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京东系再迎上市潮!拟分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赴港IPO,业务分拆有何好处?

2023-03-31 11:22

华盛资讯3月31日,京东昨日接连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分拆旗下京东产发京东工业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此前,京东科技已在证监会提交境外上市审批,也即将递表港交所。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京东美股隔夜大涨近8%。

目前,京东系已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2014年赴美上市的京东集团、2020年赴美上市的达达集团、京东健康 $06618.HK ,以及2021年赴港上市的京东物流。

京东产发:国内第二、亚洲第三大新经济领域现代化基础设施供应商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产发于2012年1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和2022年先后获得两轮融资。截至目前,京东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产发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4.96%左右。

来源:港交所

京东产发提供定制化、全面且智能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并在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制造业、零售业等新经济行业持续拓展客户群。根据仲量联行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积累了庞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资产组合,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人民币937亿元,总建筑面积为23.3百万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在亚洲排名第三,在中国排名第二。根据仲量联行报告,京东产发亦于同业中实现最快增长,自2018年初至2022年底,总建筑面积扩大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开发、拥有或管理庞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资产组合,包括合共219个物流园区、13个产业园区及4个数据中心。

京东产发收入主要来自(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基金管理服务;及(iii)开发服务。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实现了可持续增长,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5.82亿元增加37.2%至2021年的人民币7.99亿元,并进一步增加190.3%至2022年的人民币23亿元。

京东工业:中国最大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另一个主角京东工业于2021年7月完成更名,正式成为京东集团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在此之前,其前身“京东工业品”作为京东一级类目,于2020年获得2.3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元。截至目前,京东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总发行股本的77.95%左右。港交所公告显示,拟议分拆完成后,京东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产发和京东工业50%以上的股权。

来源:港交所

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2022年交易额达人民币223亿元,2020年-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4%。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在业务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京东工业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保持稳健盈利。

京东工业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创新的产业协同模式形成了可扩展的平台,不仅能够迅速覆盖不同行业企业及场景,以高效的方式快速扩大规模,还成功将业务版图从通用MRO产品拓展到专业MRO产品,并正在向BOM产品渗透。受益于这种可扩展的商业模式,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建立了领先地位。招股文件显示,2022年京东工业已服务6,900个重点企业客户和超过260万家中小企业,平台已提供48个产品类别和约4,250万个SKU的产品。

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京东工业已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根据招股文件,京东工业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扩大客群,继续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京东科技:即将递表港交所,“金条、白条”业务为其核心收入来源

京东科技的前身为京东金融,为京东商城延伸出的业务,2013年后便开始独立经营,并于2017年从京东体系剥离。2022年1月,证监会网站显示,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或即将递表港交所。

根据2021年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招股书披露信息来看,京东科技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金融机构及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是绝对主力,营收占比超9成。

 具体而言,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速度较为迅猛,分别实现收入15.46亿元、32.98亿元、62.17亿元和42.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市场熟悉的金条、白条就分属于该业务,同期京东金条业务实现的科技服务收入分别为9.2亿元、20.88亿元、36.6亿元和26.36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9.41%;京东白条产品科技服务收入分别为14.73亿元、27.34亿元、32.1亿元和17.94亿元。

分拆上市有望实现新一轮价值发现!以获得更高估值

本周,互联网大厂旗下子公司分拆动作频频。阿里集团宣布成立云智能集团、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六大业务集团。这六大业务当中,除了淘宝天猫商业集团仍归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持有外,其他有集团将独立融资并寻求单独上市。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分拆能带来几大好处:“一个是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对市场的响应更快,其二是独立上市能够让市场价值更高,能够实现新一轮价值发现。其三是打破业务之间相互依赖,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业务的盈利情况,同时促进各个业务形成独立的盈利能力。”

大摩分析师Gary Yu在针对阿里本周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时也表示认为,该公司的交易价格较其各部分的总和相比有很大的折扣,随着市场对其业务部门的价值有所认识,其潜在的上升空间十分广阔。小摩更是认为阿里拆分后股价或将翻倍。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