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66亿“新药王”亮相,减重“黑马”暴涨223%,六大中国制药巨头强势登榜

2025-08-19 16:14

精彩内容

8月中下旬,跨国药企2025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2025H1全球畅销药TOP10随之浮出水面。据梳理,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超166亿美元,首次登顶“药王”宝座;减重“黑马”替尔泊肽暴涨223%,一举挺进TOP3之列;伴随集采常态化、生物类似药的冲击,艾乐妥、修美乐等畅销产品跌落“神坛”......跨国药企年报成绩喜忧参半,而中国头部药企的实力在稳步提升,六大制药巨头携手挺进全球制药TOP50,上榜企业数创历史新高。

2024H1:当红抗肿瘤单抗成绩斐然,TOP3品种均大卖超$110亿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2025半年报相继公开,2025H1全球畅销药TOP10也随之出炉。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24H1全球畅销药TOP10,能更直观地观察上榜药品的销售额、排名变化等情况。

2024H1全球畅销药TOP10(单位:亿美元)

来源:各大跨国药企2024半年报,米内网整理

来源:各大跨国药企2024半年报,米内网整理

2024H1全球畅销药TOP3均超过110亿美元,依次是默沙东的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诺和诺德的Ozempic+Rybelsus+Wegovy(司美格鲁肽)和BMS/辉瑞的艾乐妥(阿哌沙班),其销售额分别达142.17亿美元、129.6亿美元、110.53亿美元。

可瑞达无疑是当红的抗肿瘤PD-(L)1单抗,目前已获批适应症达40余项,覆盖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癌等20多个癌种。但需警惕的是,K药的部分关键专利将在2028年到期,届时大量生物类似药将涌入市场,其销售额及价格或难逃“断崖式”下滑的趋势。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约10家企业的K药生物类似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安进、齐鲁制药、山德士等已进入Ⅲ期临床,齐鲁同步在国内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帕博利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研发情况(Ⅲ期临床及以上阶段)

来源:米内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来源:米内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作为减重和降糖领域的“老大哥”,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自2017年全球首次上市后,不足7年时间便以近130亿美元的销售额,跻身2024H1全球畅销药TOP2之列。目前司美格鲁肽有Ozempic(注射用降糖药)、Rybelsus(口服降糖药)、Wegovy(注射用减重药)三款产品获批在售,2024H1全球销售额分别为82.87亿美元、15.98亿美元和30.75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6%、32%和74%,市场前景一片向阳。

艾乐妥是榜单中小分子药物的“优等生”,其销售规模自2019年起突破100亿美元后并保持稳步增长,常年高居全球畅销药榜单前列。然而面对专利悬崖(部分关键专利将于2026年11月到期),这位“优等生”在榜时间显然愈发被挤压。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阿哌沙班片已有43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46家企业以新分类提交了上市申请,其中有42家获批上市、视同过评。

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艾伯维的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其2024H1全球销售额锐减至50亿美元左右,从蝉联多年的“药王”之位退居至第十。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修美乐在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组合物/活性成分专利先后到期,生物类似药陆续登场对其进行“围剿”,迄今国内已有8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阿达木单抗2024年销售额超过24亿元;市场份额方面,杭州博之锐生物(约30%)已反超原研厂商艾伯维(约29%)。

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阿达木单抗企业格局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2025H1:$166亿“新药王”诞生,减重“黑马”暴涨223%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升级,2025上半年医药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制药公司争相推陈出新,力求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8月进入尾声,各大跨国药企2025半年报已陆续披露完毕,通过数据汇总及分析发现,2025H1全球畅销药TOP10榜单迎来大洗牌,当中还出现不少“新面孔”。

2025H1全球畅销药TOP10(单位:亿美元)

来源:各大跨国药企2025半年报,米内网整理

来源:各大跨国药企2025半年报,米内网整理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以166.83亿美元的销售额,成功反超默沙东的K药(151.6亿美元),首次登顶2025H1全球“药王”宝座,其中Ozempic贡献了95.46亿美元(+15%)、Rybelsus贡献了16.79亿美元(+5%)、Wegovy贡献了54.58亿美元(+78%)。不难发现,司美格鲁肽2025H1约30%的同比增幅,主要来自注射用减重药Wegovy的托举。近日,诺和诺德表示,FDA已批准Wegovy用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新适应症的上市,Wegovy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礼来的穆峰达(替尔泊肽)同属降糖、减重领域的潜力“黑马”,于2022年5月首次获FDA批准上市,是全球首款GIP/GLP-1双靶点受体激动剂。仅三年时间,该产品便在2025H1收获147.34亿美元的销售佳绩,挺进全球畅销药TOP3之列,其中Mounjaro(降糖版替尔泊肽)同比增长85%至90.41亿美元,Zepbound(减重版替尔泊肽)大卖56.93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值得一提的是,替尔泊肽(147.34亿美元)与司美格鲁肽(166.83亿美元)相比,两者2025H1全球销售额相差不足20亿美元。可以预见,降糖及减重领域的“一哥”之争愈发激烈。

GLP-1受体激动剂是降糖及减重领域的“实力悍将”,米内网数据显示,其2022年、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规模先后突破60亿元和90亿元,2024年拿下创新高的超96亿元,同比增长4.73%。

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GLP-1受体激动剂销售趋势(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赛诺菲/再生元的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在自免领域再度“称王”,2025H1销售额超80亿美元,排在全球畅销药榜单第四位;艾伯维的Skyrizi(利生奇珠单抗)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5H1以78.48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五,同比增长65.7%;强生的兆珂(达雷妥尤单抗)、福泰制药的Trikafta+Kaftrio(艾乐卡夫特+替沙卡夫特+伊伐卡夫特)均以“过硬”的疗效排在榜单第七和第十位,2025H1全球销售额分别达67.76亿美元、50.87亿美元;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的欧唐静(恩格列净)今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虽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但面临一众“好手”的冲击,其位次已下滑至第九。

全球制药TOP50曝光!云南白药、正大制药......强势登榜

2025H1全球畅销药TOP10尘埃落定的同时,今年6月,美国《Pharmaceutical Executive》也评选出2025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该榜单依据各个制药企业2024年度的处方药(RX)在全球的销售收入进行排名,更直观体现各个企业制药业务的硬实力,所以一直被制药行业及医疗机构所重视。

2025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部分)(单位:亿美元)

来源:Pharmaceutical Executive,米内网整理

来源:Pharmaceutical Executive,米内网整理

来源:Pharmaceutical Executive,米内网整理

注:R&D表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研发投入率=R&D费用/销售额*100%

全球制药企业TOP50的国家分布中,美国占据主导,有28家企业上榜,包括分列前三的强生、艾伯维和默沙东;中国以6家上榜企业位居其后,分别是:云南白药(第33名)、中国生物制药(第39名)、华东医药(第41名)、百济神州(第44名)、恒瑞医药(第46名)以及石药集团(第48名),其中华东医药和百济神州均为首次登榜的新晋选手。

华东医药在创新转型战略的推进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聚焦内分泌、自身免疫和肿瘤三大核心领域,拥有相关创新药管线百余项,包括已获批上市的国产首个利拉鲁肽注射液利鲁平,已报产在审的1类新药迈华替尼片(EGFR/HER2双抑制剂)、瑞玛吡嗪注射液(创新荧光示踪剂),已步入Ⅲ期临床的HDM1002(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QX005N注射液(IL-4Rα单抗)、HDM3010(JAK抑制剂)等新品,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百济神州用15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研发-全球注册-全球销售”的三级跳。得益于核心产品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分别大卖125.27亿元(+56.2%)和26.43亿元(+20.6%),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75.18亿元(+46%)、归母净利润约4.5亿元(扭亏为盈),业绩首现双增。自主研发是百济神州持续创新的底色,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4亿元(+10.35%),预计未来18个月内将在血液肿瘤、实体瘤、免疫炎症三大领域迎来20多项关键里程碑事件,涉及索托克拉(BCL2抑制剂)、BGB-16673(BTK CDAC)、泽尼达妥单抗(HER2双抗)、塔拉妥单抗(DLL3/CD3双抗)等潜力创新药。

自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和恒瑞医药首次步入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后,2020-2024年期间,成功登榜的中国药企基本稳定在4家;直至2025年,上榜的中国制药企业新增至6家,一举创下历史新高。可见,中国药企在全球制药领域的实力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业内对中国药企在全球制药TOP50中持续突破的期待日益升温。人们期盼更多本土药企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为中国制药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强的动能,加快推动全球制药格局的重塑。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等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8月19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