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张坤二季度持仓大曝光!腾讯晋升头号重仓股,大举买入台积电

2023-07-20 11:40

7月20日凌晨,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4只基金公布了2023年二季报。
 

在港A股市场震荡下行的2023年二季度,张坤旗下4只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98%、-10.92%、-9.99%、1.21%,唯有易方达亚洲精选表现稍好。

管理规模上,截至二季度末,张坤在管规模为775.99亿元,相较于2023年一季度末时的889.42亿元,其基金管理规模缩水约113.43亿元,下降12.75%。

整体来看,张坤在管的4只基金在二季报增加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个股方面,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易方达蓝筹精选:腾讯控股取代贵州茅台,晋升头号重仓股 

张坤管理规模最大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二季报显示,该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
 

截至二季度,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为491.94亿元,相较于一季度末的562.09亿元缩水70.15亿元,是四只产品中规模下降最多的产品。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净值同期下滑10.90%,股票仓位由一季度末的93.92%微降0.18%至二季度末的93.74%。

与一季度末相比,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没有新进或退出的公司。腾讯控股取代贵州茅台,晋升其头号重仓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分列第二、第三大重仓股。与一季度持仓相比,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保持不变,仅是排序位置发生了变动。

具体来看,截止二季度股票仓位为93.74%,其中单季度持股数量减少的是腾讯控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其余7只个股的单季度持仓数量均未发生变化。

 

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为79.78%,较2023年一季度末的79.38%,小幅增加了0.4个百分点。其中,前四大重仓股中,占基金净值比都超过9.20%,接近10%,基本上是顶格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该产品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市值为200.51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的40.76%。

易方达优质精选:十大重仓股不变,港股持仓市值占45.12% 

易方达优质精选,截至二季度末规模为167.27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89.71亿元缩水22.44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净值在同期下降11.59%,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3.86%,较一季度末的94.19%略有下降。

前十大重仓股同样保持不变,持仓数有所变动,合计持仓市值高达127.07亿元,合计仓位高达75.97%。

具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中,由于持有腾讯控股和贵州茅台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已分别达到了9.92%和9.91%,和易方达蓝筹精选操作一样,张坤同样进行了减持操作。其他七只则是保持不变。

易方达亚洲精选:台积电加仓成头号重仓股 

主投港股及海外市场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QDII)二季度末规模为49.05亿元,较一季度末的53.23亿元缩水4.18亿元,是四只产品中规模下降最少的产品,净值在同期出现了5.46%的回撤。

二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为93.98%,较一季度末的94.43%略有下滑。其中港股仓位占比53.3%,美股仓位占40.94%,韩股仓位占0.44%

十大重仓股颇有亮点,易方达亚洲精选的2022年四季度隐形重仓股首次出现美股半导体股——台积电后,张坤在今年一季度与二季度继续增加了该股的持有筹码,并使其在二季度跃升为第一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为9.66%。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8只重仓股被减持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为67.73亿元,相较于一季度末的84.39亿元缩水16.66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净值在同期出现了11%的回撤。

前十大重仓股与一季度末如出一辙,仅在持股数上有所调整,其中第一大重仓股仍为腾讯控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股份分列第二——第五大重仓股。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基金则增加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

不少优质公司估值已很有吸引力,

未来组合内在价值增长有望

张坤在二季报中介绍,最近三年,组合的市值虽有上下波动,但总体并没有增长。这三年期间,将持仓公司作为一个组合,估算其内在价值的复合增速在15%左右,而且总体保持了和三年前类似的竞争力和护城河深度。

对于内在价值的增长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市值的增长,张坤认为,最主要是在2020年中,市场对公司前景大多持乐观的态度,给出了一个较高的估值,而2023年,市场对公司前景大多持悲观的态度,给出了一个很低的估值。估值的下移抵消了内在价值的增长。

“虽然,我们在当时预计到估值会有一定回归,但如此的幅度是没有预料到的。”他表示,相比三年前市场在定价中对生意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目前市场在定价中对这些因素的权重降低了很多,而是更加关注边际变化。

但张坤也表示,长期来看,目前不少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即使产业资本将其私有化也是算得过账的。而且,股票的实际风险水平和很多投资者感知的风险水平经常是相反的。

张坤表示,展望未来,按照国家的远景目标,我国在2035年的人均GDP目标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是我们构建组合的一个重要基本假设,我们认为组合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速会超越GDP的增速,并且这些公司有较强的业务壁垒和‘护城河’,能够将收入增长转化为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我们预计未来组合内在价值增长有望至少投射为类似幅度的市值增长,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将获得一个未来股票回归合理估值的期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