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一个月疯涨300%!中国石墨引爆港股市场,为何遭爆炒?

2022-08-18 09:27

编辑:Chambers

华盛资讯8月17日讯,港股次新股中国石墨昨日暴涨47%,成交额超2.4亿港元,截止发稿,中国石墨自7月上市来累涨逾300%,为年内港股上市新股中的“涨幅王”。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中国石墨疯涨背后,基本面到底有没有支撑?又有哪些消息刺激?

背靠全球最大锂电负极材料龙头,行业产量有较大缺口

中国石墨生产鳞片石墨及球形石墨,用作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石墨材料,2021年市占率超过4%;公司2021年最大客户为北交所市值一哥“贝特瑞”,近三年来自贝特瑞的收入占比达到37.9%、37.9%及20.1%。

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超级巨头,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其客户包含松下、三星和宁德时代等国内外主要电池厂商,下游覆盖特斯拉、比亚迪等全球车企。

而受益于近年来下游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逐月上涨,整体同比大增53%,但供给依旧紧缺。

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预计,今年负极材料需求量为120万吨,供应缺口在30万吨左右;中国石墨作为贝特瑞负极材料石墨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整体增长。

国泰君安研报也指出,石墨化下游主要为石墨电极和锂电用石墨负极,受益汽车电动化爆发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需求成为推动石墨化发展的主要推手。该行测算,25年全球对石墨化的需求约为240万吨,CAGR36.6%。

石墨产业链站上风口浪尖!美《通胀缩减法案》难住跨国车企

另外一则重磅消息,关于石墨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全球车企格局。

据美国总统拜登于昨日签署的《削减通胀法案》指,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可以获得高达7500美元的补贴,但享受这一补贴的汽车产品必须在北美制造,其电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属原料和矿物(例如锂和石墨)要在美国或者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提炼。

换句话说,“大部分原材料生产不能是在中国”。

瑞银分析师Tim Bush指出,最担心的材料是负极,而石墨是电动车电池负极的重要成分,但中国是石墨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国,约占天然石墨产量的60%,合成石墨产量的90%。尽管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加紧研究用替代材料,但商业化普及之路遥远。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石墨等碳类材料 

事实上,该法案落地后便遭到了的欧洲、韩国和其他跨国车企的批评,作为通胀法案“最受伤的人”,这些跨国车企无法做到在北美制造汽车从而获得补贴。

美国当地汽车人士分析,在没有原材料、技术与市场的基础下,单靠补贴让车企选择站队是愚蠢的想法。预测欧洲等跨国车企对这一法案的反对很可能会付诸行动,一旦税收抵免只受惠于美国本土车企,欧洲等海外车企反而会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国石墨作为国内锂电负极材料产业链公司,有望受此事件获益。

中国石墨获散户追捧风险陡升,业绩公布将检验“真身”

整体而言,从中国石墨基本面看,不管是产品和行业都有一定的确定性支撑。虽然作为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市场需求大,存在一定估值溢价空间。但是从短期涨幅来看,中国石墨涨幅已经大幅偏离行业平均估值。据Wind数据,截止昨日收盘中国石墨PE为32,远高于所属行业的13平均PE

而从股权结构来看,中国石墨目前没有到大股东解禁期,目前大股东持股高达75%,前25大股东持股更是已高达90%,按公司总股本算,目前真正流通股份可能只有1亿多股,股权高度集中度。

从交易层面而言,据华盛证券数据,仅昨日该股的资金流入91%均来自散户,目前获利盘高达95.87%,回调压力大,更多的是散户炒作,目前并没有机构持股和评级。

华盛证券:中国石墨8月17日交易资金分布

最后,中国石墨也于昨日发布了公告,将于8月29日公布中期业绩,按照二季度锂电负极材料行业的整体增速,公司大概率录得超额利润,届时便能检验其“真身”确认是否能长期关注。

投资干货攻略如下

中国石墨 $02237.HK :公司生产鳞片石墨及球形石墨,用作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石墨材料,就2021年销售收益计,中国石墨集团为国内第五大鳞片石墨精矿生产商,同时也是国内第六大球形石墨生产商。

烯石电车新材料 $06128.HK :公司是天然球形石墨和专用石墨产品的领先制造商,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通常用于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谊砾控股 $00076.HK :公司此前就附属公司GSL与MadagascarGraphiteLimited(MGL)签署的石墨矿石供货协议加签备忘录,双方同意MGL向GSL供应大鳞片石墨矿石

西水资源 $WWR :是一家矿产资源勘探商和开发商,公司专注于在阿拉巴马州发展电池石墨业务,此前宣布的长期石墨矿产购买协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