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3-02-17 21:07
1、通胀高企,美联储官员大放鹰声!加息预期强化
2、美银:标普500指数日后三周将下跌7%至3800点
3、美科技股空头回补创10年来第二大,但华尔街仍拉响警报
4、特斯拉召回逾36万台电动车,国产Model Y涨价2000元
5、中国证监会:对于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加强监管协同
6、百度:预计百度智能云5月提供“文心一言”的API接口供用户使用
一、盘前行情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走低,截至北京时间21:00,纳指100指数期货 $MNQmain 跌0.77%,标普500指数期货 $ESmain 跌0.56%,道指期货 $YMmain 跌0.4%。
DoorDash $DASH 盘前涨6%财报超预期。中概股方面,百度 $BIDU 盘前跌3%,台积电 $TSM 盘前跌近2%,阿里巴巴 $BABA 盘前跌1.93%,蔚来 $NIO 盘前跌1.18%
ETF方面,两倍做空原油 $SCO 盘前涨4.63%,3倍做空富时中国50指数 $YANG 盘前涨超4%。
二、当日要闻
经济数据“三连杀”,美国PPI又超预期上涨!通胀压力顽固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成本上涨提振,美国1月PPI环比上涨0.7%,为去年6月份以来最大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0.4%;PPI同比则上涨6%,市场预期为5.4%。美国1月份PPI反弹幅度超预期,凸显出美国广泛存在的持续通胀压力,这可能促使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加息。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美国出炉的三项重磅数据均超预期,在PPI之前,CPI及零售数据也高于预期。
此外,另一份数据显示,美国截至2月1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9.4万,低于市场预期的20万,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继续显示,失业人数极低,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压力依然比预期中顽固。
通胀高企,美联储官员大放鹰声!加息预期强化
美国通胀高企,隔夜两位美联储官员放鹰,表示有必要进一步加息,以确保通胀逐步回到美联储2%的目标。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大发鹰声表示,在2月初的FOMC会议上,她就认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需要再次加息50个基点。
素有“鹰王”之称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表示,他不排除在美联储3月会议上支持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希望美联储尽快将政策利率提高到5.375%。相比之下,大多数美联储官员都倾向于加息25个基点。
美银:标普500指数 $SPX 日后三周将下跌7%至3800点
美国银行策略师表示,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不会着陆",然而今年下半年可能会看到市场和经济"硬着陆",因为利率仍然很高。策略师指出,未来几周美股可能继续下滑。标准普尔500指数于本周未能突破4,200点之后,到3月8日可能滑落到3800点,意味着有7%的下行风险。
高盛:通胀水平仍然太高,美联储年内还会加息三次
以Jan Hatzius为首的高盛经济学家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更加顽固的通胀,我们预计美联储6月份将再加息25个基点,利率峰值为5.25-5.5%。”具体来看,高盛预期美联储将在3月、5月和6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峰值将达到5.25-5.5%。
美股散户正在“狂飙”:日均流入资金创纪录新高
美东时间周四,据研究公司VandaTrack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美股散户投资者平均每天向美国股市注入15.1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显示,美股散户们的头号“心头好”仍然是特斯拉 $TSLA 。此外,亚马逊、苹果和英伟达 $NVDA 分列散户最青睐的第三、四、五位投资标的,今年以来分别获得了18亿美元、17亿美元和14亿美元的散户资金流入。
美科技股空头回补创10年来第二大,但华尔街仍拉响警报
高盛和摩根大通的大宗经纪部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市场反弹,做空科技股的对冲基金在2月上半月急于解除这些交易。高盛表示,“从1月31日到2月15日,美国科技股的空头回补规模是过去十年中任何12天期间的第二大。”
摩根大通则表示,周四该公司账面上的空头回补主要来自通信服务和信息技术类股。总体而言,多策略和股票量化对冲基金在空头回补中居首,而股票多空基金则在做空股市方面领先。
尽管如此,华尔街依然不看好科技公司的股价。它们认为,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席卷科技行业的成本削减浪潮还不足以改善华尔街认为的利润前景。
证监会:对于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加强监管协同
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自2023年3月31日起实施。对于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监管协同。证监会将征求有关主管部门意见,对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予以备案,支持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
欧洲天然气价格跌至18个月低点
周五,欧洲天然气价格近18个月来首次跌破50欧元/兆瓦时,欧洲天然气期货基准合约下跌近5%,至49欧元/兆瓦时的低点。交易员报告称,他们越来越相信欧洲各国将在今冬和明年避免供应短缺。与约10-30欧元/兆瓦时的历史水平相比,价格仍处于高位。
三、知名美股
特斯拉 $TSLA 召回逾36万台电动车,国产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涨价2000元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特斯拉将在美国召回362,758辆电动车,因为这些车辆安装的全自动辅助驾驶测试版(FSD测试版)有导致车祸事故的风险。此次召回的车型包括2016-2023年的Model S与Model X、2017-2023年的Model 3以及2020-2023年的Model Y,这些车款都配有或安装FSD测试版。
此外,据特斯拉中国官网,国产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涨价2000元,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涨至31.1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涨至36.19万元。
苹果 $AAPL 也顶不住了?被曝解雇数百名合同工以削减成本
据报道,苹果最近几天已悄悄开始削减合同工数量。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将解雇合同工视为削减成本,而不是真正的解雇员工。解雇合同工是一种更简单的削减劳工队伍的方式,因为苹果不必支付遣散费,也不必面临员工涉嫌不当解雇的潜在诉讼。
美版饿了么DoorDash $DASH 四季报业绩及指引超预期,股价盘前涨超6%
美国食品配送公司DoorDash盘前股价飙涨6%。公司四季度收入18.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7.7亿美元。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1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086亿美元。四季度市场总订单价值(GOV)为144.5亿美元,预计一季度市场GOV为151-155亿美元,均超市场预期。
曼联 $MANU 盘前涨超4%!传卡塔尔财团拟出价约50亿英镑收购
知情人士称,包括卡塔尔前首相在内的财团准备以大约50亿英镑(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曼联,目前正在对从美国格雷泽家族手中收购该俱乐部的提议进行最后修改。截至发稿,曼联周五美股盘前涨超4%,报28.01美元。
宁德时代与福特 $F 合作生变?知情人士称相关审查为正常程序
有市场消息称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最近达成协议的事情将被审查,以确保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不会泄露给福特公司。
对此,有接近宁德时代的人士表示,宁德与福特的合作为技术和服务输出,接受相关部门如商务部等审查为正常程序,利用技术许可模式赚钱,说明宁德时代对自身技术自信。
美光 $MU 扩大裁员比例,约7200名员工将被辞退
据报美光裁员15%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撤约7200名员工,目前还不清楚削减的方式和地点。如果平均分配,这将意味着在爱达荷州削减大约750个工作岗位。据悉,美光已经开始在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裁员。新加坡被裁退的员工主要是资历比较浅的同事,整个裁员行动估计要持续至2月18日。
3B家居 $BBBY 许诺将及时付款,以期赢得众多供应商的支持
濒临破产的3B家居高管们在2月16日表示,3B家居将预付商品货款、或货到付款。3B家居近期增发股票,有意将相关资金用于采购更多的商品,以便补充到门店空荡荡的货架上。
李嘉诚去年3月至12月减持Zoom $ZM 290万股 套现2.75亿美元
文件显示,李嘉诚在3月至12月期间减持了290万股Zoom股票,按这段时期的平均价格计算,所减持的股票价值约2.75亿美元。他仍然持有Zoom 6.9%的股权,市值约16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10月该股达到峰值时110亿美元的持股市值。
四、知名中概
“文心一言”5月通过百度 $BIDU 智能云提供服务,高途 $GOTU 官宣接入
2月17日,高途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持续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有温度的教育产品及服务。此外,百度表示,预期5月文心一言将全面接入百度智能云,未来企业通过百度智能云就可以调用文心一言的服务,通过人工智能产品逐步落地到生产的实际场景中。
1月终端销量断崖式下降,蔚来 $NIO ET5首上榜
2023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290,938辆,环比下降58.8%,同比下降7%。其中纯电动车终端销量环比下降64.8%,同比下降24.4%。车型榜来看,蔚来ET5和腾势D9均实现环比上涨,并首次上榜跻身第11和第15。
阿里巴巴 $BABA 四季度重仓小鹏 $XPEV 、B站Z类股
阿里巴巴四季度建仓做多Perfect A类股和MariaDB Plc.。重仓哔哩哔哩(B站)Z类股、微博、Perfect、Hello、小鹏汽车。
五、财经预告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前瞻,祝投资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