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盘后,几则重磅消息!

2025-10-16 22:45

(来源:价值研学社)

今天,消息面上出了一堆 “猛料” ,我们一一来看看。

1.台积电业绩炸场。台积电刚公布的三季度财报,直接亮瞎眼,多项数据都创历史新高。最关键的是,管理层在法说会上说:“AI需求比 3 个月前预期的还要强劲!现在还只是AI的早期阶段,增长前景很乐观!”

台积电是这轮AI浪潮里 “卖铲人中的卖铲人” 。英伟达的GPU、AMD的 CPU、博通的AI芯片,甚至苹果的M系列芯片,都要找它代工。不管是算力芯片、存储芯片,还是定制化的ASIC,台积电全都通吃。它的业绩,简直就是AI基建竞赛的 “晴雨表”。它订单多了,说明全球科技巨头都在砸钱搞AI;它产能不够了,说明AI的 “胃口” 比想象中还大。

此外,半导体方向还有一些新消息。

苹果发布M5芯片,继续用台积电N3P工艺,这从侧面印证了在先进制程 “卡脖子” 的情况下,国内半导体替代的紧迫性。上海证券报发文:《湾芯展上“秀肌肉”,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提速》,再加上深圳半导体基金(赛米产业基金)今日揭牌、长鑫集电增资至508.5亿(存储芯片扩产信号)等等。

最近科技板块调整得厉害,台积电这波业绩就相当于给行业灌了口 “十全大补汤”,明天可以乐观一些。

2.工信部发城域“毫秒用算” 专项行动通知,明确要推动算力在城市级场景的低延迟应用(像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这次专项行动的核心就一个字,那就是 “快”。它的目标是在城域范围内构建 “高速大容量、确定性低时延、泛在广覆盖” 的算力网络。

这种政策驱动的产业机会,最关键的是抓住 “最先受益、增量最确定” 的环节。比如说网络基础设施里的超低时延光纤、5G-A/6G设备,算力调度里的动态路由软件,终端里的边缘计算芯片等等。

3.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 “卡脖子” 难关。以前100公斤的电池最多只能跑500公里,现在直接能跑到1000公里的天花板啦。这啥概念呀?就好比手机从 “一天一充” 直接蹦到 “三天一充”,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直接能砍半,甚至都能跟油车正面较量啦!

固态电池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安全性直接拉满。这要是量产了,新能源汽车能多跑一倍的路,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需要 “小体积大能量” 的设备,更是能撒开了用。低空经济里的电动飞机、飞行汽车,也得靠它撑场子。

4.算力基建再迎强刺激。Meta 豪掷15亿美元在得州新建数据中心加码AI,贝莱德、英伟达等400亿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 Aligned。这两大巨头同步押注算力基建,直接就指向了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国内的算力租赁、数据中心服务商、光模块/服务器或有修复。

5.无人驾驶进入了 “事件+政策” 密集催化期。今天,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住建部等9部门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明确了 “路端” 基建(路侧感知设备、通信模块)要与 “车端”(自动驾驶系统)协同;工信部编制 “十五五” 智能网联汽车规划(加快自动驾驶标准制定),强调 “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标准,具备L3级以上技术储备的车企及传感器说不定会受到关注。

6.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产业落地加速。智元机器人今日发布工业级具身作业机器人 “智元精灵 G2”(支持复杂交互与作业),G2 作为工业级产品,对执行器(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AI 交互(多模态大模型)要求更高。长安汽车宣布2028年量产 “人形汽车机器人”(可能集成车载AI+机械臂功能),明确了量产时间,可能会带动 “汽车+机器人” 融合方向,像线控底盘、域控制器供应商等。

7.我国在深海中微子探测关键技术领域近日实现重大突破,成功攻克深海高压、低温、强腐蚀极端环境下,探测设备稳定运行、中微子信号精准捕捉与降噪等核心难题,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比较新的一个小容量方向,可以留意明天资金去哪。

8.国仪量子于近日完成 IPO 辅导,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印尼确认采购歼-10,外贸军品订单逻辑得到强化。

10.国家能源局公示首批氢能试点,绿氢制备、氢储运说不定会迎来政策红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