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0 18:17
(来源:奇安信)
不久前,台积电爆出工程师涉嫌盗取2纳米制程技术机密的事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据公开材料分析,该案最初,由台积电网安团队透过例行监控机制,主动侦测到了异常流量,发现部分员工在居家远程工作期间,违规连入了内部研发系统,并透过手机或外部装置截取并转传机密技术数据。台积电已对涉案情节重大人员予以解职,并启动法律程序。
此案暴露出两个深层矛盾:一是全球芯片竞争白热化导致的技术窃密风险加剧;二是疫情后远程办公模式带来的企业网安漏洞。行业机构Fortscale的调查显示,85%以上的企业数据泄密都来源于企业内部员工,其中技术秘密占据相当比重。毫无疑问,台积电事件再次为高科技企业的反技术泄密机制敲响警钟。
奇安信安全专家认为,在这起典型的企业“内鬼”导致数据泄露事件中,从发现到处理过程,清晰地展现了异常流量监测、远程接入管控以及数据防泄密三者的紧密联系,这也验证了一个事实:依靠单一技术手段发现内鬼窃密等数据泄露经常会力不从心,只有多种手段的立体组合,才能真正筑牢企业的数据安全防线。
流量监测:发现违规的第一道屏障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在台积电2nm泄密案中,网安团队首先通过流量监控发现了异常,这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奠定了基础。违规连入内部系统是许多数据泄露事件的开端,而有效的流量监测则是发现这类违规行为的第一道关卡。
如今,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员工接入内部系统的方式愈发多样,这也给企业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些员工可能会使用各种远程工具,绕过企业的安全防护体系,违规接入内部研发系统,从而为数据泄露埋下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像奇安信天眼威胁监测及分析系统(简称:天眼)这样的流量检测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天眼能够支持非常规服务的全面分析,特别是针对远程工具的监测。它基于流量日志,能够发现远程工具的链接行为,无论员工使用的是TeamViewer、向日葵,还是PCAnywhere、UltravNc等远程工具,天眼都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综合SSL、tcpflow、Weblog等多种数据源,全面检测各种远程工具的接入情况。
这种全方位的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违规接入行为,还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接入记录,帮助安全人员追溯接入来源、接入时间以及接入过程中所进行的操作。在台积电的案例中,正是通过这样的流量监测,网安团队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员工的异常接入行为,从而迅速展开调查,避免了更多机密数据的泄露。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流量监测体系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企业需要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对异常流量进行及时预警和分析。同时,要制定严格的远程接入管理制度,明确员工使用远程工具的规范和权限,严禁未经授权的远程接入。只有将技术监测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揪出违规接入行为,守住企业网络的第一道防线。
构筑全方位数据防线,实现精准防护
发现违规接入只是数据安全防护的第一步,如何防止机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才是企业数据安全防护的核心。尤其在台积电2nm泄密案中,涉案员工通过手机或外部装置截取并转传机密技术数据,这就凸显了构筑全方位数据防线的重要性。
不久前,天眼宣布新增API安全功能,实现“流量安全+数据安全”两大能力的重磅升级。天眼API安全旨在应对API爆发式增长导致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的挑战,通过一套持续闭环监测的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当中API资产理不清、API通信行为无审计、API敏感数据泄露无感知、API风险看不见、风险无防护手段等安全问题,真正实现摸清家底、看清风险和管控防护三大能力。
天眼的API安全能力可以为企业数据防护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API(应用程序接口)作为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应用以及内部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重要通道,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数据的安全。天眼通过内置或自定义敏感数据识别规则,基于API访问日志、文件传输日志,能够对传输数据进行深度检测,无论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如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半结构化的(如xml、json格式的数据),还是非结构化的(如文件、图片等),都能被精准识别。
这种深度检测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敏感数据的泄露行为。例如,当有员工试图通过API接口将包含2nm制程技术机密的设计图纸、参数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传输到外部时,天眼能够迅速识别出这些敏感数据,并发出预警。同时,它还能对数据传输的路径、接收方等信息进行记录,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对于大多数已部署天眼的客户,升级API安全非常简单,无需重复建设部署探针设备,大幅节省设备成本。无需申请试用证书,只需升级至最新版本,即可本地免费激活试用三个月,可同时具备流量安全防护能力和API安全防护能力,大幅节省设备成本。
快速的响应能力和泄密追溯能力
在发现数据泄露风险或已经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后,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泄密追溯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泄露带来的损失,还能对潜在的泄密者形成有力的震慑。
在台积电2nm泄密案中,台积电在发现涉案人员后,迅速对其采取了“严格的纪律处分,并已启动法律程序”。这种快速的响应速度,一方面能够及时制止涉案人员的进一步泄密行为,防止机密数据的扩散;另一方面,也向企业内部其他员工传递了企业对数据泄密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起到了警示作用。
快速的响应能力建立在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之上,只有及时发现数据泄露的蛛丝马迹,才能为快速响应争取时间。因此,基于检测技术的追溯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天眼为例,它可以对API访问统计进行分析,支持分析API访问情况,不限于访问次数、请求响应明细、请求来源分布、请求来源Top排名、响应码分布、请求趋势;并对API通信审计溯源分析,支持存储API访问全流量,以进行审计溯源;支持分类存储API访问流量日志、API威胁告警日志;同时提供了API资产威胁视角分析,支持以API资产视角关联分析API威胁,包括攻击告警、脆弱性告警、异常行为等。这些信息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泄密者,还能为后续的法律追责提供有力的证据。
结束语
数据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安全愈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台积电2nm泄密大案再次提醒我们,仅有单一的安全产品或防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亟待将流量安全、数据安全等能力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更全面的威胁检测能力,才能构筑体系化的主动防御,保障自身的核心数据安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