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美股前瞻 | 美5月核心PCE继续降温!三大期指走高,花旗称苹果还能再涨30%

2023-06-30 20:46

  1.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 4.6%,预期 4.7%,前值 4.7%
  2. 高盛:未来一年小盘股将跑赢大盘股,罗素2000有望上涨14%
  3. AI最大融资之一来袭!Inflection融资13亿美元,盖茨、霍夫曼亲自投资
  4. 特斯拉充电联盟再迎新成员:极星加入,大众正洽谈
  5. 苹果股价续创新高! 花旗看涨至240美元 Wedbush豪言市值将达4万亿
  6. FTC将对亚马逊“放大招”:拟提出反垄断诉讼 意在重组公司

一、盘前要闻

周五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前短线走高,纳指期货 $NQmain  现涨0.94%,标普500指数 $ESmain  期货涨0.64%,道指期货 $YMmain  涨0.46%。

美股新能源汽车板块盘前走高,截至发稿,小鹏汽车盘前涨超8%,蔚来盘前涨超2%,Lucid盘前涨超1%,特斯拉、理想汽车跟涨;耐克盘前跌超2%,Q4利润三年来首次不及预期;嘉年华邮轮盘前涨超3%,金山云盘前涨近3%。

ETF方面,3倍做多小型股ETF $TNA 盘前涨超2%,3倍做多纳指 $TQQQ 盘前涨超2%。

二、热点要闻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 4.6%,预期 4.7%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 4.6%,预期 4.7%,前值 4.7%。美国5月PCE物价指数同比 3.8%,预期 3.8%,前值 4.4%。美国5月个人支出月率 0.1%,预期0.20%,前值0.80%。

美股当前牛市能撑多久?投研机构:美联储不犯错就行

投研机构Ned Davis Research(NDR)在最新发布报告中表示,美联储的政策失误是可能缩短当前美股牛市周期的最大风险。该公司强调,标准普尔500指数从去年10月中旬的低点反弹了25%,具有长期牛市的所有特征,而不是短期周期性牛市。但如果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决策失误,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投资银行股仍需谨慎! 有分析师质疑美联储压力测试失真

美联储压力测试使用假设的经济衰退来评估银行的健康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利率下降,证券和贷款的价值上升。但最近的银行倒闭是由利率上升、资产价值下跌和挤兑引发的。“利率的进一步快速上升很容易导致更多的银行短期内倒闭。”Bove强调道。“压力测试完全忽略了这种可能性。”他强调,投资者很有必要在投资任何一家银行的股票之前,逐一评估每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传奇交易员布兰特:没有什么比通胀更可怕,美联储应再加息100基点!

传奇资深交易员彼得·布兰特最近发推,对美联储的鹰派立场表示赞赏,认为没有什么比通胀对财富造成的破坏更大。他写道:“美联储在2021年初玩忽职守,没有积极加息。交易员们知道这一点,但那些博士们固执己见。但现在,我祝贺美联储想要保持鹰派立场。市场担心失业和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这些都是我们最不担心的。没有什么比通胀对财富更具破坏性的了。美联储必须脚踏实地,防止通胀压力再次出现。美联储在2021年的关键时刻失职了,(现在)再加息100个基点将为保护国家财富创造奇迹。

来源:网络

高盛:未来一年小盘股将跑赢大盘股,罗素2000有望上涨14%

高盛策略师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说,他们预计代表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回报率将达到14%,超过标普500指数9%的回报率。而过去五年里,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为60%,远超罗素2000指数13%的回报率。

Evercore创始人:鲍威尔说错了,衰退是最可能的结果

在周三的一次采访中,Evercore创始人兼董事长奥尔特曼提到了鲍威尔最近的言论,后者说衰退有可能发生,但并不是美国经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但他认为,这与一系列经济指标预示的相反,他认为年底前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经济衰退。

首先,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了40多年来最严重的倒挂,奥尔特曼说,虽然尚未正式宣布经济衰退,但在以往的衰退中,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时间比衰退开始早18个月左右,1989年和2006年开始的衰退都是如此。此外,奥尔特曼说,特殊的商业调查也预示着经济的麻烦。

来源:网络

遭美国经济数据“打脸”后 小摩放弃看涨美债

在一系列强于预期的美国经济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放弃了对美国国债的看涨策略。包括Jay Barry在内的摩根大通固定收益策略师表示,该行正在退出美国5年期国债多头仓位,因为“我们无法再证明我们的多头仓位策略是合理的。”

科技股反弹也拉不动?美国科技行业IPO荒已达18个月

FactSet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所有行业中,今年前六个月只有10家公司在美国完成IPO并筹集了1亿美元或更多的资金。在2021年的同一时期,这样的交易有517笔。尽管科技股的反弹推动纳斯达克指数在2023年上半年上涨了30%,但IPO荒目前仍在继续。自2021年12月软件供应商HashiCorp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美国还没有出现过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科技公司完成IPO。

AI最大融资之一来袭!Inflection融资13亿美元,盖茨、霍夫曼亲自投资

在推出第一个聊天机器人Pi后不到两个月,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最近完成了一笔价值13亿美元的新融资。这笔融资由微软、英伟达和三位科技亿万富翁领投。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均亲自投资,英伟达是唯一的新投资者。据知情人士透露,最新融资对Inflection的估值达到40亿美元。Inflection表示,该公司和首席执行官苏莱曼仍然是大股东,并拒绝进一步置评。

三、热点美股

特斯拉充电联盟再迎新成员:极星加入,大众正洽谈

据报道,大众正在与特斯拉谈判,以采用后者的北美充电标准(NACS),此前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旗下的充电网络部门Electrify America已经宣布将使用该标准。大众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品牌目前正在评估为北美客户接入特斯拉北美充电标准(NACS)。”

此外,极星也已经与特斯拉签署了一项协议,后者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向这家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客户开放其超级充电(Supercharger)网络。极星称,从2025年开始,该公司在北美销售的新车将默认配备特斯拉的NACS充电端口。

苹果股价续创新高! 花旗看涨至240美元 Wedbush豪言市值将达4万亿

周四,美国科技巨头苹果继续向3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发起进攻,花旗表示,华尔街投资机构普遍低估了这家科技巨头的毛利率扩张幅度。花旗分析师以“买入”评级开始覆盖苹果,他指出,苹果正持续从安卓智能手机中抢夺市场份额,而且由于iPhone Pro和iPhone Pro Max机型的所占比例更高,苹果的利润率正在持续扩大。花旗以“买入”评级和240美元高预期覆盖苹果,根据花旗最新目标价,苹果大约还有30%上涨空间。另一华尔街大行Wedbush予以苹果“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则设定为220美元。

Wedbush表示,苹果的合理估值可能在3.5万亿美元左右,在乐观的情况之下,预计到2025财年,苹果的估值可能将达到4万亿美元。

FTC将对亚马逊“放大招”:拟提出反垄断诉讼 意在重组公司

据媒体周四(6月29日)援引相关文件和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诉讼。这起诉讼预计将聚焦于亚马逊电子商务中的在线市场业务。依照FTC的说辞,亚马逊利用其在市场的主导地位,区别对待那些不使用该公司物流服务(包括仓储和运输)的第三方商家。知情人士透露,此次FTC的起诉可能会寻求重组亚马逊。这将是亚马逊公司迄今为止遇到的来自FTC的最大挑战。

来源:网络

英伟达再迎美出口管制“暴击”?大摩:影响不大 未来还能再涨两成

美媒近日引述两位知情人士爆料,美国正在考虑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管制。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最早将于7月要求停止向中国客户提供英伟达(Nvidia)和其他芯片公司生产的芯片产品。大摩分析师Joseph Moore认为,潜在新限制措施对英伟达的最大影响将是7-8亿美元营收,低于数据中心收入的10%,而且实际影响“可能会更小”。

四、知名中概

理想汽车CEO李想:理想汽车6月实现32000辆的交付成绩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8周年全员信中表示,理想汽车6月实现了32000辆的交付成绩,也再次强调2025年做到豪华品牌(2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交付达到160万辆的目标。

台积电回应网传被lockbit骇入遭勒索:无公司客户相关资讯外泄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市场传出台积电被lockbit勒索软件骇入遭勒索一事引发关注,对此台积电6月30日回应提及,已知泄漏的资讯皆为某供应商硬件初始设定资料,事件不会影响公司生产营运,亦无公司客户之相关资讯外泄。事发后,公司已按照公司之标准作业程序处理。

五、财经日历

美股新股

Intensity Therapeutics Inc $INTS

Alliance Entertainment Holding Corporation $AENT

Vesta Real Estate Corp. $VTMX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前瞻,祝投资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