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新股申购 | 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实业今起招股,一手入场费5550.42港元

2025-11-14 08:13

华盛资讯11月14日讯,创新实业(02788.HK)今起招股,发售价区间为10.18-10.99港元,每手500股,一手入场费5550.42港元,预期H股将于2025年11月24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前往新股中心,申购新股>>  

创新实业:中国第十二大电解铝生产商

  • 发售比例:拟全球发售5亿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和15%发售量调整权(机制B)
  • 发售价格:发售价区间为10.18-10.99港元,每手500股,一手入场费5550.42港元
  • 发售日期:11月14日至11月19日
  • 上市日期:11月24日
  • IPO保荐人:中金、华泰国际

公司简介

集团聚焦于铝产业链上游中的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铝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铝生产和下游铝合金加工。上游铝生产主要包含三个阶段: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根据CRU的报告,按照吨铝附加值计算,精炼和冶炼是铝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电解铝和氧化铝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电解铝的销售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95.5%、90.5%、85.0%、89.7%及76.6%,氧化铝及其他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2.0%、7.1%、12.2%、7.6%及21.1%。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新材( $600361.SH ),为集团于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最大客户。

财务数据

集团于往绩记录期内实现了持续且稳健的收入增长。集团的收入由2022年的13,489.7百万元增加2.4%至2023年的13,814.7百万元,并由2023年的13,814.7百万元增加9.8%至2024年的15,163.2百万元。集团的收入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5,883.2百万元增加22.6%至2025年同期的7,213.5百万元。

基石投资者

集团已订立基石投资协议,据此,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符合若干条件的前提下,按发售价就相关数目的发售股份认购或促使彼等指定实体认购可以总金额约3.36亿美元(或约26.12亿港元)购买的该等股份。按发售价每股股份10.58港元(即本招股章程所载指示性发售价范围的中间价)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将为约2.47亿股发售股份。

基石投资者包括HHLR Advisors, Ltd.(为Hillhouse Group的一部分)、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泰康人寿、Glencore AG、ercuria Holdings(Singapore)Pte. Ltd、景林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景林场外掉期、Turquoise Hime、Investcorp、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广发基金、富国香港及富国基金、Millennium ICSA、Jane Street、柏骏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宝达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由厦门国贸(600755.SH)全资拥有)、Fund LP及China Core Fund、Cephei Capital。

募资用途

假设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且假设发售价为每股股份10.58港元(即指示性发售价范围每股股份10.18港元及10.99港元的中间价),集团估计将收取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51.13亿港元。其中:

  • 约50%预期将用于拓展海外产能,包括建设一家电解铝冶炼厂以及购买及安装生产设备;
  • 约40%预期将用于集团的绿色能源项目,包括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站以及购买及安装设备;
  • 约10%预期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IPO小知识

根据今年8月4日生效的港股IPO新规,港交所对回拨机制进行了调整,引入“双轨制”。发行人可选择机制A或机制B作为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的分配机制。

  • 机制A: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初始比例为5%,最高回拨比例35%。
  • 机制B:发行人事先选定一个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比例(10%-60%),无回拨机制。

机制B的不强制回拨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将获得更多份额,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施琦表示:此举有效缓解后市沽压,有利于IPO合理定价及后市表现,同时稀缺性也激发了散户投资者认购热情。新规后,截至11月13日上市的32只新股中,27只选择采用机制B上市,其中24只新股上市首日录得正涨幅。

前往新股中心,申购新股>>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 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 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 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 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 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 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