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9-08 17:56
LADYMAX
法國奢侈品集團總部一些高管抱怨近期在中國找到合適的管理人才難度很大
作者 | Drizzie
Dior中國總裁調離,LVMH任命北亞總裁,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開始頻繁大洗牌。
據時尚商業快訊,LVMH旗下高級珠寶品牌寶格麗BVLGARI日前宣佈Hervé Perrot為品牌北美總裁,接替於去年7月離職的Daniel Paltridge,向寶格麗銷售和零售全球執行副總裁Lelio Gavazza匯報。
Hervé Perrot此前是LVMH旗下法國奢侈品牌Dior迪奧的中國總裁,統管Dior時裝和美粧香氛業務,任期為6年零9個月。Hervé Perrot曾就讀於巴黎高等商學院,畢業后便加入歐萊雅集團,為該法國美粧巨頭效力長達23年,期間曾任澳洲市場、意大利市場、日本市場和法國市場奢華產品部門高管。
2009年,Hervé Perrot加入Dior出任日本市場總裁,統管時裝和美粧香水業務,任期達7年。截至目前,Dior還未宣佈Hervé Perrot的接替人選。Hervé Perrot已從上海搬至紐約,從9月1日開始正式在寶格麗履新。
Hervé Perrot的調離空出了中國頭部奢侈品牌最關鍵的高管職位,考慮到奢侈品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也正處於某種膠着狀態,即將宣佈的新人選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據微信公眾號LADYMAX從行業消息人士獲悉,法國奢侈品集團總部近來在中國面臨人力資源方面的挑戰,一些高管抱怨在中國找到合適的管理人才難度不小。
與此同時,LVMH日前還發布聲明宣佈加入集團已25年的Michael Schriver為北亞區總裁,他將在香港辦公室工作,負責大中華區和韓國所有業務,以更好地幫助旗下品牌把握這兩個亞洲重要市場的機遇。
LVMH任命加入集團已25年的Michael Schriver為北亞區總裁,負責大中華區和韓國所有業務
上任后他將與LVMH亞太區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Roula Rozakeas密切合作,LVMH大中華區總裁吳越和韓國總裁Ouk Cho將直接向他匯報。Michael Schriver於1998年加入LVMH負責免税連鎖店DFS業務,后於2014年成為Louis Vuiton北亞區總裁,目前還在Tiffany擔任相關職位,有着豐富的相關經驗。
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設立北亞市場總裁一職意味着集團將加大對該地區的投入,未來該地區內的合作會更加緊密。有分析表示,LVMH此舉透露出該奢侈品巨頭在北亞市場遭到的挑戰不容小覷。今年上半年LVMH在除日本外的亞洲市場的銷售額僅增長1%,佔比近20%的大中華區營業額跌幅超過10%。
一份來自LVMH集團內部的備忘錄文件顯示,北亞市場已經在集團內部佔有相當比重,在該地區國際旅遊仍然受限的情況下,集團有必要制定新的發展策略。
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奢侈品行業正在重新調整重心。一方面,中國奢侈品銷售增長在2020年疫情后的井噴式走向常態化,隨着歐洲和北美奢侈品市場的逐步復甦,奢侈品總部給予中國市場的銷售壓力開始分流。
另一方面,韓國奢侈品市場的崛起,使得此前奢侈品在亞洲依靠日本和中國增長的格局生變,推動北亞市場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整體版塊。
越南也成為奢侈品在亞洲市場瞄準的新目標。2020年全球疫情大肆席捲之下,越南成為少數GDP增長的國家之一。從數據分析機構Statista統計來看,2021年越南高端消費板塊同比大漲35.7%至9.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68億元,呈現井噴趨勢。
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今年4月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歌劇院舉辦私人活動,相比於奢侈品市場相對成熟的中國和日本,越南此次成為亞太地區僅有的被Gucci選中開展大型時尚活動的國家,無疑釋放出積極信號。
第三,除了上述奢侈品市場地區格局的變化,奢侈品文化也在中日韓市場呈現出與傳統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不同的特徵。
東亞文化里個人價值需要社會承認,奢侈品的價值不在於產品本身,而在於產品帶來的社會承認感,這就是為什麼奢侈品在此特別暢銷的原因,這現象最早在日本尤為典型,如今也體現在中國和韓國市場。
奢侈品也在亞洲市場發展出了特殊的本地文化,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的影響下,本地市場的變化大幅提高了品牌對市場的監測和管理成本。
例如中國奢侈品如今自成體系且複雜的明星代言機制,對歐洲決策者來説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現象。韓國市場也出現了當地特別的奢侈品排隊狂熱現象,今年3月Chanel為此在韓國推出「排隊管理系統」,來應對當地特殊的奢侈品消費。
奢侈品文化在中日韓市場呈現出與傳統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不同的特徵
相較之下,傳統歐洲市場年輕人對奢侈品展現出的興趣有不斷減少的勢頭。在歐洲年輕人愈發崇尚可持續發展、二手時尚和個人主義的背景下,歐洲奢侈品主要被傳統富裕階層的成熟客户購買,同時歐洲奢侈品增長依賴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尤其是在近期歐元貶值后。
美國文化也崇尚個人主義,自食其力的中產階層並沒有特別多的閒錢可供揮霍。不過,近兩年依靠比特幣等新興科技快速獲取鉅額財富的美國年輕新貴成為了硬奢產品的客户,以及美國從疫情復甦后,美國遊客湧入歐洲進行報復式消費,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這也是奢侈品集團將中國高管調入北美市場,繼續開拓北美市場的目的。
在如此經濟、文化和技術影響的疊加下,奢侈品牌在亞洲的分部不再只是總部策略的執行者,而往往需要對市場變化及時反映,這令奢侈品牌在本地市場增加高管人才成為迫在眉睫。
此外,亞洲市場不再只是消費市場,隨着韓國偶像團體影響力與奢侈品消費掛鉤,中國奢侈品牌數字化創新成為全球地區市場的先鋒,眾多奢侈品文化和最新品牌實踐開始以亞洲為起點,向全球市場推廣。
因此,以往那種由奢侈品牌地區市場平行向歐洲總部對應部門進行匯報的長線管理機制,如今在亞洲市場已經不甚適用。奢侈品集團必須將決策權下放到在本地駐紮的管理層去。
今年早些時候,開雲集團旗下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新設立了大中華區時裝業務總裁一職,由Tiffany前大中華區與北亞區總裁Laurent Cathala(樂康)擔任。Laurent Cathala預計將在6月底就職,常駐上海,大中華區所有領導團隊都將向他匯報,Laurent Cathala則直接向Marco Bizzarri匯報。
Gucci大中華區時裝業務總裁Laurent Cathala
值得關注的是,Gucci大中華區時裝業務總裁這一新職位的設立也是在品牌總部一系列人事調整的一部分。
今年4月,Maria Cristina Lomanto為執行副總裁兼品牌總經理,這同樣是品牌新設立的職位。上任后,Maria Cristina Lomanto將專注於協調Gucci系列產品的零售和營銷業務,向首席執行官Marco Bizzarri匯報。
在Maria Cristina Lomanto之下向她匯報的高管包括,被晉升爲全球首席商品官的Gucci美洲區商品銷售和庫存規劃高級副總裁Phillip Prado,被任命為成衣全球首席營銷官的Davide Tosi。
在創意團隊方面,Gucci表示正在重新審視內部團隊,新設工作室總監一職,該職位將交由一位資深設計師擔任。開雲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François Palus則透露,新工作室總監是與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有着長期合作的高級成員,職責是監督團隊,並將工作內容匯報給創意總監。
此次是Gucci近三年來發生的最高級別任命和最大規模的人事變動,而品牌6月最新發布了年銷售額增長至150億歐元的中期目標,但品牌面臨嚴峻的增長困境。
每當市場動盪,最先輪轉的都是高管。負責創意的創意總監洗牌如是,談判桌上的高層管理人才也是如此。
2017年左右,LVMH率先在創意總監開啟的一系列佈局,將時任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從Louis Vuitton調至Dior男裝,為此后接任的Virgil Abloh騰出空間,LVMH還將Hedi Slimane進入Celine,這一系列大膽換人的舉措都快速顯效,開啟了此后五年奢侈品年輕化和潮流化的轉型周期,為LVMH打開新局面,並在五年后的今天獲得豐厚的回報。
如今,市場分析普遍預計2022年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速將會放緩,奢侈品牌要想維持增長需要更多的突破,人才依然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或許是嗅到了這一點,智能零售機構Nextail的一項研究最近發現,2021年時尚行業新任命的CEO與上一年相比雖然減少了20%,但奢侈品牌卻在這一年發佈了最多的CEO任命,新CEO人數同比增加80%,佔據時尚行業CEO任命總數的近20%,新一輪人才爭奪戰的鍾聲已經敲響。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Chanel於去年底突然做出的人事任命,宣佈來自聯合利華的Leena Nair為新首席執行官。Leena Nair已於1月在Chanel的倫敦總部任職,與Gerard Wertheimer共同擁有Chanel的法國億萬富翁Alain Wertheimer則擔任全球執行主席。
分析人士認為,Chanel看中的是Leena Nair此前為聯合利華的人力資源主管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背景。她以管培生身份加入聯合利華后,為該快消巨頭效力長達30年。在聯合利華時期,她就被稱為集團第一位女性、第一位亞裔以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人力資源官。
被聯合利華一手訓練出來的Leena Nair並無奢侈品牌經驗,同時她也沒有零售運營和設計營銷等相關經驗,而是罕見地來自人力資源背景。這一出其不意的選擇或許體現出奢侈品牌試圖打破定勢,進行結構性突破的努力。
奢侈品牌越來越鍾意快消背景高管,也體現出快消集團人才在跨國管理上的豐富經驗成為奢侈品牌當下愈發重視的能力。
除Chanel之外,Burberry、Alexander McQueen、Versace和Salvatore Ferragamo也在過去不到一年之間完成了CEO的輪換。
在奢侈品行業受到全球宏觀經濟影響的當下,傳統時尚行業培養的高管人才雖然能夠憑藉經驗快速掌握業務,幫助品牌捲入當前的市場競爭並制定足夠及時的策略,卻很難帶領突破這種被動競爭的處境,還會因為市面上資深高管人才的緊缺引發一系列「換牌」的連鎖反應。
快節奏下的奢侈品牌難以承擔高管長期空窗的損失,因而選擇有經驗的行業老手,導致時尚行業進入封閉的循環,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世界已經讓時尚行業的繼續封閉成為不可能。
—
責任編輯: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