以及瑞士旅遊局。
這些品牌有幾個共同點。首先是高端,大多是所屬門類里定位較高或是影響力最大的,但也不是最貴的那檔,比如奔馳。
接着是瑞士系品牌比較多。這點很好理解,瑞士人費德勒在家鄉的聲譽很高,他是唯一一個活着就被印在瑞士貨幣上的人。費德勒也很支持家鄉,儘管家鄉巴塞爾的公開賽等級不高,但他還是能參加都參加。
最后是合作時間長。這點尤其重要,勞力士、奔馳與費德勒合作都超過了15年,這是非常難得的。對品牌來説,和明星超過5年,甚至10年的合作,是要下一番決心的,尤其和運動員。運動員的曝光度和他們的比賽成績強相關,而成績會帶來風險,所以長期的合作,一定需要品牌對運動員非常認可。
在鋪墊完這些背景之后,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費德勒和優衣庫的這份長約當年那麼引人關注了。2018年的費德勒已經步入職業生涯的暮年,他的比賽成績也不再是最頂尖的。事實上,過去4年,儘管費德勒仍有一些高光表現,但最終還是沒有穿着優衣庫拿到大滿貫。
此前,耐克和費德勒的合約是每年1200萬美元,已是網壇之最,但和優衣庫給到的平均一年3000萬美元相比,顯然還是差距很大。《紐約時報》曾經報道兩方分道揚鑣的幕后,對於耐克而言,其實阻礙很簡單——太貴了。耐克當年網球業務的銷售額約為3.5億美元,佔整個公司收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而重點是,曾經負責耐克網球業務的Mike Nakajima説,耐克的一條隱形規則是單個項目的明星贊助費不要超過銷售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説,耐克當年給所有網球運動員的預算最多是3500萬美元,而除了費德勒,耐克還簽了納達爾、小威等網球明星。
嚴格意義上講,和耐克簽訂過終身合同的運動員只有勒布朗·詹姆斯,合同有10億美元。畢竟籃球鞋是耐克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為什麼優衣庫願意給費德勒這麼多錢?
優衣庫對費德勒採用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估值方式。
首先,它認為費德勒即使退役了,仍然能維持很高的曝光度。在這方面,費德勒的確比較特殊。費德勒在疫情期間其實已經很少參加比賽,但他仍然輕松地衞冕了一項「冠軍」——最受球迷歡迎的運動員。這個獎項由ATP(職業網球聯合會)從2000年開始評選,完全靠球迷投票。從2003年到2021年,費德勒連續19年當選。
另一個層面,優衣庫沒有把費德勒僅僅當作運動員,所以對他估值時就不會僅限於運動服飾市場。費德勒一直和時尚圈走得很近,他在時尚圈最有名的朋友就是《VOGUE》雜誌的主編温圖爾。而優衣庫最近幾年一直在開拓自己在時尚行業的影響力,這背后的一大推動者就是它的全球創意總裁John Jay,他曾經是W+K的創意總監,在時尚界也很有名,而W+K正是耐克長期的廣告合作伙伴——「Just do it」的製造者。正是John Jay力推了優衣庫和費德勒的合作。
所以費德勒和優衣庫的合作,除了在網球服裝領域,也完全可以拓展到休閒、時尚等領域。事實上費德勒也是這麼做的,2018年他來上海蔘加優衣庫的活動時,穿的就是著名時裝設計師Lemaire為優衣庫設計的西裝。
相比之下,耐克在時尚領域發揮的空間就有限了。
費德勒投資昂跑的邏輯
從與優衣庫的合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職業生涯后期,費德勒已經在着重擴展網球以外的事業。
而要説到網球以外的事業,費德勒最近幾年最重要的一個商業決策,就是投資了總部在瑞士的運動鞋初創公司昂跑。
費德勒是2019年投資昂跑的,背后是個有趣的故事。當時,昂跑這個公司其實已經做了10年,費德勒是它的忠實用户。2019年費德勒在瑞士時請昂跑的兩位創始人吃飯,談起自己和身邊的人都穿昂跑,創始人就直接邀請費德勒投資自己的公司,並一起研發網球鞋。
結果,費德勒真的答應了。根據福布斯的報道,之后費德勒花了20天時間,在昂跑的實驗室里和他們一起研發網球鞋,2020年就推出了自己在昂跑的第一款鞋,2021年更是直接穿定製的昂跑運動鞋比賽了。
更關鍵的還是投資。2021年,昂跑在紐交所上市,市值最高時接近300億美元。今年美股不太行,昂跑市值降到了100多億美元,根據許多媒體的報道,費德勒大概擁有昂跑3%的股份,換算下來也有3億多美元。
這筆投資其實也幫助費德勒在職業生涯末期的2020年,反而能夠登頂福布斯運動員收入排行榜。
對於費德勒來説,昂跑作為投資標的,它發展迅速,有明確的上市目標,是做運動鞋的,又是瑞士公司,一切都很合適。
相比於品牌代言,成為一家運動鞋公司的投資人和參與者,顯然是一項更可以長久發揮影響力的事業。
TEAM8,費德勒商業世界的核心
在費德勒和昂跑的合作中,費德勒是以一家名叫TEAM8的公司來投資的。而這家公司就是目前費德勒整個商業版圖的關鍵。
TEAM8由費德勒和他的經紀人託尼創辦。託尼的業務能力非常出色,專欄作家Tim Newcomb寫過一個小例子。2006年,剃须刀品牌吉列想要在泰格伍茲以外再找一位代言人,據說當時有兩個選項——費德勒和納達爾。而託尼就在當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中,邀請泰格伍茲坐在了費德勒的包廂里。后來,吉列也的確和費德勒合作了。儘管託尼否認這兩件事有直接關聯,但從側面也能看出他很擅長經紀人這個工作。
託尼和費德勒從2005年合作至今,雙方早已不單單是工作夥伴,而是變成了密友。我們前面提到費德勒的贊助商里有很多瑞士系公司,這一點也能從側面説明託尼和費德勒彼此信任的關係。費德勒在採訪時曾説過:「託尼和我共同成長,他理解家庭對我的重要性,也理解家鄉市場對我的重要性。」
2013年,費德勒和託尼合夥開了一個經紀公司,就是TEAM8。目前,費德勒的許多商業活動都以這個公司為平臺。這個公司簽約的運動員除了費德勒自己以外,還有美國的大滿貫女單冠軍高夫,阿根廷的大滿貫冠軍德爾波特羅。
除了做經紀工作以外,TEAM8還是網球盃賽拉沃爾杯的發起者。這也是本期節目討論的費德勒的第三個重要的商業決策。
為什麼説拉沃爾杯是只有費德勒能推動的賽事
拉沃爾杯是2017年推出的一項全新的網球賽事。它的賽制比較特別:把球員分成兩隊,歐洲隊和世界隊,每隊6人,打3天比賽。這和網球比賽常見的賽會制淘汰賽不太一樣,賽程也更短。
這項比賽,就是由TEAM8,也就是費德勒和託尼主導成立的。《紐約時報》曾直接評價這是「費德勒的孩子」。雖然費德勒本人謝絕了這個説法,但這一説法其實不無道理。首先,拉沃爾杯名字中的「拉沃爾」,是澳大利亞的一位網球名宿,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中心場地就叫羅德·拉沃爾球場,而拉沃爾的名號就是由費德勒邀請來的。
其次,根據2022年的數據,這個賽事的贊助商有13個,其中有8個是費德勒的贊助商,包括創始贊助商勞力士。
費德勒為這個比賽花費了很多心力。拉沃爾杯的時間是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結束兩周以后,這個時間點很重要。因為現在網球界的巡迴賽排得非常滿,要找到3天時間並不容易。而美網結束后,一年的大滿貫賽事結束了,而離賽季結束還有兩三個月,這其實是一個相對優越的時間,大牌選手都有空。同時,這個時間節點,也確保了它可以是一個正式比賽,而不是一個休賽期的表演賽。果然到了2019年,拉沃爾杯成了一個正式的ATP巡迴賽項目。
另外,費德勒堅持把這個賽事辦成一個向網球名宿致敬的比賽,每次比賽的隊長都會請一些網球名宿來,並且比賽的收入也會贊助網球名人堂。這麼做,至少不會顯得這比賽真的是在自我致敬。
費德勒的這種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的確值得稱道。
前文提到的費德勒和耐克分手的過程也是個例子。費德勒的個人商標「RF」是和耐克合作時推出的,因為合同在先,在轉投優衣庫后2年里,這個商標都不能使用。但2020年這個標誌重新出現在費德勒的優衣庫戰袍上,比合同規定的時間提前了。不難想象,這個過程中,商業談判的那些討價還價都會有,不會是輕松愉快的。但費德勒從來不會把爭議擺到檯面上,而是能很體面地處理一些看似複雜的難題。
正是因為費德勒這種遊刃有余處理各種複雜關係、平衡各種事務的能力,使得他能夠組織起拉沃爾杯這個賽事。
費德勒對網球的貢獻
很多人把費德勒和喬丹相提並論。兩人時代不同、運動不同,單説競技場上的成就,很難評價,但兩位偉大運動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對一項運動的全球化推廣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ATP巡迴賽的主席高登茲的話其實是個很好的總結,他説:「羅傑將數以百萬計的狂熱粉絲帶入了這項運動,他引領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增長時代,並提升了我們這項運動的知名度。」
把目光放回21世紀初,那時候的網球當然也很流行,但其實它的輻射範圍和吸金能力並不是很頂尖。以最有名的比賽溫布爾登公開賽為例,2000年,温網的男單冠軍獎金是47萬英鎊,與之相對的,2000年,同樣在英國舉辦的斯諾克世錦賽的冠軍可以拿到24萬英鎊,大約是温網的一半。那時網球和斯諾克的獎金差距還不是很大。
2000年,全年獎金收入最高的網球運動員庫爾滕,賺了大約100萬美元的獎金,而那時候NBA的運動員已經能拿千萬年薪,足球運動員和F1車手能拿好幾百萬。
到了2022年,温網的男單冠軍是德約科維奇,他可以拿到200萬英鎊的獎金。而斯諾克世錦賽的冠軍獎金只增加了一倍,達到50萬英鎊,已經被温網拉開數量級的差距了。
而最頂尖的網球選手,一年只是獎金收入也可以超過千萬美元,可以和頂尖的足球運動員相提並論了。
賽事之所以能發更多的錢給球員,是因為自己錢多了。賽事錢多了,是因為贊助商增加,電視版權賣得更貴。而金主願意花錢的根本原因,還是網球人口大大增加了。在本世紀初,網球還是一個重大賽事集中在西歐、北美、澳洲的運動,而且可以説主陣地在美國。但現在,ATP的巡迴賽進入了中東、亞洲這兩個重要市場,代表性賽事,一個是迪拜公開賽,一個就是上海大師賽。而這兩項比賽,費德勒是常客。
對於這些網球相對新興的市場,一個超級球星幾乎就等於全部的吸引力,高登茲所説的數以百萬計的狂熱粉絲,不是一個虛數,是真的有這個規模,甚至更多。
大家看完這期的內容后可能會覺得,費德勒能做到這些,是因為他天生就特別厲害,特別天才。很多人還會覺得,費德勒做什麼事就是舉重若輕,打球是這樣,搞商業也是這樣。這些評價都沒錯,但是大家不要忘記,費德勒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不論是場上還是場下,他都激勵了一代人。費德勒就是這樣。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