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7月PMI季节性回落,有哪些结构性亮点?

2025-08-01 10:42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1、7月PMI季节性回落,关注结构性机会

据统计局,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前值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前值50.5%;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前值50.7%,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

7月PMI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经济分化特征依旧明显。下半年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逐步改善。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行动推进,制造业有望在淡季过后逐步恢复,供需均有改善预期。非制造业在服务消费支撑下有望保持增长,建筑业也将随着天气状况好转以及相关政策落地,施工活动或逐步加快。7月PMI呈现季节性回落,市场影响有限。结构层面,非制造业中表现较好的服务业相关板块,如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关注。此外,随着三季度旺季来临,建筑施工活动有望加快,基建相关产业链或受市场关注‌‌‌‌‌‌‌‌‌‌‌‌‌‌‌‌‌‌。

2、国常会部署“AI+”行动,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创新企业受益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3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在AI的B/C端应用领域可挖掘潜力,我国远大于美国,未来潜在应用消费规模有数万亿乃至数十万亿。此次国常会锚定挖掘AI更多的应用场景,提出两大针对性方略。其一,首次明确要求政府部门和国企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二,创新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性重构。除AI技术将突破加速,应用端产业规模更将迎来跃迁——有机构测算,预计2027年产业将达1.5万亿,其中应用层占比超60%。在智能驾驶、医疗健康、金融科技、内容创作、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望诞生数家增长潜力巨大的AI创新应用产品。可关注政务、教育、医疗、文娱等细分领域应用高频的AI创新龙头企业‌‌。

3、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百度搜索电脑端正在首页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据内部人士透露,首页集成的智能体主要来自文心智能体平台、搜索开放平台接入的外部优质AI应用、以及部分百度自研应用。目前该功能已在灰度测试,预计很快将全量开放。

腾讯研究院相关报告指出,智能体技术已形成编排类与端到端模型双轨并进格局:企业场景中,Agent深度嵌入政务、金融等流程,承担数字员工职能;个人生活领域则演化为具备长期记忆与具身感知的LifeOS系统。国内券商则强调,2025年智能体(Agent)与群体智能成为技术突破核心,百度等企业通过搜索入口集成智能体平台的策略,正重构AI应用分发生态。中研普华指出,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其中金融领域智能体渗透率最快(年增120%),医疗领域次之(85%)。Gartner预测到2028年15%日常工作决策由智能体完成。国内机构认为智能体平台型企业将享受毛利率溢价,可关注布局入口生态的企业。

4、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助力万千家庭圆了“生育梦”。

辅助生殖技术全面纳入医保将显著降低患者支付压力,有望直接刺激需求释放。在政策的推动下,辅助生殖产业链有望全行业受益。2015-2020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市场规模由185.8亿元增长到434.1亿元,CAGR达18.5%;随着渗透率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54.3亿元。政策推动之下,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全产业链受益,关注布局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及业务的上市公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