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年冲进芬兰电动牙刷 TOP2 这个深圳品牌用什么赢过飞利浦?

2025-09-07 08:32

在全球电动牙刷市场,传统大牌如 飞利浦Sonicare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其凭借技术积淀和品牌信任,稳坐高端市场阵营。但就在“国内电动牙刷价格战内卷至39元”的当下,一个深圳品牌却另辟蹊径:它不是靠低价,而是以 创新技术+社交媒体打法,在芬兰市场用一年时间将市场份额从2.3%提升至26%,一跃成为该类目仅次于飞利浦的第二强,成功“破圈赶超”。

从 “代工厂思维” 到 “技术破局

Oclean的起点,其实带着典型的 “深圳基因”—— 创始人刘书润曾做过蓝魔MP3、五元素平板,懂硬件,更懂 “中国供应链怎么做出高性价比好产品”。但2016年切入口腔护理赛道时,他们没走 “低价铺货” 的老路,反而一头扎进了技术研发。

“传统电动牙刷要么‘劲大伤牙龈’,要么‘温和清不干净’,这是个全球用户都没解决的痛点。”Oclean研发团队盯上了 “清洁力与护龈” 的平衡难题,最终拿出了核心的 “40° 微扫振技术”—— 这个完美契合巴氏刷牙法的摆幅设计,搭配自主研发的磁悬浮无刷电机,能实现84000次 / 分钟的震动频率,清洁力是普通电动牙刷的2 倍,却能把牙龈刺激率降低60%。

为了让 “技术不只是参数”,他们还干了件跨界的事:找中国航空研究院黄文超教授团队合作,把飞机降噪技术搬到了牙刷上。现在你用Oclean X Pro 20刷牙,噪音只有45分贝 —— 比图书馆翻书声还轻,远低于飞利浦、欧乐B 普遍70分贝的 “嗡嗡声”。

截至2025年,Oclean累计申请519件专利,从 “32级力度调节” 到 “无铜植毛工艺”,每处细节都盯着用户痛点:担心续航?2小时快充能用30天;怕潮湿发霉?磁吸收纳 + 隐藏式充电座二合一,机身IPX7级防水;连刷头都做了 “3D多维切面”,杜邦刷丝磨圆率超国标,深入齿缝还不刮牙龈。

最绝的是 “数字化”——Oclean X系列牙刷带彩色触摸屏,能显示刷牙数据;连APP都能做 “AI口腔预诊”:用户拍张照,1秒识别牙龈炎、龋齿,还能通过6 轴陀螺仪每分钟1500次采集数据,帮你标出 “漏刷的后槽牙”,生成可视化报告。这种 “硬件 + 软件” 的组合,让它跳出了 “单纯卖牙刷” 的范畴,成了 “口腔健康管理工具”。

社媒红人玩出 “技术可视化”

光有好产品不够,在海外市场,“怎么让用户相信你” 比 “你是谁” 更重要。Oclean没请明星代言,反而靠一套 “分层红人矩阵”,把技术优势做成了 “看得见的效果”。

专业权威先 “背书”:在YouTube,专注口腔测评的博主@Electric Teeth花12分钟实测Oclean X Ultra S—— 用牙菌斑显示液对比,证明它的清洁力和飞利浦相当,还直言 “屏上实时反馈比竞品做得好”;牙科保健师 @Ask A Hygienist更直接,把Oclean X Pro Elite和 379美元的飞利浦Sonicare放一起比:“同样的清洁效果,Oclean只要100美元,续航还比它多21天。”

垂直博主解 “痛点”:TikTok上,牙套博主 @gaptaincrunch的一条冲牙器视频,播了2.3M次。他没讲参数,只做了个对比:用传统牙线清洁牙套,牙龈出血;换Oclean AirPump A10冲牙器,“空气 + 少量水” 的组合,3秒冲掉牙缝残渣,还不疼。评论区全是 “正畸党求链接”,直接把这款冲牙器推上热搜榜。

中国品牌出海的 “新路径”

Oclean的故事,其实给很多中国出海品牌提了个醒:在 “中国制造” 已经摆脱 “低价劣质” 标签的今天,海外市场缺的不是 “便宜货”,而是 “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好产品”。

从深圳的小团队,到全球120国的品牌,Oclean没靠明星代言,没搞大规模广告投放,而是靠 “技术解决真痛点”—— 把飞机降噪技术用到牙刷上,用AI帮用户监测漏刷区域;靠 “社媒讲清好产品”—— 用细菌对比、牙套清洁实验,让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参数;靠 “本土化落地”—— 搞专属优惠码,推设计感卖点。

现在的Oclean,已经不只是卖电动牙刷了:扬州智能生产基地投产,C轮融资1 亿加码研发,APP积累200万 + 临床影像训练AI预诊功能,正在从 “口腔护理品牌” 向 “数字化口腔健康平台” 转型。

就像芬兰市场的增长数据显示的:从2.3% 到26%,不是靠运气,而是靠 “中国供应链的硬实力 + 对海外用户的真理解”。这或许就是新一代中国品牌出海的核心逻辑 —— 不是跟在国际大牌后面做 “替代品”,而是靠创新做 “更好的选择”。

你觉得下一个能在海外 “破圈” 的中国品牌,会出自哪个赛道?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吃鲸深度思考

Oclean的案例给中国跨境品牌三点启示:第一,不要再把“低价”当作唯一突破口,而是以技术创新切入刚性痛点,让产品在高端市场站得住;第二,社媒打法要场景化、可视化,用实验对比、真实场景解决方案,让用户“看见效果”,比明星代言更能建立信任;第三,本土化落地要做细,如定制优惠码、差异化卖点,强化转化与复购。总结来看,中国品牌出海要靠“硬核技术 + 用户价值 + 精准内容”三位一体,才能在国际大牌林立的市场里实现真正破圈。

注:文/fufu,文章来源:吃鲸天下(公众号ID:chijingtianxia123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