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李嘉诚旗下公司股价突然暴跌,此前曾大笔套现

2025-08-08 18:21

(来源:新行情)

对于这样的情况,或许李嘉诚早有预料。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李新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突然暴跌

作为商界大佬,李嘉诚的任何消息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近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医药,股价突然暴跌,引发市场关注。

8月8日早盘,和黄医药的股价开盘就跳水,截至收盘跌超15%,总市值205.3亿港元。

图源:百度股市通 图源:百度股市通

从消息面来看,和黄医药于8月7日晚间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表现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期内公司收入总额为2.78亿美元,同比下降 9.16%;但净利润同比大增1663.32%至4.55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期内完成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 股权所带来的收益——该交易以45亿元人民币现金成交,为公司贡献了4.163亿美元的税后收益。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和黄医药的研发投入与销售开支均出现明显缩减。

在研发投入方面,研发开支为7200万美元,减少了24.4%,尤其是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规模近乎腰斩。

在销售开支方面,受营销团队重组影响,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9.3%,降至1390万美元。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与此同时,受业绩不及预期的影响,瑞银已下调了和黄医药2025至2027年的收入预测,同时调低了其港股目标股价。

可见,此次和黄医药的股价暴跌本质上是市场对其2025年中期业绩的 "用脚投票",毕竟,业务调整的同时业绩下跌,难免引起市场对其发展的担忧情绪。

不过,和黄医药目前手握充裕的现金储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投资合计达13.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较去年底的8.36亿美元有显著提升。

据悉,和黄医药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此前,中药领域曾是和黄医药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

今年年初,和黄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以约45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主营中药业务的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份。而更早一些,和黄医药还出售了旗下的广州白云山和黄药业,剥离其中药资产。

对此,和黄医药方面表示,中药市场虽然诱人,但和公司创新药的核心业务仍存在差异。同时,和黄医药在近年的年报中也多次提及,不排除通过其他方式出售其他业务分部中的非核心业务。

可见,和黄医药已经决心退出中药领域,转而专注创新药业务发展。并且,和黄医药方面表示,其大笔套现的资金和原有的资金储备将用于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

当然了,这也只是和黄药业方面的说法,具体套现的原因和资金使用情况我们不得而知,这一切的答案,将会在未来和黄药业的发展中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嘉诚不断卖卖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李嘉诚除了出售和黄药业旗下的中药资产外,在其他领域也在不断卖卖卖。

在房产领域,不久前,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集中售卖惠州泷珀花园、中山泷珀花园、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四个项目,共计400套产品,总价最低40万元起。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400套房,最低40万一套起卖的大甩卖抛售,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纷纷猜测李嘉诚此举的原因——

有的网友认为“总感觉他们整个家族都准备套现跑路了一样”,也有的网友认为“李嘉诚家族这次的操作是在延续其‘低价拿地、长线开发’的策略”

总的来说,李嘉诚卖房一事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令人在意。网上甚至有消息称李嘉诚拟50亿港元出售位于深水湾道79号的老宅,更是让人惊讶无比。

不过,随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声明中称,“个别网上及社交媒体有关出售深水湾道79号物业之报导及贴文内容全属虚构,穿凿附会,并无事实根据。”

同时,李泽钜表示,“事实上,网上经常出现有关本人与家人之消息,当中大部分出于捏造,有些不符情理,有些不合逻辑,有些甚至有讹骗之嫌。”

需要注意的是,李泽钜只否认了售卖老宅的消息,其甩卖400套房产的举动,依旧耐人寻味。

在银行领域,李嘉诚父子于2024年10月展开密集减持动作,一个月内先后4次减持储蓄银行股份,累计减持约1.5亿股。进入12月后,减持仍在继续,李嘉诚父子当月又减持2082万股。综合来看,短短两个月内,李嘉诚父子通过减持该银行股份套现超过8.2亿港元。

李嘉诚如此频繁的减持抛售行为,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诸多猜测,要知道,作为商业大佬的李嘉诚,一举一动都是有着诸多考量的,特别是近年来较为反

常的在各领域不断卖卖卖的行为,更是格外引人关注。

不过,李嘉诚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大家也可以自己持有心证,理性看待和评价。

李嘉诚后续还会有什么动作,让我们持续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