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16:45
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等科技金融工作要求,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积极探索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现梳理深圳市科技金融典型案例,并按照“平衡风险收益”“破局信息壁垒”“赋能产业生态”“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成果转化”和“助力科技人才”等六类专题分期展示,供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企业参考。
深圳农商银行联合龙岗区科创局开展“知产融”专项活动
一
案例背景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龙岗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碳产业六大优势行业集群效应显著,但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价值难以变现、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
为深入贯彻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响应龙岗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农商银行联合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开展“知产融”专项活动,聚焦六大优势行业,通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深圳农商银行联合龙岗区科技创新局走访目标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融资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支持,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规模扩张。
一是聚焦优势产业,服务精准化。紧扣龙岗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六大优势行业,针对性设计金融产品,确保资源向区域核心产业倾斜,助力产业集群壮大。落地业务覆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二是产品体系多元,覆盖全周期。从知识产权质押到技术设备更新,从初创期流动资金到成长期研发投入,形成全链条金融服务,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
三是审批效率提升,融资加速度。通过专属额度、流程优化和限时办结机制,大幅缩短贷款审批时间,解决科技企业“融资慢”问题。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原则上1000万(含)以内三个工作日内审结;1000万至3000万的(含)五个工作日内审结,其余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
专项活动期间累计触达企业520家,举办银企对接活动13场;为11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授信服务,其中知识产权质押业务41笔,知识产权质押业务授信金额超1.17亿元,有效盘活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助力龙岗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三
主要创新点
一是多方联动赋能,生态协同化。整合科创局、银行、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等资源,搭建信息共享与服务协作平台,提供评估、登记、政策解读等配套服务,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银企活动参与企业超900家,深圳农商银行各经营机构参与人数超60人。
二是政策叠加支持,成本最小化。龙岗区科技创新局落实风险补偿、贴息贴补政策,银行配套优惠利率,根据抵质押情况最大优惠20个BP。双重发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难题。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创新跨境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案
一
案例背景
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但由于其价值评估难、流动性弱等特点,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对于大量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深港科技企业而言,缺乏传统抵押物,跨境资金融通渠道不畅,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紧抓大湾区政策机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联合境内外多方资源,积极探索跨境知识产权金融新模式,为企业提供覆盖质押融资、证券化等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针对港资企业拓展境内市场的融资难题,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创新落地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基于ZS科技有限公司这类轻资产、高成长的港资背景科技企业,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创新推出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其香港股东在境内授权的专利作为质押物,定制专属融资方案,并通过简化评估流程将专利价值评估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极大提升了融资效率。同时,银行内部建立知识产权特色审批机制,实现中后台高效协同,确保资金迅速到位,不仅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还盘活了香港公司的相关专利,实现了跨境为深圳公司融资“造血”的新路径。
二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为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工银亚洲、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境内外机构,首创“知识产权在岸质押+跨境反担保+资本项下外债流通”的“N+1”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该模式中,“N”指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整合多家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经信用增级后在深交所公开发行证券化产品;“1”则指ZS科技香港母公司以其知识产权收益权为依托,在港私募募资,并通过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与工银亚洲合作的跨境反担保机制增强信用。最终,境外资金借助外债便利试点政策回流境内,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可持续资金支持。
自2022年以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累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6亿元,服务企业超500家;成功发行6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总规模超11亿元,覆盖福田、宝安、龙华等重点区域近百家科技企业。
三
主要创新点
一是模式首创性强。“N+1”证券化架构有效连接境内公募与境外私募市场,打通知识产权跨境融资闭环,属业内领先探索。
二是流程高效务实。通过优化评估与审批机制,大幅压缩业务办理时间,提升企业融资体验,尤其适合研发周期短、资金需求急的科技企业。
三是深港联动紧密。依托河套合作区政策优势,联合工银亚洲等境外机构,建立跨境征信、担保、资金流通机制,真正实现“深港通、融资金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