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美早一周丨鲍威尔放鸽助推美股连涨!欠缺动力,恒指触及年内低位

2023-12-16 18:12

上周市况

美国通胀数据符合预期且呈放缓趋势,市场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宽松政策

美国劳工部公布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按年上升3.1%,符合预期,更比上月3.2%略低。并创近5个月低位。按月上升0.1%,稍高预期及上月无升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年上升4%,符合预期及上月同升4%。按月升0.3%,符合预期,但小幅高于上月升0.2%。数据反映当地通胀轻微放缓,也相信联储局无必要收紧货币政策

11月份生产物价指数PPI按年上升0.9%,略低预期1%及上月1.2%。按月持平,稍低预期升0.1%,唯胜上月跌0.4%。同月份核心PPI按年升2%,同低预期2.2%及上月2.3%。按月持平,同低过预期升0.2%,但跟上月一样无升跌。数据反映经济及通胀呈现轻微降温迹象。

11月份零售销售按月上升0.3%,略胜预期跌0.1%及上月跌0.2%。同月份核心零售销售按月上升0.2%,同胜预期跌0.1%及上月升0.1%。

美国周内公布多项通胀数据皆符合预期,更略见放缓。市场上认为联储局将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通胀未见有恶化迹象,估计定能回落到目标2%。同时也不见经济有大幅放缓的现象,并期待未来定能软着陆

中国央行大规模净投放资金;深交所加强与沙特交易所合作提升金融影响力

人民银行是日在公开巿场上进行14,500亿元人民币的1年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维持在2.5%。今天有6,500亿元MLF到期,对冲后在市场净投放8,000亿元,创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月金额。同日继续进行500亿元7日期的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同维持在1.8%。是日续有1,970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对冲后有1,470亿元净回笼。周内累计进行14,500亿元1年期的MLF,及12,76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时本星期内亦有6,500亿元MLF和10,770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累计周内合共在市场净投放9,990亿元人民币。

国内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周内在A股市场增持央企科技板块的ETF。刺激(560170)国新央企科技ETF单日成交超越5.8亿元。并创出自上市以来最大成交额的纪录。带动沪深指数齐反弹倒升,更齐创出近5个星期内最大单日升幅。国家基金入市支持仅见短暂,力度也似乎不足。

深圳证券交易所日前公布,跟阿拉伯沙乌地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合作交流。沙乌地公共投资基金表示将会在内地开设办事处。早前已有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刚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年内大量中东等地区的资金投放到A股市场上。阿布达比及科威特投资局齐斥资合共买入超过50家内地上市公司股份,更成为前10大股东之一。内地多家大型券商亦频密参与跟中沙的金融合作。联手加大投资组合,并藉此提升两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或影响力。

港股新股融资创近20年新低;金蝶国际软件获卡塔尔投资局认购

接近年底,年内新股上市数目和筹集资金金额分别是65只和458亿元,齐按年减少23%及54%,为近20年的新低。在全球新股筹集资金排名上更跌至第6,差过首次登上第五的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集资487亿元。因为期内有大量新股皆能成功申请上市。而排名首位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集资2,144亿元。第二位深圳证券交易所集资1,640亿元。第三及第四分别是纳斯达克及纽约证券交易所,集资916亿元及795亿元。到2024年,估计大概有80家企业到港交所申请上市,而筹集资金更可能超越千亿港元。因有传(300750)宁德时代,及顺丰将计划明年到香港上市。 

在国内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软件或相关技术的(268)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日前公布获得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斥资近16亿元认购1.55亿公司股份,定价10.1元,跟上日收市价折让2.7%,占发行股本4.26%。卡塔尔投资局表示,金蝶在内地数字企业化管理上,拥有领先地位,更能在国内的企业云上发挥转型有极重要的作用。 

周内恒指连升两日,初见靠稳,暂见16000有强大的防守能力。但跟美股连升6日屡创历史新高,仍有极大差距。主要是美国暂停加息,准备明年减息的消息支持美股。香港金融市场上实未见有何得益。相信香港政府内的财金官员要继续努力,吸引外资机构投放更多,以支持成交额增加,始有动力带动恒指再向上闯。 

本周焦点: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01816.HK 

集团主要业务是以核能发电为主的电力供应和服务。当中包括建设、营运和管理核电站。销售由核电站所开发的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控股股东为国内由国务院资委监管的中国广核集团。成立于2014年3月,成功在同年12月到港交所上市。到2019年8月,更同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度业绩为营业额598.42亿元人民币,增长2.4%,期内股东应占盈利同上升10.4%至97亿元人民币。同年度截至6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392.76亿元人民币,上升7.2%,期内股东应占盈利增长17.9%至69.59亿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集团合共管理27台运作中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057万千瓦。另外管理6台正在建设中的核电机组,预期装机容量可达到720万千瓦。包括受控股股东委托公司管理的惠州1,2号机组,及苍南1,2号机组。公司管理在运机组装机容量占国内在运核电装置约53.79%。在建设中的核电机组则占国内核电装机约29.70%。通过多年建设和营运管理核电机组,在生产资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财务及环境资本等,皆能累积经验,并致力提供优质、安全,反追求卓越的基本服务。再努力成为国际具竞争力的核能企业。

国内政府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将发展模式推进至非化石能源的崭新阶段,以加大力度改革电力市场。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核电,更明确表明在国内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地位。因此,核电作为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础电源。可于现价1.95港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2.80港元,跌穿1.70港元止蚀

后市展望

美联储暗示可能减息3次,推动美股屡创新高;基金经理建议转向投资股票和债券

美国联储局在议息会议后公布,一如预期,连续第3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5.25厘至5.5厘不变。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在是次会议上讨论减息的空间,及暗示可能减息3次。转趋偏鸽的言论,刺激美股三大指数周内连升6日,更屡创新历史新高。 

主席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声明,目前利率应处于高位,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更在会议上研究减息机会和步伐,再暗示明年可能有3次的减息机会。减息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言论刺激美股大幅急升至历史新高。

美国国库债券价格亦见跟随造好,息率则见向下。2年期国债息率曾低见4.282厘。而10年期国债息率更失守4厘至低见3.914厘。在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内,预期明年3月减息的机会率由早前不足5成的急增至接近7成。美汇指数实时转弱,失守102水平至低见101.76。

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为5.5%,仍企在近10年的高位。在融资上的成本极度昂贵。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亦以大型龙头,盈利能力超强的股份为主。年内最大升幅的都是类似的股票。罗素2000指数,是反映小型股票的指数,比较下已明显的弱势。因此未来要留意减息的幅度和步伐如何。 

在2023年内,任何投资者持有现金的比例都偏高。但自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表示明年有减息机会后,刺激美股大幅造好。因此有基金经理表示,要远离现金,转投入股票或债券市场上。相信未来的回报会更可观。

国内电商平台跨境贸易持续增长;A股市场回购计划增多,展望2024年有转牛机会

国内今年首3季度在电商平台上的跨境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1.7万亿元人民币,按年上升14.4%。期内出口总值1.3万亿元人民币,同增长17.7%,而出口仅4,000亿元人民币,小幅上升5.3%。数据反映出利用电商平台上的跨境贸易增长速度远高过整体的进出口贸易。国务院高度支持及加强发展电子商平台上的跨境贸易。先再推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加上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及外资的实力。再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及数字贸易等。并藉此推进国际市场。

近日有多家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公布回购股份计划,包括有回购方案、预算及建议等,更见有增加趋势。早前回购建议用于股权激励,但近日有企业已改为注销,再将注册资本缩减。目的在提升股份的收益,是属于支持股价目标之一。更利于投资者的利益。而企业在回购后注销股份,都是依据内地相关法律或法规而处理。注销股份后,亦可配合公司持续发展,和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更有利于股价的收益。

在2023年,A股表现颇为失望。近日有券商正滙聚在讨论2024年的A股走势会如何。在宏观的经济层面上,皆一致认为已企在低位,机会理应大过风险。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在配置上仍处于低位。相对形成下跌风险有限,况且目前尚未见到A股有凌厉的升势。因此转牛的机会颇大。

港股欠缺动力抽升,触及年内低位!2024年恒指或打破连跌记录,迎来反弹

美国联储局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香港金管局亦公布维持基本利率5.75厘𣎴变。汇丰银行及恒生银行亦先后公布同维持最优惠利率P5.875厘不变。相信其他中小型银行亦会同步跟随。市场上已预期美国明年开始减息,而本港也相信加息周期已近完结,但到时会否跟随减息则言之尚早。因为今年累计加息仅0.875厘,跟美国加5.25厘有相当远的距离。再加上现时港元拆息仍高过按揭利率。因本港流动性仍处于紧张的状态,仍有加息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不跟随美国减息。 

周内港股再度触及年内低位,但资金流入极度轻微,更未见有大额趁低吸纳的外资流入。正好反映出欠缺动力抽升,导致劣势持续。更相信是仍未见有利好消息出台支持。寄望能稳守16000关口。 

2023年准备结束,如无意外,恒指应该是连跌4年。已经创自香港有股票市场以来的纪录。到2024年,如果再跌,就是连跌5年,准备创出环球股票市场下跌的世界纪录。根据以往经验,在连跌3年后的股票市场,皆可出现凌厉的反弹。美股曾经连跌4年,第5年反弹有超过5成的回报,另有两次连跌3年,随后都有近3成的回报。在英国、法国及德国的股票市场,都曾经有连跌3年的历史,之后连升5年。在A股市场内的创业板亦曾连跌3年的记录,之后反弹连续3年上升,升幅更超过1.65倍。踏入2024年,恒指会否大幅反弹?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8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8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