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一周财经日历 | 特斯拉、奈飞财报“揭榜”!美联储经济褐皮书来袭

2022-10-16 14:09

编辑:Jling

一、宏观方面

周四公布的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仍高企,强化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将继续坚持激进加息计划的预期,美股起初重挫,但随后开启反弹,三大指数周线仅道指成功收涨。不过,未来一周美国重磅经济数据较少,主要关注美国至10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美国至10月1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等数据。

周五,美联储票委之一乔治表示,为对抗广泛性的通胀,需进一步加息并保持更久限制性利率,利率峰值可能不得不提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表示,如果经济有需要,通过加息让政策利率达到4.5%至5%“是最有可能的结果”。而未来一周,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埃文斯、哈克也将围绕美国经济前景、货币政策等话题发表讲话,这部分内容也值得关注。(注:美联储对2023年底终端利率的预估中值为4.6%)

此外,10月20日(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会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除美国之外,未来一周还有中国第三季度GDP年率、中国至10月20日一年期/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数据值得关注。

二、新股方面

港股新股方面,未来一周预计2只新股上市。

  • 润歌互动将于10月17日(周一)正式上市,此前暗盘交易中收涨54%。

润歌互动为一家于中国运营的营销服务提供商。在业务模式上,于往绩记录期内,公司经营营销及推广服务和IT解决方案服务两大业务板块。

  • 飞天云动将于10月18日(周二)正式上市。

港股“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已经形成完整的AR/VR服务网,涵盖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等业务,并且还在国内元宇宙场景应用层中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据艾瑞咨询统计,2021年公司的AR/VR内容及服务市占率排名第一。

美股新股方面,未来一周预计有6只新股将上市,包括空白支票公司Hudson Acquisition I Corp. ( $HUDA U)、生物技术公司Intensity Therapeutics, Inc( $INTS )、开发针对细菌真菌何寄生虫感染免疫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Alopexx, Inc. ( $ALPX ) 、先进材料公司Aspire Real Estate Investors( $ASPI )、基金编辑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 $PRME )、以色列视频编码和图像优化软件提供商Beamr Imaging Ltd. ( $BMR )。

需要注意的是,美股IPO时间可能随时变更(包括提前、延后等),投资者需持续跟进相关消息。

三、财报方面

港股方面,下周将有多家港股公司发布重磅财报,包括香港交易所、长城汽车、中国电信等值得关注。

美股方面,未来一周高盛等将“接棒”银行股财报。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华尔街各大银行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展望越来越悲观,许多银行高管表示他们正在为潜在的经济低迷或衰退做准备。此前摩根大通表示在其贷款损失准备金中预留了大约10亿美元;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本季度也都在其准备金中投入了约4亿美元。

与此同时,特斯拉、奈飞的财报也值得重点关注。

奈飞将于10月18日(周二)美股收盘后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此前10月13日该公司宣布将于11月推出廉价版订阅服务。市场研究公司Monness Crespi Hardt & Co分析师Brian White表示,他预测奈飞将在第三季度新增100万用户订阅量,最终实现2.216亿订阅用户数;第三季度收入预计将为约78.3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环比下降2%。奈飞此前预计第三季度将产生约78.38亿美元的销售额,以及约12.55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和2.14 美元的每股收益。

特斯拉将于10月19日(周三)美股收盘后公布其2022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根据彭博社的调查统计,分析师一致预期Q3特斯拉营收22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2.2%;调整后净利润36.68亿美元,同比增长75.2%;经调整每股收益1.032美元,同比增长66.4%。

关联阅读:财报前瞻 | 特斯拉Q3绩前遭“砍”目标价!分析师:财报关注这四点

 

以上就是發仔为大家整理的一周重点事件~祝新的一周投资顺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