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美早一周 | 1月PCE超预期,美联储恐继续加息!留意科网股投资机会

2023-02-25 17:00

上周市况

美国PCE超预期,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所有票委支持加息25基点

美国公布1月份物价指数PCE按年上升5.4%,远高过预期及上月经修订后的5.3%。按月升0.6%,创自2022年6月以来最大升幅,同高过预期0.4%及上月0.2%。同月份核心PCE按年升4.7%,亦是远高过预期4.3%及去年12月4.6%。通胀数据远超预期,主要是同月份内个人支出按月上升1.8%,远高过预期升1.4%及上月跌0.1%,更创出近两年的最大升幅。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47.8,高过预期47.4及上月46.9。同月份服务业PMI报50.5,重上50以上扩张区,更胜预期47.3及1月份46.8。再公布1月份二手楼销售按月跌0.7%至年率计400万间,差过预期升2%至410万间。

联储局公布2月初的议息会议纪录,内容反映出官员皆大比数认为加息0.25厘是合理可以的。但亦有个别认为要加息0.5厘,始有足够力度压抑通胀,致回落到目标2%。局方仍要继续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颇为宽松的金融市场。近期各经济或通胀数据皆反映稍有回落,唯幅度似不及预期。因此有必要再继续加息,基金利率可能高于预期,并需要维持在高位一段长时间。面对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相信短期内难以考虑,需要停止加息的想法。

VIE架构企业经证监会备案后可上市,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启动

国内中证监为完善不可在境外发行上市的问题,于上周五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将不会额外设置门槛或条件,仅对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而不开展主营业务,可通过协议方式控制境内营运业务及财务。新规定于3月31日正式生效。在境外准备发行上市之企业,将视为存量企业,仅要求在外已通过聆讯或已获准注册等,皆有6个月过渡期,也只须备案就可以。但在上市前宜事先沟通,在不会反对下始可进行。

中证监为支持私募基金之投资产品可以更多元化,推出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主要对象是以机构投资者为目标,以出资不低于千亿元人民币,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在首轮筹集资金规模不少于3,000亿元人民币。如持有被投资企业超过75%或以上股权,又或是提供担保超过51%或以上,皆可实现资产控制。投资范围可包括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经营用房或基础设施等。试点推出不动产私募基金。同时亦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更见活跃,亦可以曲线协助房地产发展商增加资金来源。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在房地产市场上规模超越10万亿元人民币。设立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可在投资项目上提供一个选择。由于规模较大、资金需求亦多,再加上年期较长。如初步可成功推进,在私募基金,或房地产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预计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深化,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全面抽升

香港跟国内已经展开多个不同类型的互联互通,日前再跟内地人民银行,就中港两地利率互换市场研究能否推行互联互通合作管理办法。初期将先推北向互换通,可交易利率互换产品、报价、交易及结算等皆以人民币为先试阶段。在国内的境外投资者须符合要求,更要先签署互换通报价商协议。而使用外汇参与交易结算业务,要先在香港结算行开设人民币资金账户,以办理兑换或结算业务。港府在1月已通过豁免双柜台证券市场庄家指定交易的印花税。而港交所亦加快步伐在上半年推出相关的庄家机制。发行人设立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柜台,目的在推动更多以人民币证券可在香港发行或交易。同时亦可以提升相关股票的流通量,及价格上的方便。未来仍会继续在多个互联互通的项目上,寻求可更优化的范围。

港汇指数周前再转弱势,令到金管局需要两度在市场承接沽盘,更令到银行体系结余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的770亿港元。本港银行同业拆息再次全面抽升,隔夜拆息更连升3日,曾高见3.0733厘,创出年内新高,及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升幅。跟楼宇按揭有关的1个月拆息亦升上2.9232厘,也连升多日,创近3星期高位。而3个月及12个月拆息亦分别升至3.7572厘及4.7581厘。市场预期会加大加息幅度,刺激息率向上同时,港股则转向弱势。

本周焦点 :青岛港国际 $06198.HK 

来源:华盛证券

集团主要业务是提供全面的港口及相关服务,当中包括装卸和仓储服务、物流及部分融资服务等。主要经营青岛港,并涵盖大港港区、前湾港区、黄岛油港区及董家口港区等。港口可以处理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石油、粮食、钢材、汽车、散货及液体运输等。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占据东北亚港口的中心圈位置,是西太平洋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策略性股东为同在港交所上市的(1199)中远海运港口。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之第三季度业绩为营业额148.01亿元人民币,上升15.5%,股东应占盈利同增长11.4%至34.51亿元人民币。截至同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增长18.6%至99.46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盈利23.11亿元人民币,上升6%。目前集团在青岛港经营64个可处理单一类型货物的专用泊位,另外有40个可处理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相关货品的通用泊位,合共104个泊位。港口可停泊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铁矿石船及运油轮。集装箱装卸及铁矿石接卸效率均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港口同时由铁路、公路及管道组成的运输系统相连。为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致力增加相关服务,例如:代理清关、保税区服务及运送服务等。

集团继续以创新为主,保持实力,深化服务等。做大做强码头装卸业务,充分发挥硬件设施及增值服务优势。深入实施金融、国际及互联网三大战略。开通董家口港区,增加集装箱航线15条。新开设3个内陆港,3条海铁联运等。可于现价3.75港元附近买入,中长线可见5.50港元,跌穿3.10港元止蚀。

后市展望

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概率增大,美债收益率飙升,市场担忧违约风险

美国早前公布PMI数据远胜预期,更见强劲,已可带动联储局上调加息幅度。因为加息的升温,再加上当地联邦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股票债券齐遭大幅抛售,并刺激债券息率见抽升,10年期国债息率周内曾高见3.966厘,似想冲上4厘水平。债券价格亦见向下走。市场在去年底估计息率将会见顶,加幅及周期都会下调及缩短。但数据不如预期,投资者要接受继续大幅加息的现实。

而国会两党仍未能就国债已触及上限而达成协议。国债已在年内1月达到上限规定31.4万亿美元。但两党在讨论提高上限规定的问题胶着,仍未能找出可达成一致的共识。市场担心如问题在限期9月前仍未解决,可能会出现违约风险。

联储局自2022年展开加息周期,初期目的仅希望能压抑屡创历史新高的通胀。但在不足1年的时间下,经过多次加息后,已加至今天的4.75厘,速度之快,亦是近40年罕见。根据近期的经济或通胀数据反映,似有回落迹象,但下滑的速度感觉上不如预期的快。局方似乎想再上调加息幅度,但面对目前复杂的环境,又担心会加剧经济衰退的问题。再加上政府债券危机又见越近恶劣的阶段。加息步伐如何,实在要细心地认真考虑。

扫货中概股!高瓴、桥水等巨头持仓曝光,嘀嗒出行重启赴港IPO

日前在国内的海外基金,包括高瓴、老虎环球海外基金、桥水基金,及贝莱德等公布持仓最多的中资股。包括在美国上市的拼多多、欢聚集团、唯品会,及传奇生物等。其他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有 $09961.HK 携程、 $09618.HK 京东、 $09988.HK 阿里巴巴、 $09999.HK 网易、 $02076.HK BOSS直聘、 $09626.HK 哔哩哔哩等股份。另持有部份美股包括苹果 $AAPL 、微软 $MSFT 、亚马逊 $AMZN 、埃克森美孚 $XOM ,及雪弗龙 $CVX 等。

在国内经营顺风车平台的嘀㗳出行,自2020年及2021年两度末能成功通过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聆讯后。最近第3度递交申请上市文件。集团自2017年推出智慧租车服务后,已陆续开发更多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工具,并将移动互联网放入出租车内的叫车和乘车的更便利中。目前在全国超过370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认证私家车车主1,240万名,已为超过5,240万名乘客提供服务。在行业排名首位,市占率超过38%。国内A股市场近日持续受压,主要是受到外围地缘政治,及经济向下所影响。但目前的国资改革,及新基建正逐步展开等。再加上已成功落实全面注册制度。也吸引更多外资流入,重点在成长板块和较低估值的大型蓝筹。相信股市回稳后,定可再重拾升轨向上发展。

恒生科指重回4000点附近,留意科技股投资机会

周内汇丰银行 $00005.HK 公布2022年度业绩,第4季度列账基准税前盈利52.05亿美元,按年上升95.3%。全年175.28亿美元,跌7.2%,但皆齐远胜预期。并计划由2023年首季开始恢复派息。同时公布在年底完成出售加拿大业务后,会研究派发特别股息。消息带动股价早上创出52周新高60.85港元正。由于美国预期上调加息幅度,拖累港汇指数转弱。新经济板块及科技股持续受压。近日基金或投资者皆以沽货为主,而北水净流入数量亦有限,未见有很大力度的支持。短期仍未见有特别好消息出台,暂时宜以观望为主。

下周一(27日)为恒指期货结算日。相信要到3月始可见有明确的升势。恒生科技指数自推出后,曾经突破万点,高见11001。随后亦见失守3000关口,低见2720,唯到今天已重上4000附近。此刻开始投资科技股,相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时的科技板块可分为数字经济,目前国内的大型互联网、数码人民币和其他的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等及软硬件和云服务等。其次为高端或先进的制造业。当中包括能源内的太阳能、核、风及氢能等。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为突出。而最后的医疗生物科技、军工技术,及半导体芯片等。相信未来任何的科技发展,皆从这些项目中走出去。而相关的股份皆可留意。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