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啤酒行业近况

2025-08-20 18:03

(来源:老司机驾新车)

1、旺季(7-8月)啤酒销售表现

·7-8月环比变化分析:7月销量环比6月回升约10%,完成当年任务量80%出头,同比基本持平。6月因禁酒令、中高考、消费降级等因素,销量下滑明显,餐饮端销量基本掉了一半。8月上半月销量与7月持平,中高端消费稳定性优于6月。下半月因天气转凉,总量有望上升,若中高端能维持8月初水平,8月保同期问题不大。整体来看,7月和8月销量呈回升趋势,但同比微降,因去年七八月份为低基数,今年表现仍不突出。

·改善渠道来源解析:7-8月销量改善主要来自传统CVS(24小时便利店)、零食系统、即时配送及闪电仓等渠道。其中,零食系统增量占比达30%-40%。闪电仓表现突出,如美团孵化的松鼠便利(1000平方仓库,24小时三班倒),武汉现有40家闪电仓,单仓月均消化3500件1×12的喜力,青岛白啤约1000箱,其他如博龙等产品约三五百箱。即时配送平台(如美团)也有增长,且美团正孵化新系统“快乐猴”(杭州已开首店),目标针对罗森、711、美宜佳等便利店系统,意图全渠道裂变提升销量。此外,传统CVS便利店(除大超外的BC超、社区便利、小型连锁)啤酒消费也明显增长,可能与天气及季节消费机会有关。即时平台、闪电仓和零食系统的增长是7-8月销量改善的主要推动力,且闪电仓等新渠道未来两到三年增幅预期较大。

2、主要啤酒品牌市场表现

·燕京U8增长分析:燕京U8增长得益于稳定定价、精准渠道策略和高比例费用投放。定价上,U8零售在餐饮渠道为8-10元,流通渠道7-7.5元,线上线下价格统一。渠道策略方面,聚焦BCD类餐饮持续铺货,即便餐饮行业近年困难,仍深耕该渠道获取增量。费用投放上,2024年在即时配送平台销售额约1亿元,费用投放近4000万元,占比超30%,用于培养消费者认知、粘性和消费习惯。成本上,U8采用轻量瓶和淡啤拉格工艺,单箱成本23-25元,有22元左右溢价空间,用于人员、车辆、展示柜分摊及市场激励等。在湖北市场,2025年U8体量约1.2万吨,未来三年预计每年增长5000-8000吨,目标追上乌苏2021年3.2万吨的水平。

·雪花品牌表现:雪花核心产品市场表现及增长逻辑如下:老雪填补乌苏市场空缺实现高增长,乌苏当前销量不足50万吨(峰值85万吨),老雪基数约20-30万吨,2025年预计增长至40-50万吨,增速约70%。其成功源于精准价格带(12元)及区域生产降本(辽宁、武汉、四川什邡生产),为经销商和终端留出充足利润空间。喜力增长依赖集团全渠道费用投放(线上线下资源倾斜),但因口感偏苦,市场接受度略低于老雪。纯生因10-12元价格带竞争饱和,增长自2024年起放缓,逐步让位于老雪(12元)与喜力(15元)的价格体系,形成老雪第一、喜力第二、纯生第三的增长格局。雪花餐饮渠道占比65%,为其产品推广提供了强渠道支撑。

·青岛品牌表现:青岛核心产品增长与下滑情况具体为:白啤凭借全国统一生产(仅青岛、上海可生产)、10-12元价格带(对抗老雪)及全渠道渗透(餐饮+非餐饮),在湖北市场保持15%左右增速,2025年体量约1700吨。经典通过易拉罐形式在即时平台、便利店等渠道增长,湖北市场增速8-10%,2025年体量约6500吨(含瓶装和罐装)。低端产品方面,崂山、清爽因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用崂山调播失败,导致3-5元价格带控货16-17个月,销量下滑后难以恢复。青岛的增长主要依赖经典、白啤及A3、A5等高端新品,其产品品质在行业内评价较高。

3、啤酒市场价格带与渠道影响

·主流价格带分析:全国啤酒主流价格带方面,当前全国啤酒均价已超5元/瓶,其中武汉啤酒市场打底为7元的白瓶天涯,但也存在部分杂牌低价产品。从吨酒价变化看,青岛啤酒在湖北地区的吨酒价从早期的2300元涨至3500元,历时近20年。销量方面,全国啤酒销量从2019年的4400多万千升下滑至2025年约3000万千升,减少约1400-1500万千升,用销量下滑换取了10元以上产品的增长。

·即时零售渠道影响:即时零售渠道冲击传统啤酒价格体系。即时零售中,雪花产品约4元/瓶,青岛约6元/瓶,百威在6.56.8元/瓶。乌苏受影响最严重,其传统流通产品售8-9元/瓶,即时零售降至6.2元/瓶,因品线相似,传统渠道产品难销。为应对,品牌定制产品,如青岛推出500毫升(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经典产品(绿底红标),售价5.5元/瓶,普通经典罐6.5元/瓶,每箱低12元。该策略可止销量下滑,但可能破坏传统经销商价盘。乌苏需区分即时零售与传统渠道产品,虽有提议推绿色乌苏,但即时零售平台拒绝,品牌需推新品、换品相平衡渠道价格与销量。

4、库存与全年销售预期

·当前库存水平:库存时间变化方面,5月库存情况较好,6月因市场下滑库存压力显现,7月通过压货补充库存(压货约1.5万箱),截至8月库存约1万箱,维持两周水平。当前动销情况显示,8月日销量约300箱(正常消化需15天),日常销量在300-500箱,好的时候可达500箱左右,与历史峰值日销800-1000箱相比有所下降。库存规模上,当前库存略多于正常水平,约多三四千箱,但因啤酒动销受消费者需求和天气影响较快,实际压力可控。产品结构升级对库存压力有缓解作用,当前销售产品以高单价为主,如老雪72元/箱、喜力108元/箱、纯生68元/箱,单箱价值远超以往28-40元/箱的低端产品,结构升级提升了单箱收益,降低了库存压力。

·全年销量预估:湖北全年销量方面,预计与去年相比可能微降2%,主要因2025年12月不再压货。八九十月份环比改善预期上,预计环比改善幅度约2-3个点。从雪花的策略调整看,2023年雪花任务为53万吨,但仅完成50万吨,未完成的原因是将大量费用转投喜力(2024年前半年喜力正酒和市场费用较高),以完成喜力的单独指标(需实现10万吨增长)。这一增长主要通过费用投放和压货完成,本质是牺牲销量换取结构升级。

Q&A

Q:旺季以来啤酒市场总体情况如何,特别是7月、8月环比变化是否有改善?

A:第二季度啤酒市场因禁酒令、中高考、消费者降级及部分餐饮转型出现较大下滑;7月市场回升约10%,与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当年任务量的80%出头;8月上半月与7月情况相近,无明显增减,但中高端消费稳定性优于6月;下半月因天气转凉可能总量上升,若中高端维持月初水平,保同期问题不大。

Q:7月与8月业务量回升的描述是仅针对本区域,还是涵盖整体市场情况?

A:相关描述涵盖整体市场情况,具体表现为餐饮与寄引业务量下滑,非寄引业务业务量上升。

Q:所述趋势是否在全国普遍存在?以河南、浙江等省份为例具体情况如何?

A:从浙江和河南的情况看,趋势存在区域差异。浙江24年为低谷期,25年杭嘉湖、温州等地白皮、纯生系列恢复显著,主品牌以上产品已恢复正常水平,但经典以下产品被雪花蚕食;整体表现为中高端维持恢复,中低端流通、餐饮持续下滑但势头已止住。河南基础较好,崂山略有下滑但经典以上产品增长快,600ml经典、500ml白啤、纯生的产品组合稳定,主品牌稳定性高,量与结构恢复优于其他省份。湖北、浙江等地虽量上有较大损失但结构较好,主品牌上升恢复更明显。

Q:近期市场变化情况如何,消费升级是否明显?

A:7-8月市场表现平稳,8月情况与7月基本一致。消费升级呈现被动特征,主要由厂家主导,通过费用投放和提升消费者见面率推动。以雪花为例,老雪增长显著快于纯生、涛勇和喜力,其工艺、价格带适配性及口感差异化对乌苏形成替代是主要驱动因素;喜力因口感偏苦、价格带过高表现较弱。8月10元以上主品牌增长集中于雪花老雪及部分喜力、青岛白啤、百威经典系列,整体呈现结构提升趋势。

Q:1-6月啤酒销售数据表现如何?7月销量10%增长的具体对比基准是什么?

A:1-3月:1月因压货,2月延续压货惯性,3月未完成目标;1-3月整体销量同比小幅超1%。结构方面,雪花陈升以上、青岛经典以上主产品销量增长约4%。4-6月:4-5月完成率80%-90%,但6月因餐饮渠道销量腰斩,整体报表销量仅微增1-2%。7月销量10%增长是相较于6月总量下滑的恢复性增长。

Q:7月份10%的增长是环比还是同比?若为同比,具体表现如何?

A:7月份10%的增长为环比增长;若为同比,基本与同期持平,略微下降,但因四五月份有增长,第二季度整体持平。

Q:第二季度中6月份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整体数据能否拉平?

A:从经销商数据看,四五月份销量增长较好,但6月份销量下滑5,000箱,导致净减少1,000多箱。从整体数据看,二季度可能仅下滑一两个点,且可能拉低一季度的增长。

Q:7月、8月销量同比情况如何?

A:7月、8月销量同比可能微降。

Q:今年7-8月公司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什么?

A:近三年公司总量持续下降,主要通过结构调整、新渠道及新零售平台弥补总量缺口。例如,雪花在歪马、992及零层系统项目中选用与传统客户无关的大客户进行业务补充。

Q:今年代理产品及同行中,哪个品牌增势较好或降幅较小?

A:今年燕京U8增长最快,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优势:一是定价稳定,餐饮渠道零售价8-10元,流通渠道7-7.5元,价盘管控优于乌苏等品牌;二是经销商策略针对性强,在近年餐饮行业低迷背景下,持续聚焦BCD类餐饮渠道精耕铺货,通过空白市场增量拉动增长;三是高费用投放,2023年在即时配送平台销售额约1亿元,广告投放近4000万元,费比超一般啤酒30%水平,重点提升消费者认知、粘性及消费习惯,实现类似天涯啤酒的高铺货率与零售稳定性。

Q:燕京U8在湖北市场的体量目前可对标哪些产品?

A:当前燕京在湖北市场主要依靠U8单品支撑,其当前体量接近12,000吨。对比湖北市场其他品牌,青岛啤酒约8万吨,雪花啤酒约50万吨,金龙泉约33万吨,百威加哈尔滨约5万吨。U8定位8-10元价格带,可对标雪花超勇。其增长势头显著,预计未来三年在湖北市场每年将以5,000-8,000吨的速度增长,目标可追上乌苏2021年在湖北32,000吨的体量水平。

Q:消费者对燕京U8的接受度及复购率表现如何?

A:消费者对燕京U8价格接受度良好,在美宜佳、罗森等CVS渠道零售价7.5元,餐饮渠道售价8-10元。产品具备无需开瓶器、玻璃瓶1×6手提装、低度数等特点。成本方面,单箱成本约23-25元,开单10送3底价43元,单箱溢价约22元用于市场费用。费用采用全国统筹模式,各区域执行统一模块,省区可调整模块投入比例但不可超支或跨模块,内部内控体系细致,支撑市场费用高效投放。

Q:7月至8月啤酒消费改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渠道?餐饮端表现如何?

A:7月至8月啤酒消费改善主要体现在传统CVS、社区便利、小型连锁、零食系统、即时配送及闪电仓等渠道,餐饮端环比改善并不明显。其中,零食系统增量占比约30%-40%;闪电仓未来2-3年增速显著,预计占比可达30%-40%,以武汉为例,40家闪电仓单月可消化3500件1×12规格的喜力、1000箱青岛白啤及三五百箱其他品牌产品;美团新孵化的快乐猴系统已在杭州开设首店,目标对标罗森、711等便利店,推动全渠道裂变。此外,6-8月因淘宝、京东、美团平台竞争,消费者习惯转变,约40%-50%年轻人通过即时平台购买啤酒等商品,对实体超市形成一定影响。

Q:今年旺季及未来两个月,啤酒销售渠道的环比改善是否会持续?

A:预计八九十月份啤酒销售渠道的环比改善将持续。尽管一线城市消费者逛超市的欲望较弱,但二三线城市在节气时仍保持较强的逛超市仪式感,消费者倾向于即时购买填满购物车,推动渠道改善。

Q:8-10月环比改善的幅度能否判断?

A:综合前期下降与增长情况,估计环比改善幅度在2到3个点左右。

Q:全年销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A:全年销量与去年相比可能略微下降,其中湖北省预计下降两个百分点。主要因12月不压货,且雪花自2023年起调整策略,不再延续往年12月完成全年任务的压货模式,改为放量。2023年雪花任务量为53万吨,实际完成50万吨,尽管总量未达标,但为完成喜力10万吨增长的单独指标,雪花将大量费用转向喜力,导致2024年前半年喜力正酒及市场费用较高,2023年属于牺牲销量换结构的策略。

Q:即时零售渠道的产品价格是否会持续拉低正常销售价格?

A:即时零售渠道中各品牌产品价格已形成基本结构:雪花使用类似天涯的蓝罐差异化产品,定价约4元;青岛推出安徽产带奖经典、500ml绿底红标等区域差异化经典产品,定价约5.5元;百威因流货问题难以管控,价格在6.5-6.8元;乌苏因产品线与传统渠道高度相似,导致传统渠道销售受阻,面临在即时零售与传统渠道区分产品的难题。尽管部分企业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应对,但临时系统强势不愿上新品,可能导致局部区域传统经销商价盘破裂,需通过加速推出新品换品相解决。

Q:目前中国啤酒市场的主流价格带大概处于什么水平?

A: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均价已达到5元以上,武汉市场啤酒价格以6-7元的天涯白瓶为基础,存在部分杂牌产品。从出厂结算价看,青岛啤酒湖北地区20年前出厂价约2300元/吨,去年已升至3500元/吨。全国啤酒销量从2019年的4400多万千升下滑至当前约3000万千升,以1000多万吨的销量下滑为代价,换取了8元以上高价产品占比的显著提升。

Q:雪花老雪产品今年年报表现亮眼,其主流品牌的发展情况如何?

A:老雪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填补了乌苏等网红产品的市场空缺;二是精准定位价格带,溢价率高,且通过辽宁、武汉、四川什邡三地本地化生产降低运输成本,以12元定价为经销商和终端预留充足利润空间;三是基数较低,叠加雪花在餐饮渠道的绝对优势,预计可从当前20多万吨增长至40-50万吨,并承接乌苏当前不足50万吨销量中的70%-80%。(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喜力依赖集团全渠道资源投入,但因口感偏苦,市场接受度低于老雪。纯生自2018年起增长五六年,2024年开始放缓,作为8-12元价格带的衔接产品,当前价格体系为纯生10元、老雪12元、喜力15元,增长排序为老雪第一、喜力第二、纯生第三。

Q:青岛啤酒新品分品牌发展情况如何?

A:青岛啤酒新品分品牌发展情况如下:白啤目前仅青岛、上海可生产,其易拉罐、瓶装、小瓶产品实现全国统一,近年在进饮与非进饮渠道均快速增长,尤其在弱势市场表现突出,当前主打10-12元价格带与雪花老雪形成竞争,预计未来至少三年仍有增长空间;经典产品玻璃瓶表现不显著,但其易拉罐在即时配送、便利店等渠道通过6.5元三连包形式持续增长,不过基数仍较低;青岛啤酒存在管理层横向调整频繁导致策略不连贯的问题,但经典、白啤因溢价空间大抗风险能力较强,而崂山、清爽、冰纯等低端产品因利润空间小易受策略调整影响;此外,A3、A5、奥古特等高端新品表现值得关注。整体来看,青岛啤酒品牌溢价与产品品质优势显著。

Q:青岛啤酒在湖北地区白啤、经典等产品1-8月的增速情况如何?

A:白啤在湖北地区去年销量约1600吨,今年1-8月预计增长约10-15%至1700吨以上;经典去年销量约6000吨,今年1-8月预计增长约8%至6500-6600吨。

Q:除白啤与金典外,其他产品2024年总量是略增还是下滑?

A:其他产品总量下滑,主要因清爽产品在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尝试用崂山产品调播未成功,导致3-5元价位段控货约16-17个月,影响当前清爽产品销售表现。

Q:当前库存情况如何?

A:5月库存情况良好,6月开始下滑。因6月下滑,7月压货约1.5万箱。截至8月,库存约1万箱,维持两周水平。8月出货量较以往减少,当前4台车每日出货约300箱,按每日600箱的出货量计算,约需15天消化现有库存。

Q:当前库存水平同比及环比处于什么水平?

A:当前库存水平同比及环比略多,但多出幅度较小,可忽略不计。啤酒动销速度较快,主要受消费者消费恢复及天气转热驱动。当前日均销量维持在三四百箱,好的时候可达500箱,低于历史高峰。但产品结构已升级,当前主销产品价格显著提升,单箱价值相当于过去两至两箱半。

Q: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品市场表现如何?

A:全国其他地区中,安徽与浙江半年内完成主品牌任务,安徽通过经典罐再来一瓶加2元兑取等促销活动,预计10月前完成全年主品牌任务;海南表现良好;广东地区较去年增长,当前华南销量约46-47万吨,主要来自海南、深圳;福建销量维持同期但结构提升显著;浙江结构上升但销量不佳;湖南自给自足;湖北、江西总量下滑明显;河南因基础扎实、团队运营良好,实现量利平衡。

Q:百威在湖北、安徽等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

A:百威在湖北、安徽作为太古接手的颠覆型市场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现饮渠道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为提高覆盖率,百威将10元零售价产品降至8.5元,促销价进一步降至6.5元,导致价格体系下探;同时牺牲渠道毛利,推动销量增长,但销售费用增加、零售价降低。(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近两年湖北、安徽市场不考核量利平衡,优先保量。此外,太古淡化哈尔滨副品牌,为百威10元以上产品奠定基础,啤酒行业普遍采用主副品牌策略,最终形成大客户+区域型客户+重点产品的结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