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联民生证券-保险行业点评研究:预定利率再次下调,险企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压降-250727

2025-07-27 21:22

(来源:研报虎)

行业事件

  2025年7月25日,保险行业协会公布,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随即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发布公告称,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5%下调至2.0%,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将从2%调整为1.75%,万能险从1.5%调整至1.0%,人身险公司需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产品切换。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迎来动态调整

  2025年1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向保险行业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要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通知》要求,若保险公司在售的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BP及以上,则要及时下调新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2024Q4、2025Q1、2025Q2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分别为2.34%、2.13%、1.99%。而当前在售的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已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BP,触发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部分险企发布的公告,此次调整后,普通型人身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下调至2%、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将从2%下调至1.75%、万能险的保证利率上限将从1.5%下调至1%,人身险公司需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分红险的保证利率降幅更小,利好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转型

  从降幅来看,普通型人身险、万能险的预定利率降幅为50BP、分红险的预定利率降幅为25BP,分红险和普通型人身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分红险对客户的吸引力有望边际抬升。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降幅更小也体现了监管对分红险销售的呵护,有助于保险公司推动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转型。从分红险的转型成效来看,2025Q1中国人寿的首年期交保费中浮动收益型业务的占比为51.72%,同比大幅提升;2025Q1中国太保的代理人渠道新保规模保费中分红险的占比为18.2%,同比+16.1PCT;2025年1-2月太平人寿个险渠道的长险保费中分红险占比达98.9%、银保渠道的长险保费中分红险占比达88.6%,当前部分公司的分红险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后续在监管助力、公司主动调整等推动下,分红险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进而有助于降低寿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缓解利差损压力。

投资建议: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随着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寿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和净投资收益率随市场利率同步变动,保险公司的资产与负债的联动效应有望强化。在此背景下,寿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有望持续改善,投资收益率也能更好地覆盖负债成本,其面临的资产配置压力和利差损风险均有望缓解。个股推荐: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保险、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