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8 13:09
(来源:中国航空报)
波音737MAX今年第二次实现月产出38架的目标,空客A320neo系列产量回升,787产量连续2个月超出目标速率——2025年7月,全球两大航空制造巨头的生产与交付数据值得行业关注。
7月,空客生产74架飞机、波音生产52架,两者合计126架。从飞机类型来看,窄体机在本月依旧是生产主流,共计生产111架,宽体机则生产了15架。
在交付数量的预估上,波音预计交付47架飞机,其中37架来自737MAX系列,剩余10架为宽体机;空客预计交付62架,包括55架窄体机(其中49架属于A320neo系列、6架为A220系列)以及7架宽体机。
737MAX系列自问世以来,订单量便不断攀升,众多航空公司纷纷下单。其中,如美国航空、西南航空等大型航空公司,都在持续扩充737MAX机队,这也促使波音不断调整生产计划,力求满足市场需求。
空客预计交付的62架飞机中,A320neo系列飞机订单也一直较为稳定,欧洲的法荷航集团、亚洲的新加坡航空等众多航空公司,都对A320neo青睐有加。
空客:A320neo系列实现突破宽体机产能待提升
空客A320neo系列在7月表现亮眼,产量达58架。此前,该系列在2025年的产量表现并不稳定,3月生产46架、4月为40架、5月39架、6月又回到46架,始终在50架的目标产量以下徘徊。此次7月的突破虽然令人欣喜,但该系列能否稳定维持在这一产量水平,还需后续几个月的持续观察。国际预测公司也鉴于其前期产量的不稳定,小幅下调了该机型2025年的交付预期。
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电话会议上,空客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明确表示,公司全年交付820架商用飞机的目标维持不变。若要实现A320neo系列全年600架的产量目标,从8月到12月这剩余的5个月里,平均每月需生产64架,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此外,空客计划在年底前交付60架无发动机的“滑翔机”neo机型,或有助于实现A320neo系列全年600架的交付量。
A220系列在7月共生产了9架(包含1架A220-100、8架A220-300),产量较之前稳定的每月8架略有提升。不过,国际预测公司认为,空客计划在2026年将A220产量提升至每月14架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当前A220的未交付订单仅略超500架,并且新订单的增长较为平淡,这都对其产量提升构成了明显制约。
宽体机方面,A350在7月份生产5架,低于每月6架的目标产量。空客原计划在2025年底将A350产量提升至每月10架,并在2028年达到每月12架,但从目前的生产进度来看,这些目标的实现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A330neo在7月生产2架,低于每月3~4架的目标产量。现阶段,空客尚未公布A330neo近期或长期的增产计划,仅表示旨在将产量稳定在每月4架。不过,随着市场上现有的A330ceo机队逐渐老化,预计在未来几年,当大量A330ceo飞机进入更换周期时,众多航空公司可能会选择A330neo作为替代机型,这有望推动A330neo的订单量增加,进而促使空客在本十年后期及进入2030年后提高其产量。
波音:737MAX再达关键产能787持续超产显韧性
波音737MAX在7月的生产成绩颇为亮眼,共生产40架,其中35架为737MAX8,5架为737MAX9。这是波音今年第二次突破FAA批准的每月38架的产量上限。
2024年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MAX9型客机发生空中舱门脱落事件,此后波音的生产和交付工作在2025年初受到了严格审查与限制。直至同年5月,波音才首次实现737单月产量38架,随后在6月生产35架,7月再度突破。
时隔一年的超产成绩,进一步显示了737MAX项目生产稳定性的提升,也为波音争取将产量提升至每月42架增添了有力筹码。波音还设定了长期目标,计划将737MAX的月产量提升至52架。
基于当前大量的未交付订单,以及MAX7和MAX10在获得认证后有望实现产量提升,这一长期目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然而,MAX7和MAX10的认证工作近期被推迟至2026年,主要原因是波音在解决LEAP-1B发动机的除冰系统问题上遭遇挑战,这无疑给其产能提升计划的推进时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宽体机领域,787在7月的表现同样出色,生产了7架,连续2个月超出每月4~5架的目标产量。在6月,787的产量为6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波音计划在2025年底将787产量提升至每月7架,并在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每月10架。鉴于波音在交付现有库存飞机的同时维持了稳定的生产节奏,其在年底实现每月7架产量目标的可能性正不断增加。不过,波音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需要克服供应链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相比之下,767在7月生产4架、777仅生产1架,这2款机型目前均无增产计划。767-300货机的生产预计将于2027年结束,而777-8货机预计要到2030年附近才会投入使用。777X目前仍在等待认证,波音原本计划在2025年完成认证,但该计划仍有可能推迟至2026年。
行业格局:双雄各有亮点挑战产能稳定性成核心课题
7月,空客和波音在生产与交付上各有亮点与挑战。空客A320neo系列实现突破,但宽体机需加速追赶目标;波音737MAX和787表现强劲,却也面临部分机型认证推迟等问题。
彭博社8月2日报道指出,因A320neo机型发动机短缺,空客7月交付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8%,凸显航空供应链的持续挑战。此前在2023年,波音就因737MAX制造问题重新评估交付目标,显示行业的不确定性。当前航空制造业仍受供应链、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两大巨头的后续产能调整与目标达成情况值得持续关注。未来,随着航空市场需求的变化、机型认证进展及供应链改善情况,空客和波音的竞争格局与生产交付态势或有新的变化。
(本文摘编自Flight Plan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