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08:17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记者 周晗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给乡村带来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进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沿着凤凰河畔的“自在大道”前行,一路只见农村庄台绿意盎然,宅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与游客来来往往,农家小院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一幅生动画卷的背后,是当地因地制宜,“美颜”乡村,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的成果。不仅乡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田园“微景观”还引来游客,催生了美丽经济、美丽产业,为村民创造美丽生活带来了便利。
家家都有小菜园,宅前屋后颜值高
人居环境事关村民生活品质。尊重他们的意愿,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共建共治氛围。
漫步在泰安镇七里村,干净整洁的乡村新貌尽收眼底。农户房前屋后的各式“小菜园”格外显眼——灰白砖砌的园埂整齐有序,玉米、毛豆、小青菜等长势喜人,与农村田园风貌相协调,既便民又美观。
“房前屋后种点蔬菜,那是庄户人家的传统习惯,也没想过美不美观。要搞环境整治,大伙能理解,但如果不让种菜,心里总归有点不舒服。现在统一给各家配个小菜园,这就人性化、有水平了。”有着30多年党龄的七里村老党员胡维梅说,房前屋后整齐清爽,村庄环境大为改观,大伙感觉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了。
“小菜园”工程是七里村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深化乡村治理的新尝试。七里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刘文说,农户房前屋后边角地、自留地等小而散,此前,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管理,私拉围挡、杂物乱堆、扒翻种植等现象普遍存在,收获没有多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整体环境面貌。为响应环境整治号召,村里率先启动庭院美化行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小菜园”。
“我们动议开建小菜园,是以群众自愿原则,统筹考虑农户房前屋后边角地、自留地分布情况,统一规划,就近抱团打造,划归农户使用管护。”刘文介绍,村党支部为此专门建立了党员联户包片机制,每个片区由一户党员户带头,加强菜园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主动分享菜园果实,并将菜园管护情况、菜园周边卫生、庭院美化效果等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加分内容,引导群众树立“菜园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意识,确保菜园季季有新菜,邻里能共享,四季不同景,实现“便民菜园”“景观菜园”“共享菜园”三效合一。
“小菜园收获之后,邻里之间相互串门,随手都会带上小菜园的时蔬作为礼物,邻里之间相互赠农作物成了七里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刘文表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做优村容村貌,增进邻里联系,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这是一条以小谋大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现在的七里村,环境美了,人心齐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大家伙儿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
昔日荒滩林草地,而今变成风景区
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凤凰河畔的每一寸土地。
凤凰河畔的凤凰山成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分黄导淮”工程,当时开挖金湾河、凤凰河等归江河道,挖出的泥土堆积成7个山墩。由于长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划整治,成了荒滩林草地。
如今,这里被泰安镇华丰村改造成集水工历史、生态秘境与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独特景区。这里不仅有古老动人的传说,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其中的“茶马古道”更是别具风情。
“过去的凤凰山一带,既夹杂了一些‘巴掌田’,又聚集了上百亩废旧品回收厂与砂石码头。因长期得不到整治,环境脏乱差,周边居民意见大。”华丰村工作人员郑丹介绍,早几年华丰村进行了环境整治,还启动了“森林乡村”建设模式,因地制宜构建起“山、林、河、湖”交织的立体生态网络,将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比较低的“巴掌田”流转集中。一方面发展花卉苗木等经济产业,另一方面又按照统一规划整治、提升环境,建成河岛湿地田园民宿、茶马古道等特色景点吸引游客。
“以前都是泥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都是柏油马路,走路鞋底都不脏,处处干净又清爽。”今年61岁的华丰村村民徐志龙,在外奔波打工几十年,如今村里环境变美了,他也回到家门口工作,“就在这个小花园里当保安,一个月将近3000元,生活比以前舒爽逸当多了。”
赋予一棵树诗意,废河塘变网红地
农村环境整治成就“美”,借力创意可生“景”。
当一株树被赋予诗意的解读,会成就怎样的美丽故事?在泰安镇金泰村,一处农耕灌溉用途的“当家塘”边上,绿植丛中有两棵棠梨树。不知何时,被人发现形似爱心,一下子火爆出圈。正愁在环境整治中如何造景的金泰村立马找到了发力点。
这里毗邻太平河,区间河道众多、植被丰富。金泰村在推进河塘疏浚与环境提升的过程中,一方面全面疏浚整治了村境61条河塘,重现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的江南水韵;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打造了沿太平河2公里生态风光带,引入第三方投资,对棠梨树周边鱼塘、荒地进行系统整理,通过铺设草坪、疏浚河塘、增设服务设施等,建成拥有露营地和人工沙滩、棠涟池三个功能区的棠梨湾景区。
“原来这个地方环境一塌糊涂,到处是垃圾,河水黑不溜秋的,夏天异味很大,蚊子苍蝇到处飞,住在附近活受罪。现在环境弄得这么好,不光住着舒心,还能靠着游客干点活、做点生意。”金泰村村民高宝玉如今是这片景区的保洁员,她说起身边的环境变化,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记者注意到,经过整治改造后的棠梨湾片区,是一幅水清、景美、人文兴的和美乡村画卷。游客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湖水波光粼粼,宛如天空之镜,沙滩细密绵软,与湖泊相映成趣。据介绍,这里目前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露营需求,已成为节假日期间一些市民和游客度假休闲的首选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