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8 23:26
近日,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正式触发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以来的第一次下调,有助于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好防范长期利差损风险。头部险企非对称下调新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红险与传统险刚兑收益差距缩小至25BP,再叠加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事件: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度例会,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随后国寿、平安、太保等公司公告,9月起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下调至2.0%,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从2.0%调整为1.75%,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1.5%调整至1.0%。
利率水平低位震荡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如期下调。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及《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主要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存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如果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较“预定利率研究值”高出25BP及以上,险企须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新老切换。受三大参考利率走低和政策审慎导向等影响,此次公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前两个季度的2.34%和2.13%进一步下调,并连续两个季度低于普通型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2.5%超过25BP,正式触发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以来的第一次下调,符合市场此前预期,有利于保险行业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缓解长期潜在利差损风险。
保险公司非对称下调新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推动分红险转型决心明显。目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头部险企已经公告,将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并将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此前保险公司的普通型、分红型和万能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5%、2.0%、1.5%,保持着50BP的区隔;此次调整之后,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均下调50BP,而分红型产品仅下调25BP,与普通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进一步收窄至25BP,再叠加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短期产品停售影响或弱于往年,长期分红险转型有利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财务报表稳定。由于保险产品的保障期限较长,以及新产品切换需要定价、培训等一系列流程,我们认为此次预定利率上限调整50BP一步到位,能够有效避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的频繁下调,稳定市场预期和行业发展,减少对险企日常经营尤其是年底“开门红”筹备工作的影响。考虑到保险公司在提前备案新产品的情况下,压缩此次预定利率过渡时间至仅有一个月,以及客户需求在此前几轮预定利率切换时的持续释放,短期“炒停售”对保费增长的边际刺激作用或不及过往。但长期来看,分红险相较于传统险的吸引力持续提升,一方面相对更低的预定利率能够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上有可期”的浮动收益可以更好和客户平衡利益形成良性互动。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预定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有助于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好防范长期利差损风险;分红险与传统险刚兑收益差距缩小至25BP,进一步体现出保险公司向浮动收益类产品转型的决心,头部险企预计更为受益。(个股推荐详见招商证券公开报告)
风险提示:产品吸引力下降;资本市场波动;监管收紧;经济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