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大行评级 | 瑞信:“三桶油”首选中海油,看涨26%!商汤绩后遭机构削价

2022-08-26 19:08

编辑:Judy

大行观点

光大证券:维持快手-W【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105.2港元

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快手-W“买入”评级,2022-24年营收预测为949/1148/1343亿元,目标价升至105.2港元。该行指,随着2022年后续疫情好转,快手广告收入、电商GMV增长有望恢复,直播打赏保持增长韧性;电商货币化率目前仍较低,预计2023-24年缓慢提升。

且快手具备良好的社区氛围,粉丝和达人间自发形成的情感联系强,具备长期可观变现潜力。同时平台用户获取、留存效率持续提升,流量仍有望健康增长;降本提效逻辑持续验证。

瑞信:维持中国海洋石油【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升至13.5港元

瑞信发研报指,中海油 $00883.HK 二季业绩表现强劲,展示出期内油价上升而产生的强大经营杠杆。该行又指,中海油成功将总成本控制在每桶油当量30.3美元,令公司虽然要面对成本上涨及税收增加,期内仍表现强劲。次季石油及燃气总产量按年增长9.7%,高于公司全年增长5%至6%的指引。

瑞信表示,中海油的13个新项目中有3个已在上半年投产,其余10个项目若于年内投产,全年产量料将提升至6亿至6.1亿桶油当量以上。该行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由13.3港元轻微上调至13.5港元,续为“三桶油”中的首选。

麦格理:维持商汤-W【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降至1.95港元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商汤 $00020.HK 上半年收入按年下跌14%,较该行及市场预期分别低33%及31%。由于硬件设备产品组合占比提升,令毛利率按年下跌7个百分点,经营开支占比较高,拖累上半年经营亏损按年维持为23亿元人民币,亦逊于该行及市场预期。

由于毛利率下降和经营成本比率上升,该行预计期内净亏损将扩大。该行将其目标价从3.24港元下调至1.95港元,以对应2023年预测市售率降至约7倍,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汇丰研究: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目标价降至23港元

汇丰研究发表报告,指吉利汽车2022年上半年盈利差过预期,低估了第二季由于封城措施和汽车芯片短缺所造成干扰,导致销量下跌带来的毛利率压力,该行将吉利2022和2023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48%和38%,目标价由29港元下调至23港元,评级“买入”。

该行指出,吉利 $00175.HK 的股价自5月底以来已反弹4%,主要受内燃机汽车政策支持和电动车上行周期带动,销量势头复苏,相信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由于供应链瓶颈的逐步消除,电动车上行周期加速,内燃机汽车组合提升,吉利2022年下半年的销量料将增加,先进车型推出可能会提高销量,支持毛利率改善和带动投资收益。

韦德布什:予特斯拉目标价360美元,拆股及上海工厂是信心来源

韦德布什分析师Dan Ives指出,在两年内第二次拆股后,特斯拉 $TSLA 的股价还有上涨空间,并为该公司设定了360美元的最新目标价。Ives还指出,他对特斯拉持续的信心还来源于上海工厂全面复工后产能的提升。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工厂的增产势头正盛,应该会推动年底前销量大幅增长。

Ives写道,“我们现在看到,在马斯克公司的工厂升级后,Model Y在中国的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对特斯拉来说,需求不是问题,供应曾经是问题,但现在显然处于上升轨道”、“虽然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显然会降低特斯拉(以及整个行业)的需求,但我们相信,美国、欧洲和中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

大行研究

中金:中概股回归港股和主要上市是大势所趋;短期或影响流动性

中金最新研报指出,无论最终在美退市与否,选择赴港上市都将是中概股对冲外部风险的择优之选。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已有26家公司通过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回归港股,以寻求美国意外退市风险下的“安全垫”。

中概股回港和退市或对港股短期有流动性扰动,但长期有助于优化港股结构并强化吸引力。往前看,在外部环境依然面临较大变数情况下,预计更多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公司回归港股、且采用或者转为主要上市方式将成为主流

再鼎医药 $09688.HK 、哔哩哔哩 $09626.HK 和阿里巴巴 $09988.HK 等公司也已经申请或完成了二次上市向主要上市地位的转换。该行测算,上述公司如果转为主要上市并纳入沪港通后,有望带来450亿港元的资金流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