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美早一周 | 美股连日大幅升收!经济数据偏软,美联储能否放缓加息?

2022-10-29 17:10

上周市况

美国第三季度GDP摆脱连续两季的负增长,降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

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6%,好过预期2.4%及上季度负0.6%,创自2021年第四季以来最高。并摆脱连续两季的负增长。数据舒缓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

期内个人消费开支PCE上升1.4%,稍胜预期升1%,唯比上月的升2%略见回落。核心PCE升4.5%,符合预期,但比上月的升4.7%也见回吐。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回落至49.90,远差过预期51及上月52。更是近两年来,首次跌穿50以下的收缩区。同月份服务业PMI更跌落46.6,低过预期49.2,及9月49.3。两数据的疲弱,拖累综合PMI跌至47.3,同差过预期49.3及49.5。更连续4个月皆在50以下的收缩区内。数据反映出经济衰退已渐见浮现。美国公布制造业PMI跌穿50至收缩区,创近两年低位。

英国10月制造业PMI跟跌至45.8,创自2020年5月以来最低。德国制造业PMI 45.7,同创近两年低位。欧洲多国制造业PMI 46.6,亦创自2020年6月以来新低。美国、英国及欧盟多国似乎走到同一方向。通胀齐创历史新高,而制造业PMI则齐跌至纪录新低。相信各地央行亦会同一行动,大幅加息以应对一切,及维持自家货币避免急速贬值。因此相信未来各地股市或汇市,也难寻可以向好的方向。

央行周内持续开展千亿级逆回购,国内多家公私募基金披露三季报

人民银行周内继续在公开市场进行多日超过2,000亿元及不同金额的人民币逆回购操作,续维持7日期限及中标利率2%。周内有多日的人民币操作到期,对冲后在市场净投放累计8,400亿元人民币,在连续第多日净投放后,累计投放金额已创出自9月以来最大规模。

周内人民币汇率曾见持续弱势,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自失守7.3后,再高见7.3748,再创历史新低,连跌两日,累跌超过千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亦创新低7.3095,亦跟创自2008年1月以来的近15年新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66,为自2020年6月以来新低。人民银行在月初时侯,逆回购操作模规皆维持在20亿元人民币。到周内则大幅增加至超过两千亿,更连续多日操作。11月将有大额的万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

日前国内多家公私募基金,及资产管理机构齐公布旗下权益类基金数据。当中合共有1,948只权益基金齐增持股票仓位,其中469只增持仓位超过9成,有8只更超过9成半,而最高更达到99.6%。而整体平均股票持仓皆超越75.5%。在第三季度内,股市虽见反覆偏软,但仍有672只基金选择继续增持股票仓位。

香港银行股相继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汇丰Q3稅前盈利按年跌42%

汇丰控股公布第三季度业绩,列帐基准收入116.16亿美元,按年下跌3.3%。列帐基准税前盈利31.47亿美元,按年减少41.8%,略胜预期。第三季度不派息。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盈利19.13亿美元,按年跌46%,每股基本盈利0.1美元,按年减少44.4%。午后股价曾低见40.35元。

渣打银行公布年内第三季业绩,期内收入43亿美元,上升15%。纯利10.87亿美元,按年上升42%。香港区业务为收入10.2亿美元,按年升20.6%,但税前基本盈利则下跌3.3%至3.24亿美元。占集团税前基本盈利22.9%。主要是信贷大幅减值所致。

中银香港首次协助国内海南省政府在香港发行第一笔离岸蓝色及可持续发展的人民币债券。并负责执行、定价、结算及销售等工作。同时向香港质量保证局取得蓝色认证,和可持续认证。是次更是内地省政府首次到香港发行债券,可丰当人民币产品。更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是日银行同业拆息再度全面向上抽升。楼宇按揭利率以此为目标的1个月拆息,再升至近14年的高位3.117%,更连升13日。银行用以计算资金成本的3个月拆息亦升至4.553%,同创近15年新高。其他两星期报2.773%,两个月报3.462%。市场预期稍后会再跟随联储局加息。

本周焦点:海丰国际 $01308.HK 


集团主要业务是经营集装箱运输、船舶管理、船舶经纪、国际货运代理、拼箱、项目物流及配送、报关、仓储、集装箱堆场、码头及散杂货等。是亚洲区内领先的航运物流企业,在全球集装箱航运企业中排名第17位。总部设于香港。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22.58亿美元,增长69.2%。股东应占盈利大幅上升1.4倍至11.67亿美元。期内整体毛利率增加11.6个百分点至53.3%。集团重点业务可分为集装箱航运物流,主要是提供集装箱运输、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堆场及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并专注于亚洲区市场。经营77条贸易航线,包括14条通过联合服务,及24条通过集装箱互换仓位安排的贸易航线。集团拥有一支由97艘船舶组成的船队。其中有57艘为千个标准箱型。有74艘属自家拥有的船舶,及23艘租赁船舶。总运载能力超越14万个标准箱。同时经营1.46百万平方米的堆场和14.3万平方米的仓库。另一个重点业务为干散货及相关业务。主要提供干散货船舶租赁。由于未来会专注集于装箱航运及物流业务,因此将会陆续出售所有散货船舶至不再拥有。

集团未来仍会聚焦在亚洲区内,优化专业的营运模式、加强服务网络,及伸延海陆一体化,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要。亦进一步交付新造船,以替换部份租赁船舶。以保持长期成本优势,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可于现价13.06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18.50元,跌穿11.30元止蚀

后市展望

美股连日大幅升收!经济数据稍见偏软,投资者憧憬美联储放缓加息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公布第三季度业绩,Google母公司Alphabet 收入690.92亿美元,按年上升6%。每股盈利1.06美元,远少过预期1.25美元。股价低见94.57美元,跌幅9.7%。

另外微软收入虽然升11%,好过预期。但纯利跌14%至175.56亿美元,股价急挫超过7.7%,低见230.06美元。Facebook 母公司Meta 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227.14亿美元,下跌4%,少过预期273.8亿美元。更呈现首次连续两个季度缩减。每股盈利1.64美元,远低过预期1.89美元。差劣的业绩拖累股价急挫超过3成,低见96.38美元,并创出52周新低纪录。

投资者的大幅抛售股份,主要是不满经济开始转差时,非但没有降低成本,更未能控制好整体业务管理的运作。以致交出极度失望的成绩。相信随后的科网企业公布业绩也难有惊喜。

美股连日大幅升收,道指累升近1,700点,标普升140点,纳指周初曾连升3日,累升582点。科技股业绩差预期,连跌两日,收窄至仅升176点。10年期国债息率自上星期升至近15年高位4.33厘后,周内已见跌穿4厘,低见3.93 厘。而美汇指数亦由高位114.78展转下滑至109.53。息率跟美汇创新高后见调整,尚算合理。

但美股的急升,仅近日公布数据稍见偏软,亦反映出经济衰退已经展开。唯投资者则憧憬联储会因此而拖慢加息步伐。但局方官员会否如此考虑,已另一回事。因此要小心美股会出现调整。

内地基金逐步增持股票,看好信息技术和半导体芯片板块

国内A股市场多家券商,分别推出不同的投资策略。综合整体意见,分别得出结果是,目前环球金融市场仍见大幅波动,主因为美国带动的大幅加息所引致。A股市场到现时颇接近低位,亦见个别私募基金正逐步买入。未来仍以中长线,及行业龙头的股份为主导。可投资的板块是能源、军工装备、半导体芯片、国产软件,及个别基建等。

在国内的公募基金中,专业投资其他基金,称之为基金中基金FOF。自2017年成立,仅有6只,但到今天,巳发展到有347只,合共总额超过2,333亿元人民币。不论在发行数量或总额,皆创纪录新高。公募FOF皆能为投资者安排资产配置、选择基金,及分散风险。亦因此产生出很多不同项目的FOF,有目标日期、目标风险、LOF 、ETF,及QDII-FOF-LOF等。并深得投资者的喜好及认同。

近期有大型券商表示,A股市场近日回落后,主要是对冲基金做的淡仓所影响。近日已见平淡仓。亦是给予投资者一个趁低吸纳的好机会。内地基金已见逐步增持股票,也相信内地会继续推动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而未来会看好信息技术和半导体芯片板块。

港交所宣布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恒指周内再跌穿15000关口

港交所表示,全球各地皆愿意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应对气候的变化。将会推出全新的市场平台 Core Climate ,为一站式的综合国际碳市场。为全球提供自愿碳信用产品及交易,更可经平台取得产品信息、购买、交收、持有,及可注销各自愿碳信用产品。平台上的碳信用产品,皆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的碳项目,包括避碳及减碳项目。并致力建立一个国际自愿碳市场,协助全世界各地区企业,或投资者,将资本、资源,或相关气侯的机会连接一起。

根据国际结算银行BIS资料显示,截至年初4月,香港日平均外汇交易总额6,944亿美元,跟2019年4月比较,增长9.8%。而最活跃的外汇掉期合约占比超过61%,当中人民币外汇交易则由2019年4月的1,076亿美元,增长超过7成7至1,912亿元人民币。并继续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第三大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及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再继续确认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恒指周内弱势持续,周一更曾跌超过千点收市。全星期累计跌超过1,348点,前周失守17000及16000两个关口后,周内再跌穿15000关口,曾低见14770,再创近13年半的新低。恒生科技指数全周累跌278点,曾低见2720,创自推出以来的纪录新低。日平均成交额增至 1,366亿港元。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