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2-12-10 11:44
上周市况
美国公布11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46.2,略好过预期46.1。同月份ISM 服务业指数报56.5,远好过预期53.1,及上月54.4,更持续企稳在50以上的扩张区。10月份工厂订单按月升1%,同胜预期0.7%及9月份0.3%。同月份耐用品订单按月升1.1%,亦好过预期1%。数据齐优于预期,反映经济仍在上行轨道。唯巿场未见受落,股市更急挫至近低位收市。
主要仍是忧虑加息问题。投资者担心美联储局会将最终端基金利率上调至5厘或以上。以压抑持续企在高位的通胀。局方将在下星期展开议息会议,预期仅加息0.5厘。国债息率再度小幅向上,而2年期跟10年期的利率,相距幅度又再拉开,将孳息率倒挂的问题再创纪录。也反映出当地明年经济衰退的问题亦越见严重。
企业的裁员潮由科技企业到金融业,现更逐步扩展至零售业或其他行业。
有多家大型券商或投行齐表示继续看淡美股,并提出警告,美联储局带出的流动性风险极高,能令标普在未来跌超过两成。同时提出,因为经济衰退的问题,令到企业不论在前景或盈利收益上,皆难有理想的成绩。科技股更有很大机会跑输大市。因此未来不建议持有增长型,或科网股。可以选择一些防守性较强的板块,当中可包括医疗药物、电商平台或零售股,及公用事业的股份。
目前在国内 A股市场上市的公募REITs共有22只,更可分类到房地产、产业园、高速公路、仓储物流及能源等多个资产。以往常见有上市公司,或公私募基金等回购自家股份。但最近已发展到自家回购REITs。近日持续下滑的华夏中国交建高速公路REITs,由原创基金增持1,200万份,占总发行1.2%,动用资金超过亿元人民币。为国内金融市场上,首宗回购REITs。国内公募基金年内巳转向重点发行交易所基金ETF。到目前为止合共发行95只股票型ETF,规模更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近4成。
由于年内的ETF增长,已成为各公募基金的亮点。因此有多家公募基金表示,未来仍以发行新ETF为主。国内在11月内推出多项优化政策,主要在支持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亦加速步伐发行地方债券,筹集资金后。各地区的大型基建项目也急速推进。但房地产开发,或基建工程的展开,因此踏入2023年,一切都会平稳发展。
日前在上海市的人民银行及银银保监局齐召开会议,要求市内金融机构继续推出更多措施,以支持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业务时,可以更健康及稳定。同时亦向保险公司建议,可以购入更多相关房地产债券。
港交所自2014年11月,跟内地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展开沪港通后,已踏入8周年。随后的深港通、债券南北向通,及交易所基金ETF等亦相继开通。未来仍有多个不同种类的互联互通亦在准备中。投资者经互联互通在近8年的成交总额高达89.4万亿元人民币,累计有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流入A股市场。合共持有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总值更增加至2.2万亿元人民币。初期仅865亿元人民币。由国内经互联互通到香港买卖港股总成交额,在近8年内累计30.4万亿港元,累计有2.6万亿港元净流入港股市场。持有港港亦由早期的131亿港元,大幅倍增至两万亿港元。
年内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也拖累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引致新股上市筹集资金的节奏也见放慢。截至11月底,香港新股集资总额亦仅是879亿元,更跌出全球三甲位置。再加上多项不利环境的因素,估计全年也是刚过千亿港元。但由于(388)港交所正在市场咨询再放宽上市制度,以引入未有盈利的科技企业上市。预计上半年开始实行后,可吸引约15家科技公司到交易所上市,预计可筹集资金超过600亿元。也估计明年将有近百家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而筹集资金,估计金额会高至近2,000亿港元。
本周焦点(1800) 中国交通建设
集团成立于2006年10月,是经国务院批准而整体重组改制再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是属于国有企业。为国内交通基建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更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基建设施综合服务商。同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为第一家境外上市的大型国有基建企业。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超过60多家,参股公司超过16家。主营业务包括港口、码头、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及市政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设计和建造。另有部份以基建疏浚为主的疏浚工程。以港口机械和筑路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国际工程承包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遍布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区及全球超过135个国家和地区。中交建是全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公路及桥梁设计建设公司、疏浚公司、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计公司,和国内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更为国内最大高速公路投资公司。
集团建立10家大型设计学院、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重点实验室,其中3个被认定为交通运输行业之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众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之第三季度业绩为营业额上升5%至5,419.79亿元人民币,税后盈利增长5.7%至158.15亿元人民币。可于现价3.96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5.70元,跌穿3.30元止蚀。
后市展望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房屋楼价正在调整或放缓中。自年初开始,联邦住宅管理局FHA,及退伍军人事务局VA,齐推出低息优惠的房屋贷款利率,以吸引首次,或低收入的国民,而计划亦相当受欢迎。但近期美联储局的持续加息,造成贷款利率跟随上升。引伸出有超过45万户负资产,当中有超过6成是在9月前买入物业。其余的4成,祗要楼价再稍跌近10%,亦随步成为负资产人士。因此在未来几个月,要继续留意相关情况的变化。美国美联储局在下星期的议息会议前,公布的申领救济金数据,略见温和,反映劳工市场未有过热的情况出现。也支持局方有条件拖慢加息节奏。
投资者聚焦下周美联储局的议息会议。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内的数字显示,加息0.5厘的机会率超越75%。反映出局方有减慢加息步伐的意向。但多国债券市场上的孳息率倒挂问题持续恶化,引申出券商、投行、基金及投资者等,皆估计明年经济衰退定会发生,问题在乎轻微,抑或严重。美股昨晚的反弹,仅是科技股及芯片板块内的股份,始有较明显的升幅。因此明年美股仍会继续向下寻底。
国内人民银行公布11月份外汇储备按月增加650.61亿美元至3.117万亿美元。按月上升2%,更连续两个月上升,亦是近6个月最大上升幅度。略多过预期3.1万美元。期内增加主要是美元汇率的回落,及部份国家债券价格持续上升所带动。在外汇储备内的黄金资产,月内增加103万盎斯至6,367万盎斯。价值由10月份1,026.73亿美元增加至1,116.50亿美元。(2318)中国平安表示,将会跟全球指数及数据分析供应商富时罗素FTSE 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自家的优势,为世界各地投资者提供复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并推出差异化的方式,以应对国内可持续的投资环境,富时平安中国ESG指数系列。系列内集合中国平安专有的国内ESG资料和评级,及富时中国领先指数。双方的合作,可致力提供在国内仍是发展阶段,并以内地巿埸为重点的产品。以促进ESG的投资增长。
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002594)比亚迪,跟招商工业签署订购合约,订单是4艘拥有9,400个车位的双燃料汽车滚装船,订购价约27.83亿元人民币。比目前全球最大的9,100个车位的滚装船仍要大。集团正计划设立自家的汽车运输船队。主要是订单的增加,海运成本亦日见高涨。年内首10个月,国内出口汽车高达245.6万架,更超越德国而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香港财经事务官员表示,全球虚拟货币发展迅速,也渐见成熟。因此对相关虚拟货币资产的投资,都保持开放态度。唯希望能有序及健康地发展。证监会正在计划,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引入,买卖虚拟货币的比特币、以太币及其他相关货币的期货ETF到港交所上市。暂时有多家虚拟货币发行商皆表示有兴趣,将产品带到港交所上市。相信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见到虚拟货币的期货ETF在港交所上市。未来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大方向,相信重点仍在金融科技,及虚拟资产的配置上。
而跟国内的互联互通,仍有多个项目正在筹备中,包括引入在港交所上市的国际企业,及开设人民币柜枱等。港交所正在为科技公司在未有盈利,而可以申请上市的方案。相信可吸引更多企业或外国投资者到香港金融市场发展。
港股周内持续向上抽升至高见19926,再度迫近20000关口。而恒生科技指数亦同步抽升至高见4390。港股连日升势,主要是国内多个城市皆见逐步放宽措施,投资者憧憬会再进一步放宽通行。科技股、新经济板块及中资股等齐全面造好。近期多只大型科技股皆能交出胜预期的成绩,而大部份亦见低位后反弹。因此短期内升势仍可持续。但要留意,12月近尾为长假期,随后应会较为淡静。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