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5 09:37
来源:郁言债市
摘 要
9月8日-12日,资金面超预期收敛,叠加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影响发酵和“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情绪较为悲观,普信债收益率上行,不过利率债表现更差,信用利差多被动收窄。
随着债市进一步走弱,债基赎回压力加大,8-12日基金净卖出262亿元信用债,主要卖出期限是3-5年(净卖出105亿元),保险、理财则在积极承接。上周保险、理财分别净买入128、209亿元信用债,成为7月以来净买入规模最大的一周,期限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占其各自买入的比例达到50%和63%。
经纪商成交方面,信用债买盘情绪明显转弱,TKN占比和低估值占比均环比大降。不过近段时间中长久期信用债成交占比正在企稳回升,最近三周(8月25日-9月12日),信用债3-5年成交占比从14.9%回升至18.5%,5年以上成交占比由4.0%回升至4.6%。
这或许意味着,已经有部分机构在博弈中长久期信用债的票息价值或交易机会。不过,当前债市不确定性仍高,大部分机构对于长久期信用债偏谨慎,5年以上信用债成交占比还处在低位,流动性较弱,建议还是以3年内高票息品种为主,以票息抵御波动。
具体策略层面,可以关注3年内骑乘收益高的主体。8月以来的调整导致中长端上行幅度明显大于短端、曲线陡峭化,以AA城投债为例,2年内收益率相比7月末调整幅度均在4bp以内,但是3-10年上行11-30bp,3年左右骑乘收益较为可观。
择券思路上,我们以无担保、非永续、9月12日有估值的公募信用债作为样本,计算其1年、2年、3年、4年和5年(对应债券期限0.5-1.5年、1.5-2.5年、2.5-3.5年、3.5-4.5年、4.5-5.5年)的存量债、平均收益率和斜率,筛选出隐含评级AA(2)及以上、3年左右存量债在15亿元以上、收益率2.2%以上、且3年相对于1年或2年的斜率在0.15以上的信用主体,共计60家,供投资人参考。
此外,防御性品种性价比仍在,可以适当配置,比如2年商金债。截至2025年9月12日,2年AAA商金债收益率为1.82%,比2年AAA中短票仅低3bp,考虑到老券还有免税优势,商金债性价比更高,并且两者的价差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8bp,有一定压缩空间。
银行资本债方面,8月以来明显超调,各期限、各等级调整幅度均大于普信债,部分品种已跌出相对性价比,如3年大行资本债、2年AA资本债,收益率均在2%以上,并且与同期限普信债之间的相对利差,也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数。具体来看,3年大行资本债和2年AA收益率在2.01%-2.06%之间,8月以来比同期限中短票多调整4-11bp,相对利差在4-13bp,处于2021年以来的34%-56%分位数。
4-5年大行资本债跌幅继续加深,基金迫于赎回压力大规模卖出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与此同时,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也加大了配置需求。其中,9月8-12日基金净卖出643亿元银行资本债,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则分别净买入143、153、292亿元,净买入规模在年内均属于较高水平。
目前,4-5年大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已达2.13%-2.25%,并且利差保护也比较厚,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有6-14bp的空间,对于负债端稳定的账户而言,配置价值凸显。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账户,还需等待时机,不过随着收益率逐渐接近年内高点(成交收益率距离年内高点仅有10bp左右),可以尝试小仓位博弈。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信用风险超预期。
9月8日-12日,资金面超预期收敛,叠加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影响发酵和“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情绪较为悲观。普信债收益率上行,不过利率债表现更差,信用利差多被动收窄。具体来看,城投债收益率大多上行超过5bp,而1年AAA和AA+、5年AA(2)和AA-相对抗跌,收益率上行幅度在2bp以内。信用利差普遍被动收窄,其中10年中高等级城投债利差收窄9-10bp,5年AA(2)、AA-利差收窄6-7bp;3年AA+、1年和5年AA、1年AA(2)和AA-信用利差则走扩1-3bp。
随着债市进一步走弱,债基赎回压力加大,8-12日基金净卖出262亿元信用债,主要卖出期限是3-5年(净卖出105亿元),保险、理财则在积极承接。上周保险、理财分别净买入128、209亿元信用债,成为7月以来净买入规模最大的一周,期限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占其各自买入的比例达到50%和63%。
经纪商成交方面,信用债买盘情绪明显转弱,TKN占比和低估值占比均环比大降。其中城投债TKN占比由78%降至62%,低估值占比由70%降至39%;产业债TKN占比由76%降至62%,低估值占比由64%降至32%。不过近段时间来看,中长久期信用债成交占比正在企稳回升,最近三周(8月25日-9月12日),信用债3-5年成交占比从14.9%回升至18.5%,5年以上成交占比由4.0%回升至4.6%。
这或许意味着,已经有部分机构在博弈中长久期信用债的票息价值或交易机会。不过,当前债市不确定性仍高,大部分机构对于长久期信用债偏谨慎,5年以上信用债成交占比还处在低位,流动性较弱,建议还是以3年内高票息品种为主,以票息抵御波动。
具体策略层面,可以关注3年内骑乘收益高的主体。8月以来的调整导致中长端上行幅度明显大于短端、曲线陡峭化,以AA城投债为例,2年内收益率相比7月末调整幅度均在4bp以内,但是3-10年上行11-30bp,3年左右骑乘收益较为可观。
择券思路上,我们以无担保、非永续、9月12日有估值的公募信用债作为样本,计算其1年、2年、3年、4年和5年(对应债券期限0.5-1.5年、1.5-2.5年、2.5-3.5年、3.5-4.5年、4.5-5.5年)的存量债、平均收益率和斜率,筛选出隐含评级AA(2)及以上、3年左右存量债在15亿元以上、收益率2.2%以上、且3年相对于1年或2年的斜率在0.15以上的信用主体,共计60家,以下列示其中27家城投,供投资人参考。
此外,防御性品种性价比仍在,可以适当配置,比如2年商金债。截至2025年9月12日,2年AAA商金债收益率为1.82%,比2年AAA中短票仅低3bp,考虑到老券还有免税优势,商金债性价比更高,并且两者的价差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8bp,有一定压缩空间。
银行资本债方面,9月8-12日收益率全线上行5-13bp,利差走扩,其中1年短久期相对抗跌,收益率上行5-6bp,利差走扩2bp;中长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多在10bp以上,利差走扩3-7bp。与同期普信债相比,银行资本债表现更弱,相对利差均走扩,尤其是4-5年大行资本债,相比同期限中短票多上行7-10bp。
8月以来银行资本债明显超调,各期限、各等级调整幅度均大于普信债,部分品种已跌出相对性价比,如3年大行资本债、2年AA资本债,收益率均在2%以上,并且与同期限普信债之间的相对利差,也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数。具体来看,3年大行资本债和2年AA收益率在2.01%-2.06%之间,8月以来比同期限中短票多调整4-11bp,相对利差在4-13bp,处于2021年以来的34%-56%分位数。
4-5年大行资本债跌幅继续加深,基金迫于赎回压力大规模卖出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与此同时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也加大了配置需求。其中,9月8-12日基金净卖出643亿元银行资本债,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则分别净买入143、153、292亿元,净买入规模在年内均属于较高水平。
目前,4-5年大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已达2.13%-2.25%,并且利差保护也比较厚,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有6-14bp的空间,对于负债端稳定的账户而言,配置价值凸显。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账户,还需等待时机,不过随着收益率逐渐接近年内高点(成交收益率距离年内高点仅有10bp左右),可以尝试小仓位博弈。
01
城投债:长端发行利率明显抬升且成交活跃度下降
9月城投债净融资转负。2025年9月1-14日,城投债发行1877亿元,到期1930亿元,净融资为-53亿元,单月净融资在时隔两月之后再次转负。省份之间表现分化,湖北、山东、重庆、广东净融出均超过50亿元,而四川、江西、湖南净融入超50亿元。发行期限方面,9月以来1-3年占比大幅增加10个百分点至48%。
5年以上品种发行利率明显抬升。9月以来,1年以内、1-3年、3-5年和5年以上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1.74%、2.3%、2.7%和2.93%,其中5年以上的发行利率上行幅度较大,较8月上行46bp,不少个券发行利率超过3.5%。
二级市场方面,收益率上行,中高等级曲线进一步陡峭化。城投债3Y及以上品种大多上行4-8bp,AA+及AAA 1Y仅上行2bp,曲线进一步陡峭化。不过城投债相较利率债抗跌,各品种信用利差大多压缩。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过后,部分中短端品种的期限利差分位数回到化债以来的较高水平,比如3Y-1Y AAA与AA+期限利差分别为26bp和28bp,均处在2023年7月化债以来的85%以上分位数,若后续债市情绪回暖,这部分品种可能更容易成为市场共识,率先修复。
从经纪商成交数据看,本周城投债成交活跃度尚可,但长端变现难度仍然较大。本周城投债日均成交笔数在650笔左右,活跃度尚可,不过仍以3年以内的成交居多,且高估值幅度不大,平均在1bp以内。而5年及以上全周成交仅有64笔,平均高估值1.9bp,其中江苏交控、陕西交控、苏州轨道、津城建、渝富控股等长债GVN成交较多,且大多高估值2bp以上成交。
02
产业债:净融资同比下降,中长久期发行占比增加
9月,产业债发行和净融资均同比下降。9月1-14日,产业债发行2343亿元,同比减少811亿元,净融资459亿元,同比减少426亿元。其中,综合行业净融资规模最大为381亿元,非银金融净融资199亿元,其余行业净流入规模均在80亿元以下。发行情绪转弱,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由26%降至18%,2-3倍占比由26%升至36%。
中长久期品种发行占比明显增加。9月以来,产业债5年以上占比由8月的4%升至16%, 3-5年占比由17%升至19%,而1年以内占比由34%降至24%。1年以内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上行,其余期限则小幅下行。9月产业债1年以内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分别为1.76%、2.40%,较8月上行8bp,1-3年和3-5年发行利率分别为2.14%、2.13%,较8月下行1-5bp。相比城投债,产业债3-5年和5年以上平均发行利率低54-58bp,1-3年发行利率低15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产业债买盘情绪较弱,TKN占比由76%环比下降至62%,低估值占比从64%降至32%。成交小幅拉久期,3-5年成交占比环比增加2pct至18%,1年以内、1-2年、2-3年成交占比均下降1pct分别至35%、15%和25%。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AAA-及以上占比上升4pct至50%,AA+占比下降3pct至21%。
03
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短久期相对抗跌
2025年9月8-12日,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发行200、50亿元5+N年永续债,兴业银行发行利率为2.24%,宁波银行由于发行截止日为9月16日,暂未披露发行利率。
二级市场方面,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利差多走扩,中长久期品种表现更弱,1年短久期相对抗跌。9月8-12日,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5-13bp,利差大多走扩2-7bp,其中1年短久期相对抗跌,收益率上行5-6bp,利差走扩2bp ;中长久期品种表现更弱,收益率上行幅度大多在10bp以上,利差走扩3-7bp。与同期中短票相比,银行资本债表现更弱,相对利差均走扩,其中2-5年AA及以上银行资本债走扩4-10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9月8-12日银行资本债放量下跌,TKN占比降至60%以下,低估值占比也跌至低位,其中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环比下降39pct、44pct至30%、27%。从期限结构来看,国有行和股份行4-5年成交放量,国有行二级资本债4-5年成交占比环比增加6pct至56%,但5年以上成交占比环比减少2pct至12%,永续债4-5年占比上升11pct至70%;股份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增加4pct、13pct至37%、64%。
城商行成交情绪也明显转弱,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下降53pct、42pct至30%、32%。城商行资本债4-5年成交也放量,二级资本债、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6pct、12pct至29%、57%,且永续债成交向高评级集中,AA+成交占比增加13pct至67%。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信用风险超预期:若发生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能会引发信用债市场调整。
分析师:姜丹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2
分析师:钱青静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1
分析师:曾禹童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3
联系人:陈颂歌
证券研究报告:《曲线陡峭化,关注骑乘收益》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