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4-14 06:01
在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JPM)上,制药企业CEO们每年都需向投资者阐明其应对行业挑战的战略规划。2025年1月13日会议首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辉瑞(Pfizer)和默沙东(Merck)三大药企的掌舵人针对专利悬崖问题发表了应对方案。
百时美施贵宝首席执行官Chris Boerner率先提出“二维战略”框架。他预计,公司现有产品组合将持续面临“专利独占权丧失(LOE)风险”。其中,通过收购新基(Celgene)获得的重磅多发性骨髓瘤药物Revlimid®(来那度胺)将于2025年3月遭遇新一批仿制药竞争,并在2026年进入全面仿制药市场阶段。
尽管明星抗凝药Eliquis®(阿哌沙班)在2024年前九个月创下44亿美元收入,但BMS预计该药物2025年销售额将"再降一级"至20-25亿美元区间。首席执行官Chris Boerner在JPM会议上指出,多发性骨髓瘤药物Pomalyst®(泊马度胺)与白血病药物Sprycel®(达沙替尼)也将于2025年遭遇仿制药冲击,形成"专利悬崖叠加效应"。这两款药物在2023年前九个月分别贡献27亿和10亿美元全球收入。
面对收入威胁,BMS正通过研发管线突围。Boerner披露,公司目前有40个中后期研发项目推进中,预计到2025年新药组合将贡献超50%总收入。未来五年计划推出10款新药并实现30项适应症扩展,同时通过运营效率提升控制成本。Boerner强调:"BMS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行业领先增长。"
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与摩根大通分析师的对话中坦言,公司正面临"明确的专利到期浪潮"。据最新年报披露,抗凝药Eliquis®、乳腺癌药物Ibrance®(帕博西尼)、前列腺癌药物Xtandi®(恩扎卢胺)等重磅产品将在2026-2028年间陆续失去专利保护,预计造成170-180亿美元年收入缺口。
为填补收入缺口,辉瑞近年完成包括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在内的多笔交易。Bourla表示,并购资产预计在2030年前贡献200亿美元年收入,同时自研新药有望超越华尔街预期。该战略已初见成效,新冠药物Paxlovid®退潮后,RSV疫苗Abrysvo®和溃疡性结肠炎药物Velsipity®等新产品正快速上量。
全行业最严峻的专利挑战当属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这款2023年创下250亿美元销售额的"药王",在2024年前九个月仍实现216亿美元收入。首席执行官Robert Davis在JPM会议上披露,自2021年以来,公司三期临床管线规模已扩大近三倍,期间通过战略合作投入约400亿美元。
Davis强调:"若未来2-3年能保持当前发展势头,我们完全有能力在Keytruda专利到期期间实现持续增长,而不仅仅是到期后的恢复。"目前,默沙东正通过HPV疫苗Gardasil®的产能扩张、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的市场渗透,以及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获得的TL1A抗体等多元化布局构建"后Keytruda时代"护城河。
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