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华盛证券分析师Louis:美债收益率续创新高!美联储加息75BP在望?静待港股回弹

2022-10-22 15:06

上周市况

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强烈,美股三大指数仍处熊市区

美国公布9月份新屋动工按月下跌8.1%至年率计143.9万间,稍低过预期146.1万间。同月份建筑批则按月升1.4%至年率计156.4万间,略多过预期。同月份房屋销售按月下跌1.5%,至年率计471万间。连续下跌8个月,更创出自2007年以来最长跌势。并跌至近两年最低。数据反映美联储在大幅加息后,已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压力

高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19.75亿美元,按年下滑12%,期内盈利29.62亿美元,更跌近44%,每股盈利8.25美元,仍然好过预期。同时公布重组业务架构。计划将投资银行及交易部合并成一部门。而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则合并成另一部门。最后的交易银行、金融科技平台、专业贷款及多个不同业务同合并为第三个部门。个别高层管理人员会担任新职位。重组后可将公司业务,在任何时候,或大市在不景气的情况下,皆能得到固定,或安稳的收入。

日前美汇指数稍见回吐,曾低见111.77。评级机构惠誉下调美国经济预测,估计会踏入衰退周期,但相信比较温和。有投资银行也言明,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因为当地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唯一可行仅是大幅加息,定可拖累大量新经济或创新科技的企业。俄乌局势仍未见平息,石油输出国持续减产,欧洲的能源危机,更见担心。再加上劳动市场的强劲。种种问题皆令到通胀在短期内难向下降。美股三大指数仍在熊市区内,宜小心谨慎。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外资看好人民币资产

国内中证监目前正研究再加大开放内地金融市场。主要是准许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公募基金、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具有股权的相关人士,可放宽在6个月内买入或沽出股票,并不属于短线交易规则。同时授权证监会的可豁免以上情况。同时准许基金管理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可合并同一公司的股份达到5%,如在6个月内买卖,也是不属于短线交易。年内首9个月,外资流入资金投资A股累计522亿元人民币。截至9月30日为止,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超过2.77万亿元人民币,占A股总市值4.35%。

国内中证监正研究再放宽及优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由于市场的时刻转变,为配合不同的需求,再加上以往的规则也稍见严紧。因此通过更清晰的回购规则,及再优化禁止回购的方式。目的在推进上市公司可以回购自家股票,以用于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亦可是减少注册资本。同时亦可以提升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也有利于市场气氛。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表明支持。年内环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但外国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首3季度,沪股通净流入874.8亿元,深股通则净流出352.72亿元。资料反映出外资渐对人民币资产越见有兴趣。

周内恒指创近13年半低位,北水持续6个交易日“低吸”港股,日均流入超50亿

国内有多家航空公司已在9月开始恢复国际航线的往来。有个别也计划10月开始往来国际航线。 $00753.HK  中国国航在在9月底已开始在航班往来美国洛杉机、加拿大温哥华、东京、马尼拉、雅加达及雅典等国家。 $00670.HK 东方航空则表示,到10月底前由现时的每周25条线内54班航班,增加至42条线内108班国际客运航线。当中包括往来杜拜,首尔及东京等。 $01055.HK  南方航空亦于10月底前恢复部份国际航线,往来曼谷、雅加达、马尼拉、东京及杜拜等。消息刺激相关股价齐造好。

周内恒指曾经连升两日后稍见调整,但此刻要冲上17000以上,确实有点难。但经沪深港通的北水持续流入,更连续6个交易日超过50亿以上,为自2021年1月以来首见。而在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内,更见有资金追入 $02800.HK  盈富基金、 $02828.HK  恒生中国企业及 $03033.HK  南方恒生科技等。合共有超过92亿元的成交额。也反映出内地已有资金在趁低吸纳。

周内恒指曾低见16010,再创近13年半低位,迫近16000关口。恒生科技指数同步向下,低见3042,再创自推出以来的纪录新低。由于港汇指数再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即在市场承接港元沽盘,金额约30.62亿港元。到10月24日,本港银行体系内的结余将回落至1,001.66亿港元。

本周焦点  $00842.HK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华盛证券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国内从事铅酸蓄电池全系列研发、制造及销售。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蓄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是属于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是电信和数据中心行业的全球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提供创新,及高度可靠的备用电源之解决方案。集团始于1999年,更于2010年11月成功到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61.68亿元人民币,增长19.1%。股东应占盈利大幅上升超过1.7倍至8,002万元人民币。期内整体毛利率下跌3.3个百分点至11.1%。产品可分为网络能源,主要是应用在电信通讯、UPS电池等。广泛应用于各级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在全球排名前10家通信营运商中,有5家是使用理士电池。而起动电池主要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和船舶起动。集团拥有国际上先进的铸带拉网,及连铸连轧极板生产技术。更成为国内外制定铅酸蓄电池技术标准的主要成员。最后动力电池则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哥尔夫球车、观光车及叉车等。产品主要供应给行业的生产厂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动力电池技术研发设备。通过26项关键工艺,超过百道质量检测及工序,超过万次的放电检测。皆能符合电动车行业,及蓄电池规范的要求。

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唯集团对前景仍然充满信心,并持续投资于电源解决方案。为5G、电动汽车,及设备行业内的客户,提供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可于现价0.53港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0.075港元,跌穿0.43港元。

后市展望

美债收益率续创新高,美联储11、12月或加息75BP

欧洲地区公布,9月份整体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升至11%,再创高峰,并高过英国公布的,当地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上升10.1%,再高过预期10%及上月9.9%。并创近42年的历史新高。数据刺激各地央行要加快步伐及加大幅度加息。

美国债券息率再度抽升。10年期国债息率曾高见4.136厘,创自2008年7月以来最高。而2年期国债息率更高见4.580厘。孳息率倒挂情况持续严重,也反映出当地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机会率已达到百份百。投资者估计,在随后的11月及12月,美联储会继续每次都加息0.75厘,以压抑高企的通胀

美国企业周内齐公布业绩,结果仍胜预期,有个别更能交出亮丽的成绩。但多项经济数据皆反映出通胀仍持续在高位,更不似见偏软而回落。美联储官员的极鹰言论更见不时出现。债券息率更续创新高。10年期国债息率高见4.228厘,迫近2008年6月的高位4.274厘。而2年期国债息率更高见4.618厘,为自2007年8月以来,首次冲上4.6厘以上。未来要面对是美联储将继续大幅度加息,及经济衰退展开后风险有几高。投资者对此亦感忧虑,唯有见股市反弹,实时沽售减持,同步将风险减到最低。

国内多家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良好,A股超250家企业发布三季度盈喜

日前国内多家大型银行公布年内首3季的新增贷款的金额。首先 $01398.HK 工商银行截到9月30日止,客户贷款总额17.41万亿元人民币。跟去年底比较增加2.2万亿元人民币。其次为 $00939.HK 建设银行同期客户贷款总额接近20万亿元人民币,跟去底比较增加2.1万亿元人民币。整体银行贷款皆见不同幅度的增加,而不良贷款余额亦比上季稍见下降。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良好。

根据国内资料显示,在10月份内,各地方政府加紧发行专项债券。月内发行规模已超越4,000亿元人民币。年内首9个月,地方政府新发行专项债券已达到3.54万亿元人民币。跟年内限额3.65万亿元,及国常会已批准的额外5,000亿元,共合4.15万亿元。已差不多接近达标。明年部份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亦提早下达,暂时1.46万亿元人民币。

国内A股市场内的上市公司,有超过400多家已预告第三季度业绩。当中有超过250家企业预计盈利有增长,当中更有近180家盈利是百分百增长。仅有21家预告是转亏。其他分别是延续盈利及小幅增长。业绩盈喜企业占整体超过9成。刚公布业绩的 $300750.SZ 宁德时代,和 $002594.SZ 比亚迪,远胜预期,不论在收入或盈利,皆见大幅增长,带动股价造好同时,更吸引外资大力追捧。当中新能源板块内的锂电池股份,连续多日追入,累计资金接近10亿元人民币。

港交所Q3业绩稍逊预期,拟吸引无盈利、无收入科技公司上市!恒指持续弱势

$00388.HK 香港交易所公布年内第三季度业绩,收入及其他收益43.18亿,按年下跌19%。股东应占盈利同下跌30%至22.63亿。每股盈利1.79元。以首3季计算,收入及其他收益132.55亿,按年跌18%,期内股东应占盈利70.99亿,跟跌28%,期内每股盈利5.61元。收入及盈利齐见下滑,主要是每日成交金额下跌,导致交易及结算费减少。沪深港通内每日成交金额亦下跌,引致业务收入亦跟跌。股价再回落,曾经失守250港元。

同时就未有盈利的科技公司,可以申请上市而公开咨询。方式接近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吸引多种专业的科技公司。包括先进硬件内的半导体、量子计算及元宇宙技术、新一代信息科技内的云端服务,及人工智能、先进的合成生物材料及纳米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最后是新食品及农业技术。上市要求包括商业化公司年收入最少2.5亿港元,市值达到80亿港元。非商业化公司没有收益要求,但市值要高至150亿港元。

恒指周内连跌多日,持续的弱势,再屡创新低。更曾低见16010,跌穿2011年10月初的16170,创近13年半低位。虽然北水持续净流入,更超过70亿元。但似乎动力不足,未能挽回劣势。受到科技股及新经济板块的极重沽压,拖累恒生科技指数昨日亦再创纪录低3042。唯成交增加至1,267亿元,创月内新高。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