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台积电2nm泄密!

2025-08-06 09:38

(来源:半导体前沿)

8月5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半导体巨头台积电2纳米芯片核心机密遭泄露,流向日本巨头东京电子!

8月5日,台积电在声明中表示发现其2纳米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技术可能存在商业机密泄露,并已对被认定负有责任的员工采取行动。据悉,台积电已解雇了几名涉嫌试图获取2纳米芯片开发关键专有信息的员工。该工艺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并最终将为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加速器等众多设备提供动力。

台积电完整回应如下

「近期台积公司在常规的监控情况下侦测到违规行为,经内部调查发现涉及营业秘密泄漏情况。由于台积公司建立全面及完备的监控机制,得以及早发现,台积公司已对涉事违规人员进行严厉惩处,并已采取相关法律行动,由于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台积公司不便就细节多做说明。

台积公司对于任何违反公司保护营业秘密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绝对从严处理,追究到底。我们致力于保护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将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及监控机制,并在必要时与相关执法机构合作,确保公司竞争优势及营运稳定。 」

此次事件由台积电内部调查发现,经清查有9人涉案。其中3人为2纳米试产人员,利用手机拍摄大量资料,流向东京电子(TEL)员工,3人被直接开除。另6人为研发中心人员,因提供2纳米相关资料,调离原单位。

中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检察署(简称“高检署”)指出,智慧财产检察分署于7月25至28日,执行台积电核心关键技术之营业秘密遭非法取得案,由检察官指挥调查局新竹市调查站、资安站及北机站侦办。

全案共搜索6处地点,拘提陈姓、吴姓等6名工程师到案,申请羁押及禁止会见陈姓、吴姓等3名工程师获批准。其中陈姓男子为台积电前工程师,吴姓男子等2人为台积电现任工程师。

据报道,陈姓前工程师分别从吴姓等2名工程师的电脑,拍摄了700多张、以及近300张制程技术照片,还有几位台积电工程师,也提供拍摄较不具机密性的个位数的制程图,情节较轻,因此未被羁押。

更为离谱的是,其中1名台积电工程师、1名某半导体设备大厂工程师,竟于7月相约在竹科的星巴克翻拍机密资料,当场被检调单位抓获。

高检署强调,检方将全力调查被告非法取得台积电核心关键技术营业秘密的动机及目的,厘清秘密有无进一步外流情事,依涉案被告等人犯罪情节及台积公司受损情况,依法从严追诉犯行。

值得注意的是,2纳米芯片的生产是当前半导体行业最前沿的制造工艺之一。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和Rapidus仍在积极开发2纳米芯片尖端技术,其他芯片制造商则已陆续退出这场竞赛。在人工智能时代争夺主导地位的竞争使得先进的芯片和存储器成为了宝贵的资源。芯片制造领域的投资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台积电和其主要竞争对手三星电子公司每年的资本支出超过300亿美元,而其他科技巨头公司也在竞相开发最先进的技术。

资料显示,东京电子是目前世界第四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同时也是日本半导体制造商Rapidus股东,Rapidus已启动2纳米制程芯片试产。

从细分类别来看,东京电子在涂布显影、气体化学蚀刻、扩散炉、批量沉积四类设备上是全球市占榜首,在清洗、等离子蚀刻、金属薄膜沉积、探针台四类设备上也是市占率第二。东京电子在与阿斯麦High-NA EUV光刻机配套的高导向性电浆(等离子)蚀刻设备上处于完全垄断地位,而其探针台也是CoWoS和共封装光学CPO等先进封装的关键设备。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会议背景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对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响,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二大耗材,占比约14%。202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近300亿,且保持每年10%的增长。

追随空气化工、林德、液化空气、大阳日酸等国际企业的步伐,国内电子特气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南大光电中船特气雅克科技等纷纷取得突破。国内企业已经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产品进入台积电、美光、中芯国际等国际头部晶圆厂供应链。然而,高端前驱体和光刻气等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全球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作为重要市场,亚化咨询预计2028年半导体前驱体市场将达12亿美元。主要受益于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先进制程的需求。伴随中芯、华润、华虹、长江存储、长鑫、等本土晶圆厂扩产,国产前驱体在纯度、定制化解决方案领域替代空间巨大。国内龙头企业雅克科技、南大光电、正帆科技发展迅速,厦门恒坤、上海至纯等在前驱体领域也不断推进。 

2025电子特气与半导体前驱体论坛(AESG2025)将于9月25-26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金宏气体等企业战略支持。将探讨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搭建产学研平台,聚焦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供应链安全与合作,推动半导体核心材料跨越式发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