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以绿色金融激活区域发展澎湃动能

2025-08-22 07:13

(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是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南浔银行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式,立足地区经济特色,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辟绿色信贷快捷通道,助推绿色产业稳健发展,提升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截至7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124.9亿元,比年初增加7.16亿元。

  绿色鼎新  专营模式护航实体经济

  2017年6月22日,经监管部门批复,南浔银行练市绿色支行正式开业,成为全国第一家绿色金融专营支行。

  南浔银行练市绿色支行作为全国首家绿色金融专营支行,契合当地发展特点,立足地区特色绿色产业,深耕农村绿色发展领域,服务实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1107户、7.55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36%。其中聚焦“美人鱼”和“美人柑”新型现代农业,发放“两美”农合贷6355万元;聚焦区域绿色农业转型发展,发放“幸福家园”系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2900万元;聚焦农房集聚改造等基础工程,灵活调整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发放“新家园”贷款3250万元;聚焦传统产业升级等转型治理,发放工业技术革新贷款4800万元;聚焦农村新能源开发等环保产业,发放农户屋顶光伏贷款397万元。

  同时,练市绿色支行聚焦绿色支付等生活理念,绿色支付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辖内15家“丰收驿站”金融便利店实现小额存取款、水电煤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推广手机银行0.86万户,创建电子支付示范村2个,电子银行替代率达94.5%,电子渠道支付占全部业务量的93.7%,电子渠道放款比例达到85%。

  南浔银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金融相融合和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做绿色金融理念的传播者,做环保经济的倡导者,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的经营理念,努力探索实践集约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的绿色专营支行发展模式。

  产业焕新  链式金融赋能木业转型

  南浔素有“中国木地板之都”的美誉,目前拥有木地板生产企业近900家,其中规上企业460多家,木地板产销量约占全国的35%,实木地板约占全国的60%。木业行业历经40多年的风雨。从作坊式加工厂到智能化现代工厂,由“散、乱、污”的经营局面,蜕变成为如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格局,南浔木业正朝着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升级。

  南浔银行作为支持区域木业产业绿色转型的先行者、主力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小冠军”,积极落实湖州市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和南浔区木业行业绿色发展提升行动等要求,以绿色金融服务全力助推南浔区传统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支持优质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创新专项绿色金融产品支持木业企业绿色转型。该行专项推出“绿色效能贷”,“绿色效能贷”以支持企业绿色工厂评价、亩均论英雄结果为主要客户对象,聚焦企业绿色转型、环保能力提升、技改提升,专项支持木业企业增强污染源头化减量、循环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至目前,已累计支持177户企业,投放绿色信贷资金2.83亿元,相比较于一般贷款优惠贷款利率60-100个BP。据统计,区木业行业工业固废利用率达到99.97%以上,VOCs废气污染源头减排实现木业行业全覆盖。

  链式绿色金融服务支持木业产业协同绿色发展。该行认真梳理辖内木业行业的供应关系,以大型木制品生产企业为核心企业,打通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资金流通渠道,为原料加工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减轻原料加工商的资金压力。目前,已为13家原料加工商提供了3400万元的信贷资金,应收账户款融资106笔,投放信贷资金6.9亿元。

  同时,该行积极排摸全区在木业行业下游的30余家生物质颗粒再生企业,将客户纳入普惠信用评价体系,按户建档收集该类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信息,提前提供普惠金融授信1500万元。据统计,可年利用木业边角料和木屑200万余吨,实现年产生物质颗粒67.1万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182吨,解决了以往木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屑废料乱扔丢弃、焚烧污染的问题。

  南浔银行积极围绕南浔区木业行业转型整治政策,为全区木业企业提供转型金融服务方案,改变过去“低小散、脏乱差”的木业生产现象,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助力提升城市形象,构建以红美人采摘基地为纽带的“长三角亲子乐园”旅游景点,扩大南浔古镇旅游辐射范围,为打响“水晶晶南浔”城市品牌建设贡献绿色金融的力量。

  共富筑基  多维协同绘就绿色图景

  近年来,南浔区依托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以数字化改革、农业转型为总引擎,探索建立以集团化的强村公司为火车头的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形成了多个依托特色产业的“共富平台”。在此基础上启动“共富细胞”建设三年行动,加强共富基本单元建设,计划3年培育100个“共富细胞”、32家“未来农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南浔银行以“绿色共富”为建设细胞,从机制体系、产品创新、数智融合三方面入手,建立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共建机制,为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保障和支撑。

  绿色共富发展需要政府不断推进与金融机构全面支持为基础。南浔银行与南浔区农业农村部门及市农发行建立协作机制,开展“三型融合·支农共富”党建联建。南浔银行立足乡村振兴主办行的有利条件,紧贴区域绿色发展规划与特色共富模式,先后与区农业农村局、市农发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把农发行作为绿色信贷投放的优先合作伙伴。

  立足农商行小法人区域优势及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南浔银行围绕全区城乡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涉农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情况下,积极向农发行推荐有融资需求、具有良好诚信度、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及项目,打造农商行支持小微、农业主体发展,农发行政策性金融供给重大农业项目与企业的优势互补,错位经营合作模式,更精准地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滴灌。

  绿色共富发展需要实打实的金融产品为依托。南浔银行与南浔区发改、经信等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围绕南浔区主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借助浙江工业大学两山转化与绿色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智库,采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应用进行核算,推出VEP绿企贷、VEP惠农贷产品,重点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打造转型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支持土地整治和生态产业经营中涵盖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产等各领域。对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供优先优惠的转型资金支持;对有环保工程项目贷款需求的给予绿色信贷倾斜;对搬迁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户,按户建档、按户授信,给予专项优惠增信支持。探索生物多样性研究,深入挖掘“桑基鱼塘”周边生物多样性友好项目、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推出“生态保护贷”贷款产品,支持辖内桑基鱼塘、湿地保护建设发展、可持续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发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融资金支持。

  绿色共富发展同样需要多方搭建普惠性平台系统为载体。南浔银行与南浔数智平台建立融合机制,以绿色便捷为服务底色,南浔银行坚持将便捷贴心的绿色金融服务融入政务、民生、基层治理等综合服务领域。该行全面启用政务服务2.0系统,成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试点单位和南浔区“政务全时服务”首批合作单位,完善政务体系综合服务,首批9家镇级支行政务窗口已开始运行,覆盖全区所有镇。 

  同时,该行联合建设“浔工惠”平台,打通工会福利绿色消费端,积极助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民生服务体系,已累计实现超5万次工会线上化消费,入驻会员超5000名。该行还积极推进“丰收驿站”特色便民服务点,紧紧围绕农村地区客户实际需求和服务体验,全面实施客户经理驻点、专聘驿站站长考核等规范化管理,力促绿色共富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已上线生活缴费、养老金小额支取等15项绿色普惠金融业务,累计交易达61.02万笔。

  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重要力量、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未来,南浔银行将在立足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党建联建纽带、重大项目平台、信息资源优势,做好做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双双带动绿色发展和共富发展,着力构建农商系统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互惠共赢的大格局,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邵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