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4-09-04 21:39
编者按:华尔街大行喊话:周五非农数据将带来逆转。美股投资者当下如何应对?
华盛资讯9月4日讯,美国周二披露的低迷制造业数据令经济衰退担忧重燃,导致美股在九月第一个交易日“开门黑”,三大指数重挫,纳指暴跌超3%。
截至发稿,纳指跌0.7%,美股成交量第一大公司--英伟达续跌3%,股价再逼近100美元关口。
英伟达创美股史上最大单日市值损失!警惕九月“魔咒”重演
“美股之光”英伟达周二暴跌超9%,市值蒸发约2800亿美元,创造美股市场个股历史上最大单日市值损失,并带崩费城半导体指数周二暴跌7.8%。据悉,美国司法部针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升级,该公司已经收到传票。
历史数据显示,从1928年到2023年的近一个世纪,9月都是美股平均回报率最差的月份,平均跌幅为1.17%;历史上仅有40%的时间出现正回报,是一年中表现最差的月份。
除此之外,回首最近的数十年,9月不光是美股,也是黄金、比特币等资产表现最为糟糕的一个月份。
为何9月份市场会如此举步维艰呢?Colazione分析师指出下列四大因素:
夏季假期过后,投资者通常会重新平衡投资组合,导致抛售增加和市场下跌。对第三季度业绩的预期和对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规划也会加剧波动。
机构投资者经常在第三季度末调整投资组合,导致更多抛售。10 月份收益公告和即将出台的货币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9 月份的波动。
“5 月卖出,然后离开”策略反映了季节性市场趋势,投资者通常会在 9 月份重返市场。这种涌入可能会造成最初的动荡,增加看跌压力。
9月份通常会有重要的央行会议,例如9月18日的美联储会议。利率和其他货币政策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市场波动,最初的降息可能不利于市场。
9月降息25基点or50基点?周五非农一锤定音
回顾7月就业报告,当时的触目惊心仍历历在目:7月失业率升至近三年最高水平,全面触发衰退萨姆规则警报,导致全球市场经历“黑色星期一”引爆的长达一周大跌。
而在当前脆弱的市场状况下,本周五出炉8月非农报告,成为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前最重榜影响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降息50个基点还是25个基点。
若就业市场仍然表现出疲弱下滑迹象,经济衰退担忧将卷土重来,硬着陆将直接加大美联储本月的降息幅度,从而打乱美股当前的“软着陆”定价。
就华尔街当下预期而言,多数投行较为乐观:
美股大波动预警!多数华尔街大行:非农利好股市反弹
对于本周五非农的数据,美国银行警告称该数据将掌握美股的生杀大权,成为股市最看重的数据。该行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的期货合约对美国就业报告比通胀数据更敏感。
成功预言上个月美股调整的大摩策略师威尔逊表示,预计本周的就业报告将回暖,经济复苏趋势将为美股投资者最期望的股市的“甜蜜点”,即美联储本月降息25基点。
巴克莱银行亦同样认为,8月份若交出一份“漂亮的就业报告”,可能会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和股市反弹。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相比之下,如果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疲软,将重新点燃了对硬着陆的担忧。大摩策略师预计股市的反应可能反而不好,降息50个基点会引发股市的“实质性”下跌
投资者如何应对?VIX指数交易机会显现
当前降息关键月及美国大选临近两大风险事件下,美股市场波动性或在今年剩余时间内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如何应对?
英国投资公司Ruffer Capital的基金经理Jonathan Ruffer,曾因以50美分左右的价格买入VIX指数看涨期权进行押注,并在2020年3月美股暴跌行情中,通过操作VIX指数期权逆势大赚26亿美元而被称为“50美分”交易员。
而他的交易策略就是,从预期的波动性增加中获利的方式,通过购买深度价外(OTM)的VIX指数看涨期权,利用市场重大恐慌和不确定性激增来获得收益。这就像在美股在8月初情况一样。
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所处在时间节点上正式美股传统波动较大两月份8月和9月,紧随其后就是大选带来10月,这些月份带来交易模式,正在为喜欢波动性交易选手提供机会!
期权如何交易?
以做多恐慌指数ETF $UVXY 的期权为例,可以尝试在远期价外(如12月20日或者1月17日到期)期权,对下半年尾部事件进行博弈。期权链:做多恐慌指数UVXY 期权链
除了期权交易外,也可以直接的ETF通道可以进行恐慌指数相关的交易,并且有做多和做空两个渠道。
类别 |
标的名称 |
做多恐慌指数相关标的 |
中期做多恐慌指数ETN $VXZ |
短期期货恐慌指数ETF $VIXY |
|
做多恐慌指数ETN $VXX |
|
1.5倍做多恐慌指数ETF $UVXY |
|
做空恐慌指数标的 |
0.5倍做空恐慌指数ETF $SVXY |
相关阅读:非农就业数据交易机会 >>
风险提示: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