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某航,欲购买4架A380!

2025-10-18 18:56

来源:民航之翼

A380客机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商用客机,一直吸引大家的目光。

A380飞机2005年首航,2007年开始商业飞行,凭借空间宽敞、通风更好、娱乐设施多等优点广受乘客好评。

但A380在市场运营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如成本、机场不易适应等,关键是不能为航空公司带来利润,没有航空公司订单,最终空客不得不停产。

2019年,空客宣布生产A380。

可以说,A380飞机叫好不叫座。

令众多航空爱好人士失望的是,在2022年底,南航退出了全部A380,从此国内民航市场上再也看不到A380的影踪。

但也不是说,A380飞机一无是处,就不能赚钱,就没有航空公司用它。

事实上,全球最土豪的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拥有非常多的A380飞机。

截至2025年3月底,阿联酋航空共运营260架飞机,其中:

116架A380

130架B777

就是这么多A380的情况下,阿联酋航空持续创造了绝好的经营效益。

2024-2025财年,阿联酋航空集团:

营业收入:1454亿迪拉姆,合2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创历史新高。

税后净利:205亿迪拉姆,合4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

净利率高达13.6%。

也就是说,阿联酋航空尝到了A380的甜头。

在这种情况下,阿联酋航空还想要更多的A380飞机。

可惜的是,空客停产了,所以阿联酋航空向市场向寻找存量的A380飞机。

近日,全球飞机租赁巨头多立克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的总价,向阿联酋航空出售四架空客A380客机(注册号MSN132、MSN133、MSN134和MSN136)。

这一交易距离摩纳哥飞机投资公司Stratos宣布2027年租约到期后向阿联酋航空出售一架A380(MSN190)仅隔数日。

此次多立克出售的四架A380均为2013年交付的早期机型,根据交易条款,阿联酋航空支付的总价包含2500万美元产权购买费及2000万美元买断回归条件,单架均价约4500万美元。

这一价格较空客2018年停产前4.456亿美元的目录价大幅缩水,体现了阿联酋航空对机队规模控制的战略考量。

一、阿联酋航空的“A380执念”:枢纽战略的基石

这一策略背后,是阿联酋航空独特的“枢纽辐射”商业模式:

迪拜国际机场作为全球最繁忙枢纽之一,A380的单架次运力(超500座)可高效承接中转客流,降低单位成本。

随着早期A380机龄突破10年,自有产权飞机可避免租赁商涨价,同时通过拆解退役飞机获取备件,年维修成本可降低15%-20%。

A380的豪华配置(如头等舱空中官邸、淋浴间)已成为阿联酋航空高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单架A380的年收入贡献较波音777高出30%。

阿联酋航空总裁蒂姆·克拉克曾直言:“只要市场需求存在,我们将运营A380至2040年。”

这一表态与法航、汉莎航空等运营商的淘汰计划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中东市场对超大型客机的独特需求。

二、行业视角:A380的“冰火两重天”

尽管阿联酋航空持续加码,但全球A380市场仍呈现结构性分化:

除阿联酋航空外,仅葡萄牙Hi-Fly航空等少数包机商接手退役A380,多数飞机因高油耗、起降费昂贵被拆解。德国彼得斯集团曾以每架8000万美元拆解两架A380,零部件收益仅覆盖成本的40%。

空客曾计划开发A380F货机,但因市场需求不足放弃,导致退役客机缺乏转型路径。

英国Global Airlines等初创企业尝试用二手A380开辟跨大西洋航线,但需承担单架年运营成本超1亿美元的高风险。

三、A380的未来与行业启示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A380的适用场景高度依赖枢纽地位与高客座率,航司需谨慎评估投入产出比。

A380的命运折射出民航业“规模经济”与“灵活效率”的永恒博弈。

当全球航空业向双发窄体机转型时,阿联酋航空用1.8亿美元的交易证明:

在特定市场,巨无霸飞机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场关于“大即是美”的辩论,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