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13:35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转自:中国建设新闻网
近日,贝壳找房“蓝海行动”第五期种植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展开,标志着贝壳“蓝海行动”生态修复范围进一步扩大。2020年,贝壳正式发起“蓝海行动”,通过支持多地红树种植、开展相关公益及科普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众参与度。
五年来,项目种植29万余株红树,覆盖133.3亩修复面积,助力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周边渔业发展,惠及居民超4.3万人。
一片红树林,连接生态使命与战略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
为守护好这一珍贵资源,我国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强化红树林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将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修复重点支持范围。与此同时,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推动制定多项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
作为居住领域的服务商,贝壳的初心是“让家更美好”。这份初心,驱动着贝壳将视野从“小家”拓展至“大家”。五年来,贝壳持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守护共同家园的生态底线。贝壳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专业伙伴紧密合作,将一株株红树苗种在沿海的滩涂上。
拓展“家”的边界:从美好居住到美好生态的升维
贝壳“蓝海行动”第一期探索“科技+公益”的路径,规划“每7次线上VR(虚拟现实)带看,捐出一棵红树苗”的环保计划。通过测算发现,每一次线上“VR带看”平均可减碳约140g,7次“VR带看”的减碳贡献相当于种下一棵树。这一机制让用户的日常找房行为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
2023年开始,为扩大“蓝海行动”影响力,贝壳发起“蓝海行动”与内部低碳举措征集奖项的联动,带领获奖团队探访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九龙江口浮宫镇红树种植地。2024年,“蓝海行动”的脚步从福建移至广东,贝壳支持中国绿化基金会在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金沙湾开展“红树林保育项目”。
福建霞浦:“希望绿洲”的蜕变
2025年,贝壳“蓝海行动”的足迹来到了霞浦县。2022年之前,这片位于三沙湾东吾洋侧、总面积近1.5万亩的滩涂,曾被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侵占,其密集根系排挤本土生物,导致滩涂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2022年,福建省开始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除治后的光滩,亟待生态修复以抑制互花米草“卷土重来”,种植红树林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自然解决方案之一。霞浦,这座拥有全省最长海岸线的县城,成为了生态修复的关键“战场”。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海洋保护项目负责人表示,企业捐资支持红树林保护修复公益项目,助力我国沿海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有助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固碳功能的提升。
在贝壳的支持下,霞浦项目地从最初的光秃泥滩,到成为如今绿意渐显的幼苗林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底栖生物回来了,觅食的水鸟增多了,曾经受损的生态系统开始显现自我修复的活力。133.3亩滨海湿地生态得到修复,周边生态得到了改善。未来,贝壳“蓝海行动”将继续坚定前行,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