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礼新医药卖贱了?

2025-07-18 21:55

(来源:拇指药略)

5亿美元是比较合理的估值

作者:西北哽

最近几日,围绕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

717日上午,正大“少东家”谢其润出面组织电话会,对外解释这起收购案。话题的焦点当然是9.5亿美元的收购价。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礼新医药都不止5亿美元。

简单回顾一下这笔交易:中国生物制药,也就是正大集团的医药板块上市主体,以9.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的股权。由于礼新医药目前账面上现金有4.5亿美元,而且自带一个里程碑即将实现,很大概率会从默沙东手里拿到3亿美元,所以这笔收购

正大实际只花了2亿美元

很多人都认为礼新卖得便宜了,并由此演绎出“默沙东即将退货”的说法。

默沙东202411月份引进礼新的PD-1/VEGF双抗LM-299,首付款5.88亿美元,近期里程碑就是那3亿美元。不过今年5月,默沙东披露了所有在研的II期及以后的管线,里面并没有提到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的LM-299。“退货”的说法可能由此而来。

中国生物制药和礼新医药双方在昨天的电话会上都辟谣,称默沙东方面正在努力推进临床,很快应该会有进展公布。

其实最近出了一件事,让默沙东没可能退货。

默沙东花大价钱猛砸PD-1/VEGF,为的是对标康方生物同靶点的依沃西单抗。依沃西单抗授权给Summit公司后,每次发布临床数据都能引来一波技术流分析,是好是坏还未可知。

7月初,业内突然传言:阿斯利康准备花150亿美元买下Summit手里的伊沃西单抗。这下全行业可都坐不住了:PD-1/VEGF这个赛道还没分出高下,大资金就先进场卡位了。

这种情况下,默沙东会提前认输吗?

礼新医药卖得便宜,和默沙东的BD根本就没关系。因为礼新看起来挺牛,但受到大环境影响,估值一直都不高。

7月17日,泰格医药发布公告,表示自己将向中国生物制药转让B轮进场礼新时的股份。按照泰格披露的数据,礼新在B+轮时估值大约为15亿元人民币。

(礼新医药转让前股权结果,来源:泰格医药公告)

(礼新医药转让前股权结果,来源:泰格医药公告)

礼新的C轮是20241018日敲定的,距离向默沙东BD只有一个月时间,想必那时候公司内部对授权已经有所预期了。这种情况下,C轮的估值就应该是隐含了BD价值的。

C轮时,中国生物制药花1.42亿元拿到礼新4.91%的股权,折算下来,当时礼新的估值是28.9亿元。

如今,礼新的估值是5.26亿美元,约合37.7亿元人民币。

礼新的所有管线都在早期,后续投入、成功概率、竞品进度都不可知。谢其润在电话会上提到,主要是看中礼新的双抗和ADC两大平台都有BD授出,另外TCE和肿瘤微环境两个平台也有产品在研。这些平台会有多少产出,实在是没谱。难怪礼新董事长在电话会上说:中国生物制药入股,就好比

“雪中送炭”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5亿美元是一家早期创新药企比较合理的估值。

截至78日,港股18A公司共有51家,市值最高的科伦博泰达906亿港元,市值排在中位数的是健世科技,不到35亿港元。如果把礼新医药排进来,市值将比一半的18A公司都高。

这笔交易,应该是双方都拿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唯独对“正大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浩欧博(维权)残忍了点。

浩欧博是去年10月中国生物制药收购控股的科创板企业,主要做自免诊断IVD业务,和正大系下的医药业务协同度很低。外界都认为浩欧博只有壳资源的价值,具体会注入什么资产,却一直没有风声。

这次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的消息一放出来,就有机构在微信群里放消息:

“礼新不会装进浩欧博”

最近A股港股生物医药普涨,市场情绪很高。唯独浩欧博连跌三天,累计跌幅超过15%,可能正与此事有关。一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估值长期偏低,注入创新产品对市值有帮助;另一方面,如今科创板上市路径打通,凭借正大系的能力,拿一块688的牌照易如反掌。

浩欧博的壳价值自然就不高了。正大系完成收购时大约花了11亿元,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交易,只是这颗闲棋冷子何时启用、怎么用,现在还没有答案。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