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风向标 | 美兰空港周涨超16%,机构看好假期及旺季民航表现;蒙古焦煤周涨近15%
 
        2024-04-18 21:00
      
  
  
1、美兰空港周涨16.7%,3月航司整体运力回升,民航“五一”假期或迎需求高峰,机构看好旺季民航表现
2、联合大陆航空周涨超16%,公司Q1业绩引爆市场预期,料夏天旅客数量将创历史新高
3、蒙古焦煤周涨14.6%,机构强调煤炭公司“高盈利、高现金流、高壁垒高分红、高安全边际”五高特征,看好未来焦煤价格上涨空间
4、超微电脑周涨6.85%,本周公司看涨期权比例超60%,机构大幅上调其目标价至1500美元
  
 美兰空港 
  
机会解读:
 - 美兰空港是一家主要从事机场及配套酒店运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中国公司;本周四公司股价大涨8.35%,截至发稿,周累涨16.74%
- 消息面上,据中国民航局披露,3月,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5.7%,较2019年同期增长7.3%。完成货邮运输量70.8万吨,同比增长28.2%,较2019年同期增长12.3%
- 东兴证券表示民航业利润表现有望显著优于去年,几大航司股价经历去年一整年的大幅下跌后安全边际凸显,值得重点关注
- 往后展望,淡季公商务出行仍需跟踪,不过参考春运数据,旅游、探亲等因私出行需求依旧旺盛,机构看好旺季民航表现,有望在“五一”假期再次迎来需求高峰。
风险提示:空域开放不及预期;上游市场价格波动
相关个股关注:
 
  
   
    | 股票简称 | 周内涨幅 | 关注理由 | 
   
    | 同程旅行 | -0.9% | 国内旅游板块的预期持续向好;公司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并首次派息,同程旅行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 
  
 
 
 联合大陆航空
  
机会解读:
 - 联合大陆航空周三大涨17.45%,创下自2020年以来最大涨幅;全周累涨16.60%
- 公司公布Q1业绩显示,Q1营收同比增长9.7%至125.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24.5亿美元;Q2每股收益指引3.75至4.25美元超预期
- 该公司首席商务官Andrew Nocella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作为一家航空公司和一个行业”,今年夏天将运送创纪录的旅客数量
- 美国银行证券维持对联合大陆航空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业需求不及预期
相关个股关注:
 
  
   
    | 股票简称 | 周内涨幅 | 关注理由 | 
   
    | 达美航空 | 2.18% | 机构称公司的产品需求依旧保持健康状态,其中,高端产品需求持续领跑;多家华尔街大行更新了达美航空的评级,目标价介于52美元至85美元 | 
  
 
 
 蒙古焦煤
  
机会解读:
 - 蒙古焦煤周涨14.6%
- 国海证券指出,预计未来若干年,煤炭行业依然维持紧平衡状态,煤炭行业资产质量高,账上现金流充沛,煤炭上市公司呈现“高盈利、高现金流、高壁垒高分红、高安全边际”五高特征,建议淡化煤价短期波动,把握煤炭行业价值属性
-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在政策端强调安全生产的背景下,煤炭供给端存在收缩预期,行业业绩稳定,盈利能力保持稳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修复,看好未来焦煤价格上涨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规模进入;供给超预期释放
 
  
   
    | 股票简称 | 周内涨幅 | 关注理由 | 
   
    | 南戈壁 | 7.82% | 此前公司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净溢利90.8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机构称持续看好煤炭行业长期投资价值 | 
  
 
 
 超微电脑
  
机会解读:
 - 超微电脑周三单日大涨10.6%;全周累涨6.85%
- 公司作为一家位于硅谷的企业,专注于提供加速计算平台,包括针对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5G及边缘计算市场的优化应用的高性能、高效率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 周四(4月17日),该公司期权成交活跃,当日期权总成交量达15.18万张,其中看跌期权占总成交量的39.1%,看涨期权占60.9%
- 受益于AI发展,公司持续获得资本青睐。华尔街投行Loop Capital维持超微电脑的“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600美元大幅上调至1500美元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
相关个股关注:
 
  
   
    | 股票简称 | 周内涨幅 | 关注理由 | 
   
    | 台积电 | -2.45% | AI芯片需求继续强劲!台积电Q1净利润一年来首次增长:一季度净利润为2255亿元台币(约合69.76亿美元),同比增长8.9% | 
  
 
 
以上就是本期發仔整理的热门港美股,祝各位投资顺利!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