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3-03-04 16:20
上周市况
美通胀持续在高位徘徊,市场猜测美联储或上调通胀目标
美国公布1月份耐用品订单跌4.5%,略多过预期跌4%。并创出自202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主要是波音飞机订单大幅减少所致。数据反映经济稍见放缓。再公布2月份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报102.9,远低过预期108.5,及上月106。同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指数PMI报43.6,同低过预期45.5,及1月份44.3。数据同反映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及经济活动持续疲弱。再公布2022年12月标普/ Case-Schiller 20城市楼价指数按年升4.6%,低过预期4.7%及11月6.77%。按月跌0.5%,符合预期,但已连跌6个月,主因为加息导致楼价回吐。ISM制造业指数2月份报47.7,虽胜上月47.4,但稍低预期48。按揭银行家协会MBA公布上星期30年定息按揭利率6.71厘,高过前周6.62厘。在新按揭、按揭或加按申请,齐跌近6%。
美国通胀持续在高位徘徊,更似有失控的情况出现。市场上开始有投资者认为联储局是否应该上调通胀目标2%至更高或以上。但有官员即表示,此举可以令到风险额外增加。更会让人怀疑目标是按情况投机取巧地去变更,欠缺认受性及破坏未来评估通胀的稳定和可靠。目前劳动市场的强劲,带动薪金的上升,以致劳工成本的上涨,皆是推高通胀的主因。最近已见工资稍有调整迹象,令到通胀略有回吐。但相信仍会企在高位一段颇长时间。
小米私募旗下半导体基金启动第二轮募资;多家美企看好中国市场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由(1810)小米集团主席成立的私募基金 - 小米智造基金在去年4月成立时,已首先成功筹得资金63.3亿元人民币。最近再度展开第2次募集资金27亿元。共合募资90.3亿元人民币。预算基金规模百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接近达标。基金投资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供应链、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芯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新材料等。出资者包括北京市政府、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及相关投资基金等。
国内经济复苏向好,在美国的大型企业齐表示,对中国市场极有信心。未来会扩充在国内业务。当中包括有星巴克连锁咖啡店,准备开设超过3,000家分店。高级名牌服装品牌Ralph Lauren亦表示,近半年开设最多店铺的地区是中国。著名皮具产品Coach同表示,有近半投资的资金是用于扩充国内市场。另有其他食品商Tyson Food 及 Hormel Foods 齐指出,会到内地开设厂房,因为估计中国人民对美式食物极受欢迎。国内自月初开始放宽通行,并对外再加大开放。
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连续13个星期,金额更创出自沪深港开通以来最大。外资增持中国股票态度极明显。也造就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也带动中国债券需求强劲,特别是离岸人民币债券需求亦颇为庞大。未来整体经济继续向好,相信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也相当高。
香港宽频接获环球全域电讯意向收购要约;美国若上调加息幅度,港股将承压下行
恒生指数公司公布季检结果,成份股指数维持76只蓝筹股,未有任何变动。国企指数则加入(9868)小鹏汽车,但剔除(6186)中国飞鹤,继续维持50只股票。科技指数加入(9898)微博,亦剔除(909)明源云,也继续维持30只股票。所有变动由3月13日开始生效。
周内有消息传出,指环球全域电讯HGC有意以10亿美元全面收购(1310)香港宽频,刺激股价曾急升超过11%。随后停牌,待公布消息。(3月2日)午后复牌,并表示接获第三方环球全域电讯HGC提出收购,唯到现时为止仍未有任何协议达成,仅在进一步讨论的阶段。集团更表示,经常都会收到个别独立 的第三方提出收购。复牌后股价曾高见5.93元,并创出月内新高。
港股周五造好,以升138点收市。但相信仅受惠于昨晚美股尾段抽升而跟随。因此近高位欠缺承接力,而沽盘亦跟随涌出,也算正常。近日多家企业公布业绩,唯好坏参半,也未能带动大市造好。美国需要上调加息幅度,对港股可构成极大的压力。恒指周内曾以近低位19785收市,再以连跌6日终结2月份。全月计累跌超过2056,跌幅约9.4%。年内升幅,差不多全数报销。恒生科技指数在2月份累跌617点,跌幅更超过13.6%。
本周焦点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01099.HK
集团主要业务是分销医药及医疗器械。为国内外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医疗保健产品的制造商或供应商、医院、药店零售或分销商,及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全面的分销、配送和相关增值服务。为国内最大的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产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同是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者。集团由国药集团及复星国际旗下之复星医疗合共持有近57%股权。国药集团为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分销及制造药品、经营零售药店 、生产中药、制造医疗设备及提供医药研发服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营业额2,614.72亿元人民币,增长5%。股东应占盈利36.94亿元人民币,同上升3.1%。期内整体毛利率维持在8.3%水平。 集团在国内主要大城市以直接经营和特许经营等模式管理零售连锁药房。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药品及健康产品。另有部份药品、化学制剂及实验室用品的制造及销售。集团拥有的优势规模、网络平台、客户资源及品牌地位。将充份利用国内药品和医疗保健行业稳增长的市场环境,把握医疗改革的机遇等。进一步巩固及提升自家在市场领先的地位。努力推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供应商。
集团面对行业的快速变化,大力推动一体化转型及供应链资源协同,利用全国性网络服务的优势,加快步伐融合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服务,再配合药品配送需求。以提供全新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并将速销渠道伸延全国。可于现价21.80港元附近买入,中长线可见33港元,跌穿19.30港元止蚀。
后市展望
经济强劲!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新经济股份、科技公司等盈利会大幅收窄
美国自踏入2023年后,公布多项的经济或通胀数据皆明显地强劲。同时也看到通胀回落的幅度极慢。反映出联储局在多方面努力,促使通胀下滑至目标相差甚远。但强劲的经济欲可以令到衰退的风险减低。唯也不能容许通胀持续居高不下,局方仅可以继续加息。
各大型券商、基金经理及投资者等,皆再次评估基金利率的高位,及加息周期会否持续到明年。孳息率已见造好,美汇指数亦同步跟升至曾高见105.32。但对股票市场相对风险就较高。有股神称号的巴菲特,旗下巴郡投资亦大幅增持现金至接近1,286亿美元,未来仍会继续增持现金,及回购股份。也表明短期内对美股存有戒心。
近月欧洲多国公布的经济或通胀数据都未有如预期的向下调整,更连创新高。去年底的预期能源危机未见严重,而当中法国及西班牙等消费物价指数CPI更创历史新高。德国劳动市场的持续罢工,更将劳工成本推高。近期的商品价格已见下滑。但整体问题更刺激各国债券孳息率持续上升,更齐处于近40年的高位。早前欧洲央行行长已表明,未来仍会继续大幅加息。
美国联储局有官员近日已预计基金利率会高至6厘。新经济股份、初创企业或科技公司等盈利,相信会大幅收窄。到明年期望会减息的机会率越见缩少。
中国官方及财新PMI数据皆优于预期,服务业表现更胜;内需刺激下,经济将恢复增长
国内早前公布官方及财新PMI数据皆优于预期,更重上50以上的扩张区上。服务业表现更胜制造业。主要是开通后国民需求即见急增,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及物流等明显反弹。内需及个人消费强劲的带动下,相信经济亦恢复至增长。当中的建筑活动指数更连续两个月上升。反映出基建投资可带动经济高速增长。2022年基建投资上升11.5%,市场预期今年仍可以增长超过1成,相关股份见造好。(601800)中国交通升6.5%至高见10.95元人民币,极接近52周新高11.16元人民币。(601766)中国中车亦高见6.30元人民币,升幅超过5.7%。
于2005年在深圳成立的高新科技企业宜搜天下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申请上市文件。集团主要业务是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并已成功将自家的智能推荐引擎应用于多种数据与人连系的应用场景。当中包括数字阅读、数字营销、网络游戏发行及其他相关数字内容。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阅读App内平均月活跃用户超过2,550万名。同期收入3.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期间盈利3,000万元人民币,比上回落15.5%。
美联储3月恐上调加息幅度;投资者憧憬内地经济增长,恒指3月造好
港股踏入3月,重点关注是美国联储局在22日的议息会议,原先最大机会加0.25厘。但近期多项数据皆反映可能要加0.5厘,如此大的差别,要极度留意。在未来的投资,继续能源电动汽车。在各汽车制造商的努力下,销量日见增加,前景绝对亮丽。其次是医疗健康或保健产品,自疫情后,国民对身体健康极为重视。力加上新科技发展迅速,在医疗上亦见进步。最后为洁净能源,随着环保意识越见强劲,利用新能源氢发电。太阳能及风能发电等企业,继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留意相关股份。
恒指在踏入3月份首日后,即见造好。先重上20000,再高见20674,最多升888点。最后仍以近高位升833点收市。终止连跌6日的劣势,更创出自2022年12月上旬以来,最大单日升幅。主要是国内公布经济数据颇见理想,投资者憧憬内地经济增长可以更好,从而带动A股及港股齐造好。恒指全星期累计仍录得557点升幅。周初曾低见19783,创自1月上旬的低位。到3月即见转好,更曾高见20727。高低波幅不足千点,仅944点。而恒生科技指数全周计累升超过200点,低位见3906,随后反弹重上4000关口,高见4254。日平均成交金额为1,249亿港元。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