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TMT Notes | 博通/台湾ODM/美光/台积电3Q/京元电/阿里重构

2025-10-15 06:54

(来源:纳指弹幕组)

*原则:  定期更新, 专注美股TMT及配套供应链;仅转述归纳外资研报观点,不展示研报原文,保护研报版权;无精力做知识星球, 不代找研报, 不提供投资建议。

25/10/15, 周三, 6:50 A.M. 中国时间

📌摘要: 

纳指-0.76%, 盘中鲍威尔演讲称就业下行风险显著,或接近停止缩表;AI半导体表现低迷:

  • ALAB -19%(ESUN在OCP大会强调Scale-up联盟, 替代UA-Link)

  • Sandisk -5.4%(此前位置较高, 有profit taking)

  • NVDA -4%(OAI与AVGO和AMD近期的密集合作消息引发担忧.

📌外资行观点归纳: 

博通宣布与OpenAI达成10GW级AI合作大摩(J. Moore, 25/10/14)

博通宣布与OpenAI签订多年合作协议,将在2026年至2029年间部署10GW规模的AI加速器与机柜系统,OpenAI预计成为其第五个定制XPU客户。此次合作涵盖以太网、PCIe及光通信组件,凸显博通在AI硬件生态中整合网络解决方案的能力。

大摩认为该合作具积极意义但具理想化色彩,10GW部署取决于融资与技术执行,单一私企难以实现如此规模。机构上调博通2027年AI数据中心收入预测约80亿美元至732亿美元,同时下调毛利率至69.4%。目标价由382美元上调至409美元,维持“增持”评级,长期看好ASIC及网络业务增长潜力。

台湾ODM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四季度GPU服务器出货回升JPM(G. Hariharan, 25/10/12)

台湾服务器ODM三季度营收整体符合预期,受上半年关税前备货影响,普通服务器出货放缓,GB200/300出货低于预期但预计四季度在GB300带动下显著回升。AWS AI ASIC需求强劲但或在未来两个季度出现阶段性空档。PC ODM三季度出货环比增长3%,四季度预计季节性下滑。显卡与主板出货趋弱但GPU供应改善。iPhone 17需求好于预期,JPM上调全年产量预估3%至9,600万部。偏好鸿海>广达>纬颖>纬创,并看好Delta、联想及华硕受益于AI与PC周期复苏。

美光估值高企但DDR5动能强劲支撑上行大摩(J. Moore, 25/10/13)

大摩承认上调评级时机偏晚且估值偏高,但认为强劲的短期动能仍主导走势。DDR5与NAND市场供需逆转,涨价幅度远超市场预期,服务器DRAM短缺程度接近2018年高点,或带来显著上修空间。虽然HBM领域竞争激烈、三星占比上升且HBM4开发稍滞后,但美光在HBM3e中有望稳住市占率。机构指出,美光当前市值对应约4倍账面价值与50倍自由现金流倍数,估值确实昂贵,但市场上修潜力仍大,维持积极观点。

京元电(KYEC)取消增资计划但产能扩张进度不变大摩(C. Chan, 25/10/12)

KYEC公告撤回募资计划,引发市场对AI需求及2026年资本开支资金来源的担忧。大摩与管理层沟通后确认AI测试需求依然强劲,公司在AI芯片测试领域市占率稳固。KYEC现有可动用银行授信额度约580亿新台币,足以覆盖2026年约150亿新台币的资本开支;若支出超过400亿,公司可进一步扩大授信。预计2026年营收同比增长逾30%,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15%至20%,维持“增持”评级。

台积电3Q Preview

大摩(C. Chan, 25/10/12)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UBS(N. Zhang, 25/10/13)

特朗普威胁自11月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再征100%关税,并拟扩大出口管制、推迟与中方会晤。近期美方接连新增中国企业至“实体清单”,并出台针对中国航运及航空的新限制;中方则实施对等港口费、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稀土及电池材料设出口管制。UBS认为,双方在APEC前可能维持强硬姿态但避免实质冲突,峰会仍有缓和机会。若关税落地,将直接拖累中国GDP约1个百分点,政府预计将通过更强财政刺激与降息对冲。

iPhone 17需求超预期推动2025年出货上调JPM(G. Hariharan, 25/10/01)

JPM上调2025年iPhone EMS组装预估至2.51亿部,同比增长6%,主要受iPhone 17系列需求强劲带动,尤其是基础款与Pro Max型号。机构指出,维持售价但提升储存容量及中国市场补贴共同推升需求,发布后三周交货周期显著延长。下半年iPhone组装量预计达1.47亿部,同比上调3%。长期看,苹果将在2026至2027年推出更多新形态机型,包括17e、折叠屏与18系列。看好Largan、Genius及立讯精密受益于光学升级与组装业务增长。

OpenAI 10GW扩建将加剧AI供应链紧张JPM(G. Hariharan, 25/10/03)

OpenAI计划未来四年建设10GW AI算力,约对应8万台GB200 NVL72机柜,总投资达4,000至5,000亿美元,将显著收紧2026年AI供应链。主要支出仍由NVIDIA主导,其次为AMD MI450与Broadcom ASIC项目。TSMC、ASE、Unimicron及Ibiden将是半导体环节最大受益者;SK海力士与三星则受益于HBM与DRAM扩产。下游方面,鸿海将成为OpenAI服务器ODM最大赢家,其次为广达、纬颖、戴尔及超微;Delta、Auras及Vertiv将在电源与液冷领域显著受益。

阿里巴巴:AI+云推动估值上修,短期回调是买入机会高盛(R. Keung, 25/10/13)

高盛在阿里股价年内上涨87%后重新评估多空框架,认为短期回调提供买入良机。机构上调FY26–28资本开支预期至人民币4600亿元(为市场最高之一),并将云业务收入增速上调至FY26–28分别为33%、29%、19%,目标价上调至205美元/199港元(此前179美元/174港元),对应上行空间76%。高盛看好阿里在AI+Cloud的全栈能力及国际化潜力,预计阿里云国际业务至FY28将贡献约四分之一收入。

在多模态AI模型突破与芯片供应多元化推动下,阿里Cloud有望成为中国最强AI算力平台,估值提升至每股54美元。电商方面,淘宝天猫平台盈利拐点初现,得益于即时零售(Quick Commerce)导流与营销效率改善;尽管短期利润因投入下降80%,长期有望转正。看多情景下,若AI推理需求持续翻倍增长、海外芯片供给恢复及电商利润率提升,股价上行潜力至280美元;悲观情景下,若中美关税升级及Quick Commerce亏损扩大,估值下行至141美元。总体维持“买入”评级,认为AI+消费双引擎将支撑长期再评级。

📝封面图片:

封面图片:  AIGC生成

声明:

2) 如需获取报告,请自行联系撰写这些研究报告的机构的销售人员;这些研报内容总结的目的是方便具有这些研报权限的机构投资者筛选他们感兴趣的报告,本公众号不会对这些研究报告的原文进行分发,售卖和转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