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3-04-19 17:20
编者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AI大模型之争,谁是超级潜力股?哪些细分领域公司在AI发展中具有优秀竞争力?4月18日《跑赢美股》直播节目特邀讲师言财经为大家带来分享,以下是本次直播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
1、AI时代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技巨头争相推出大模型,AI芯片、AI平台和相关服务工具深度受益。第二阶段百花齐放,AI+应用爆发式增长。
2、芯片细分领域:EDA,竞争格局良好。新思科技、铿腾电子作为该领域双寡头财务表现优秀,值得重点关注。
一、科技巨头大模型之争,谁将深度受益
前天马斯克SpaceX“星舰”试射引发广泛讨论,这是马斯克“移民火星计划”迈出的关键一步,SpaceX最为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火箭,尽管由于机械部件的故障并没有发射成功,发射一次的成本就要30亿美金,但是马斯克表示一旦试射成功就启动规模化生产,每一年建造一百艘,打造太空舰队。
除了星舰试射,马斯克最近还有一件高调的事情,那就是进军AI大模型。马斯克与AI的牵绊从2015年就开始了,首先是他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2018年退出;其次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数据中心的芯片与图像识别等是AI+行业应用的一个重要层面;最近高调成立的X.AI公司,为此购买了约1万个GPU(图形处理器),还计划组建由人工智能研究者和工程师构成的团队,截至3月他已经从谷歌旗下AI部分DeepMind“挖走”两名工程师。基于特斯拉的成功与马斯克的个人能力和商业思维,还有掌握在他手上的各种数据和拥有的芯片设计能力,言财老师认为特斯拉要做一个大模型,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美股科技巨头已经打响了大模型之争,除了特斯拉,亚马逊也加入了大模型之争。相比在AI投入巨大,且已经拥有许多AI模型的谷歌和微软,大家可能觉得亚马逊在这一轮AI竞赛中落后。其实不然,AIGC的核心三角是算力、数据和模型。亚马逊旗下的AWS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它的算力的是全球最强大的,这就相当于具备了一个算力的基底。
亚马逊也有大量的数据,从电商再到各种流媒体,行业的消费数据,个人数据等。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亚马逊也有积累。亚马逊在AIGC的能力上其实是被大家所忽视的,在股价方面,亚马逊在巨头里面跌幅最大,距离高点跌幅50%以上,是处于在底部不断盘整的状态,因此,言财老师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亚马逊。
言财老师认为,目前AI时代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技巨头争相推出大模型,AI芯片、AI平台和相关服务工具深度受益。这一阶段可以持续关注英伟达、AMD、台积电、CDNS、SNPS、博通、C3.ai、PLTR等;第二阶段处于AI+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可以持续关注CRM、hubspot、Roblox等。
二、AI高速发展,“芯片之母”龙头企业前景广阔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即是辅助芯片设计的工具。在AI的高速发展下,AI赋能EDA,加速了半导体的发展。EDA是相对细分的市场,竞争格局非常好,收入增速也十分稳定。芯片首先要经过EDA工具设计电路图,才能最终代工生成芯片,封装测试,EDA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最上游被誉为“芯片之母”。
那为何说AI为EDA赋能呢?到 2022 年,这个行业的产值将超过 100 亿美元,并以每年约 8% 的速度增长。EDA 工具增速过去一年明显快于行业增速。言财老师指出:人工智能主要在三个方面提供了帮助,第一是制造更新更好的芯片;第二是改进旧芯片;第三是填补芯片人才缺口。在过去一年中,最大的 EDA 公司开始销售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 而芯片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已经开发了自己本土人工智能设计工具。虽然他们不会取代人类设计师,但他们在速度和成本效益方面的互补优势让芯片制造商拥有更强大的设计能力。
这里言财老师提到了EDA龙头新思科技,新思科技运用AI生成更加复杂的芯片设计方案,让芯片面积更小,能耗更低和功效更高,然后快速缩短了目标使用时间。这是人工智能极大的生产力。
新思科技历史财务表现也极其优异,单季度收入基本稳定上涨,收入增速8%-10%;净利润近几年也创下新高,公司毛利率基本稳定在75%-80%的区间,净利率基本稳定在20%-30%的区间;在行情方面净单季度利润呈现稳步上涨趋势。除开2010年在经济危机的底部阶段,新思科技近十年季度收入几乎没有出现负增长,财务状况极好。
另一个EDA龙头铿腾电子基本上与新思科技如出一辙,近十年基本处在稳定不断上涨的趋势,近期还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净利润稳步上涨;单季度销售毛利率飙升在80%-90%的区间,净利率稳定在20%-30%的水平。
言财老师认为:新思科技和铿腾电子财务表现都十分优秀,在AI时代,他们的粘性和壁垒还会增强,所以作为EDA的双寡头,新思科技与铿腾电子是值得关注的两个核心标的。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