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预计今年需求仍超产能!半导体下行周期中,“卖铲人”阿斯麦却赚得“盆满钵满”

2023-04-19 16:00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疲软,相关企业的业绩也不容乐观,但行业上游“卖铲人”却不惧行业逆风,业绩仍然高增。

此前,A股已有北方华创等多家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超预期。今日,荷兰半导体设备供应商阿斯麦也发布一季度业绩和二季度指引,各项指标均超预期。

Q1净销售额大增91%


 

财报显示,阿斯麦一季度净销售额67.5亿欧元,同比增90.9%;净利润19.6亿欧元,同比增181.4%,好于市场预期的16.2亿欧元;每股收益为4.96欧元,上年同期为1.73欧元。

 

 

对于业绩高增的原因,阿斯麦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在声明中表示,由于先进的极紫外和深紫外光刻机的收入高于预期,公司一季度净销售额和毛利率均好于预期。
 

展望未来,阿斯麦预计,二季度,净销售额在65亿-70亿欧元,分析师预期为64.2亿欧元,毛利率在50%-51%;预计2023年净销售额将比2022年增长25%以上,毛利率将小幅增长。

 

 

当然,芯片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上游也并不是完全不受影响。此前,就有台系设备厂商透露,阿斯麦近期由于客户大砍资本支出、缩减订单,最重要是大客户台积电大砍逾4成EUV设备订单及延后拉货时间,2024全年业绩将明显承压。

另据阿斯麦透露,公司客户一季度预订量同比下降46%,至37.5亿欧元。
 

对此,Peter Wennink也做出回应,称公司的一些客户正在调整接收产品的时间,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的变化,但公司的前景仍然乐观。

他还透露:“今年(客户)的总体需求仍然超过了我们的产能,目前积压的(订单)超过389亿欧元。”

中国营收将显著增长


 

据阿斯麦介绍,中国大陆第一季占其业绩约8%,占积压订单约20%。

阿斯麦预计,今年来自中国的营收会显著增长,只不过部分销路会受到荷兰官方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

上个月,荷兰政府宣布,将限制出口阿斯麦部分制造设备至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是阿斯麦第三大市场其业绩势必受到影响。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表示:“我们仍在等待荷兰当局的最终详细指导,预计将需要高级浸润式光刻系统的出口许可证,我们对其的理解是将适用于2000i及之后浸润式光刻系统。”

不过,阿斯麦一再向投资人保证,这些措施不会对今年或长期的业绩前景有实质影响。
 

此外,阿斯麦还透露,第一季度回购了价值约4亿欧元的股票以及分红计划。2022年,阿斯麦的总股息为每股普通股5.80欧元,比2021增加5.5%。


 

各国加速芯片竞赛


 

与此同时,芯片作为高端技术的关键,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供应安全纷纷提上日程。

目前,美国、欧洲、韩国等出台补贴政策,希望争取到芯片企业在国内建造更多芯片工厂,以避免未来的供应中断。

当地时间周二,欧盟内部市场委员布雷顿表示,欧盟已同意一项总值430亿欧元(470亿美元)的计划,以提振其半导体产业,努力赶上美国和亚洲。

这项计划被称为《欧洲芯片法案》,旨在增加欧盟在全球芯片产出中的份额,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30年的20%。

此前,美国已经出台了《美国芯片法案》。据美国政府透露,目前已接受了200多份根据芯片法案申请补贴的企业的意向声明(SOI)。有消息称,正在得克萨斯州建设芯片工厂的三星电子也提交了SOI。

此外,今年3月,韩国国会表决通过韩版芯片法案。据韩联社报道,这项被称为“K-Chips法案”的立法,将把大型芯片企业的税收减免从目前的8%提高到15%,而中小型企业的税收减免将从目前的16%提高到25%。

而我国也一直在提解决“卡脖子”难题,并通过补贴、大基金投资等手段支持芯片行业发展。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的芯片行业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