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8 16:46
来源:郁言债市
7月21-25日,股票和商品市场走强,债市大幅调整,信用债呈现出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在二级市场抛售信用债。基金在24日净卖出信用债87亿元,25日净卖出规模扩大至191亿元。第二,信用债成交活跃度下降,且买盘情绪骤降。7月21-25日信用债日均成交笔数为1497笔,相比7月1-18日的日均成交笔数1704笔减少12%。与此同时,信用债TKN成交占比骤降至65%以下,24日TKN成交占比更是低至45%。第三,信用利差走扩,前期被“超买”的科创债成分券调整幅度更大,制约科创债ETF规模增长。7月21日科创债ETF规模增长36亿元,22-25日规模增长合计仅16亿元。
信用债行情波动加大的原因在于,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处于低位,票息对估值波动的兜底作用弱化。债市调整叠加资金面收敛,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信用债抛压。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没有改变,7月24日资金价格大幅攀升后,尾盘央行超额续作MLF,净投放1000亿元,25日早盘逆回购大额净投放6018亿元,彰显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
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迎来修复,进而推动信用债修复。哪些品种修复速度可能较快?我们从信用债品种性价比和流动性两个角度观察。
调整之后,信用利差整体仍处于低位。截至7月25日,除了中票高评级10Y信用利差仍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12-14bp,其余期限信用利差普遍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其中1Y信用利差已经低于均值-1倍标准差1-5bp,3Y信用利差大多低于均值-1倍标准差1-3bp。
为了应对潜在的估值波动风险,机构或更青睐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品种。我们重点关注在调整阶段,仍保持较高成交活跃度的品种。7月21-25日债市调整阶段,相比7月1-18日,城投债成交呈现缩久期特征,1年以内成交占比明显上升,而5年以上成交占比仅4.23%(下降1.1pct)。AA(2)仍保持较高的成交活跃度,AA(2) 1年以内、2-3年和3-5年成交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AA+ 2-3年、3-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1.15pct、0.26pct至4.08%、4.60%。产业债成交则呈现评级上升趋势,AAA成交占比上升4.17pct至59.23%高位,其中AAA 3-5年活跃度明显上升,成交占比由10.11%上升至18.65%。
综合来看,城投债1年以内品种、AA(2) 2-3年、AA+ 3-5年,以及产业债AAA 2-3年、3-5年品种在调整阶段成交活跃度较高,并且平均成交高估值幅度较大,其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5年以上长久期品种在调整阶段流动性萎缩,反映其需求力量不足,之后估值波动风险可能加大。
此外,银行资本债方面,7月21-25日收益率全线上行7-14bp,信用利差走扩,其中1年二级资本债和5年中小行永续债相对抗跌,利差走扩幅度均在3bp以内,而2年银行资本债和5年 AA+及以下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则走扩6-8bp。
策略层面,超调后都是机会。综合资金面、赎回压力、风险偏好,债市可能已经扛过了最难的时候,调整之后有性价比的票息品种或更受益。与此同时,7月上旬以来银行资本债也慢慢跌出了性价比,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已升至2.05%左右,信用利差压缩空间也在扩大。因此,上周保险机构在加大配置力度,7月21-25日净买入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80亿元,周度净买入规模在年内靠前,可能意味着当前大行资本债2%左右的收益率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有一定性价比,有利于后续银行资本债企稳。
短久期下沉的性价比提升,3年AA和2年AA-银行资本债或是当前相对占优的选择。截至7月25日,3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2.02%-2.07%之间,信用利差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5-6bp;2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2.07%-2.18%之间,比2024年低点还高12bp。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信用风险超预期。
7月21-25日,股票和商品市场走强,债市大幅调整。1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至1.73%(+6.9bp),3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至1.95%(+7.5bp)。本轮债市调整中,信用债呈现出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在二级市场抛售信用债。根据第三方债基申赎数据,7月21-25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23-24日赎回力度较大,且赎回力量主要来自理财及其通道产品。基金在24日净卖出信用债87亿元,25日净卖出规模扩大至191亿元。
第二,信用债成交活跃度下降,且买盘情绪骤降。根据经纪商数据,7月21-25日信用债日均成交笔数为1497笔,相比7月1-18日的日均成交笔数1704笔减少12%。与此同时,信用债TKN成交占比骤降至65%以下,24日TKN成交占比更是低至45%,低估值成交占比也仅8%,均为今年以来最低值。
第三,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普遍大于同期限国开债,信用利差走扩。以城投债收益率曲线为例,AA和AA(2) 3Y收益率上行12-13bp,信用利差走扩5-6bp;AAA和AA+ 3Y、5Y、10Y收益率上行10-11bp,利差走扩1-3bp;AA- 1Y收益率上行10bp,利差走扩5bp。
前期被“超买”的科创债成分券调整幅度更大,制约科创债ETF规模增长。7月25日相比7月18日,科创债ETF成分券各期限收益率上行幅度均大于科创债和非科创债,其中1-3年、3-5年收益率平均上行11bp左右,比非科创债相同期限收益率多上行2bp。21日科创债ETF规模增长36亿元,22-25日规模增长合计仅16亿元。
信用债行情波动加大的原因在于,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处于低位,票息对估值波动的兜底作用弱化。债市调整叠加资金面收敛,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信用债抛压。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没有改变,7月24日资金价格大幅攀升后,尾盘央行超额续作MLF,净投放1000亿元,25日早盘逆回购大额净投放6018亿元,彰显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
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迎来修复,进而推动信用债修复。哪些品种修复速度可能较快?我们从信用债品种性价比和流动性两个角度观察。
调整之后,信用利差整体仍处于低位。截至7月25日,除了中票高评级10Y信用利差仍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12-14bp,其余期限信用利差普遍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其中1Y信用利差已经低于均值-1倍标准差1-5bp,3Y信用利差大多低于均值-1倍标准差1-3bp。
为了应对潜在的估值波动风险,机构或更青睐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品种。我们重点关注在调整阶段,仍保持较高成交活跃度的品种。观察经纪商成交数据,7月21-25日债市调整阶段,相比7月1-18日,城投债成交呈现缩久期特征,1年以内成交占比明显上升,而5年以上成交占比仅4.23%(下降1.1pct)。AA(2)仍保持较高的成交活跃度,AA(2) 1年以内、2-3年和3-5年成交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AA+ 2-3年、3-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1.15pct、0.26pct至4.08%、4.60%。
产业债成交则呈现评级上升趋势。7月21-25日相比7月1-18日,AAA成交占比上升4.17pct至59.23%高位,其中AAA 3-5年活跃度明显上升,成交占比由10.11%上升至18.65%;AAA 2-3年成交占比也上升1.13pct至11.84%。
综合来看,城投债1年以内品种、AA(2) 2-3年、AA+ 3-5年,以及产业债AAA 2-3年、3-5年品种在调整阶段成交活跃度较高,并且平均成交高估值幅度较大,其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5年以上长久期品种在调整阶段流动性萎缩,反映其需求力量不足,之后估值波动风险可能加大。
此外,银行资本债方面,7月21-25日收益率全线上行7-14bp,信用利差走扩,其中1年二级资本债和5年中小行永续债相对抗跌,利差走扩幅度均在3bp以内,而2年银行资本债和5年 AA+及以下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则走扩6-8bp。
策略层面,超调后都是机会。综合资金面、赎回压力、风险偏好,债市可能已经扛过了最难的时候。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更容易修复,调整之后有性价比的票息品种可能受益。。与此同时,7月上旬以来银行资本债也慢慢跌出了性价比,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已升至2.05%左右,信用利差压缩空间也在扩大。截至7月25日,4-5年大行资本债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低点还有13-17bp的距离,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还高4-9bp。
因此,虽然上周银行资本债调整导致基金承受较大赎回压力,大量净卖出(-612亿元),但保险机构在加大配置力度,7月21-25日净买入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80亿元,周度净买入规模在年内靠前,或意味着当前大行资本债2%左右的收益率对于保险而言有一定性价比,有利于后续银行资本债企稳。此外,即使后续股市上涨预期继续压制债市表现,导致债市波动,流动性好的4-5年大行资本债也能及时卖出应对赎回。
短久期下沉的性价比提升,3年AA和2年AA-银行资本债或是当前相对占优的选择。截至7月25日,3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2.02%-2.07%之间,信用利差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5-6bp;2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2.07%-2.18%之间,比2024年低点还高12bp。
01
城投债:收益率全线上行,科创债表现落后
城投债一级发行情绪有所回落。2025年7月1-27日,城投债发行3917亿元,到期3672亿元,净融资小幅回正,为246亿元。一级发行情绪有所回落,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由六成左右降至五成,2-3倍占比上升8个百分点至34%。
发行期限变化不大,发行利率仍然维持低位。7月1-27日城投债3年以上发行占比48%,相较6月增加2个百分点,1年以内和1-3年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7月以来城投债发行利率进一步走低,1年以内、1-3年、3-5年和5年以上分别较6月下降7bp、8bp、12bp和18bp至1.72%、2.11%、2.41%和2.35%,基本仍处在历史最低水平。
债市调整,城投债各品种收益率全线上行。具体来看,短端1Y城投债因为资金面边际收紧收益率上行8-10bp,利差走扩3-5bp。而长端收益率受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股票和商品大幅上涨的影响也明显上行,隐含评级AAA和AA+ 10Y及以上收益率多上行10bp以上,利差走扩1-3bp。各品种中,隐含评级AA和AA(2) 3Y收益率上行幅度最大,分别为12bp和13bp,利差走扩5-6bp。不过即便经过本周收益率的大幅上行,当前城投债各品种收益率仍然处在历史较低的分位数水平。
从经纪商成交数据来看,城投科创债表现落后。由于债市调整,本周城投债成交笔数减少,单日成交多在600-700笔。我们在上周周报提示科创债有“超买”的迹象,在本周债市调整的过程中,其脆弱性有所体现。具体来看,3年以上城投债平均高估值幅度在2bp以内,而3-5年和5年以上城投科创债分别高估值2.7bp和2.1bp。
02
产业债:发行、成交均降久期,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
7月,产业债发行、净融资规模同比均上升。7月1-27日,产业债发行7371亿元,同比增加681亿元,净融资2873亿元,同比增加938亿元。其中,公用事业净融资规模最大为679亿元,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和非银金融也在300亿元以上。发行情绪转弱,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由30%降至20%,2-3倍占比由26%升至37%。
5年以上长久期发行占比明显下降。7月以来,产业债1年以内占比由6月的30%升至40%,而5年以上占比则由14%降至7%。发行利率整体变化不大,1年以内和3-5年小幅下行。7月产业债1年以内和3-5年发行利率分别为1.60%、2.04%,较6月下行3-5bp,5年以上发行利率为2.17%,较6月上行3bp。相比城投债,产业债3-5年平均发行利率低37bp,1年以内、1-3年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低6-18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产业债买盘情绪明显转弱,TKN占比由74%环比下降至58%,低估值占比从67%降至20%。成交小幅缩久期,5年以上成交占比环比下降3pct至15%,而3-5年占比增加7pct至24%。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AAA-及以上占比上升6pct至59%,AA+占比下降4pct至22%。
03
银行资本债:长久期大行表现更弱,成交“放量下跌”
2025年7月21-25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顺德农商行、瓯海农商行、分别发行400、400、45、4亿元5+5年二级资本债,发行利率分别为1.94%、1.92%、2.10%、2.40%,此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发行50、200亿元10+5年二级资本债,发行利率分别为2.13%、2.12%。中国银行发行300亿元5+N年永续债,发行利率为1.97%。
二级市场方面,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叠加资金面边际收紧,债市调整,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7-14bp。其中,长久期大行二级资本债表现更弱,收益率上行幅度在14-17bp之间;1年短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小,在7-9bp左右。信用利差也全线走扩,其中1年二级资本债和5年中小行永续债相对抗跌,利差走扩幅度均在3bp以内,而2年银行资本债和5年 AA+及以下银行永续债信用利差则走扩6-8bp。与同期中短票相比,银行资本债普遍表现更弱,尤其是中长久期品种,4-5年银行资本债相对同期限中短票收益率多上行2-9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7月21-25日银行资本债成交“放量下跌”,成交笔数环比增加,成交情绪大幅转弱,TKN占比降至60%以下,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环比下降41pct、43pct至18%、19%。从期限结构来看,成交主要集中在流动性较好的中长久期品种,国有行二级资本债4-5年成交占比持平于59%,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上升6pct至63%;股份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3pct、5pct至56%、70%,3-4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5pct、4pct均至16%。
城商行成交情绪也明显转弱,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下降52pct、41pct至18%、28%。成交向高等级集中,二级资本债、永续债AA+成交占比分别上升13pct、11pct至60%、67%。
TLAC债方面,我们在报告《TLAC债,成交活跃的新品种》中,将3Y、5Y、10Y AAA-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减去3+1、5+1和10+1 TLAC债平均收益率,得到各期限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其中,3Y利差普遍在0-5bp之间波动,5Y多在0-6bp内波动,10Y多在2-10bp内波动。截至2025年7月25日,3Y、5Y、10Y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分别为6.6bp、6.1bp、2.5bp,其中3年、5年处于中枢偏高位置,10年处于中枢偏低水平,表明当前10年TLAC债比二级资本债更具性价比。
商金债方面,我们在报告《商金债,优质低波资产》中提到,2021年以来商金债估值基本跟随利率债波动,利差中枢相对稳定。以3YAAA商金债为例,2021年以来其利差多在10-30bp内波动,利差中枢稳定在20bp。截至7月25日,3Y AAA商金债信用利差为12bp,已经到了中枢下限位置附近。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信用风险超预期:若发生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能会引发信用债市场调整。
分析师:姜丹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2
分析师:黄佳苗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40001
分析师:钱青静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1
分析师:曾禹童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3
联系人:陈颂歌
证券研究报告:《信用债哪些品种或较快修复》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