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美早一周 | 警惕外围变量!美联储或加速缩表,中概股将迎“曙光”?

2022-04-30 12:00

编辑:Judy

上周市况

美首季GDP低于预期,周内美股大幅升跌,美联储或加快缩表

美国公布年内首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下跌1.4%,远差过预期升1.1%及上季度升6.9%,更为自2020年第二季度后首次负增长。同期个人消费支出PCE升2.7%,稍差预期。核心PCE 按季升5.2%,略低过预期升5.4%。经济数据虽意外萎缩,但国民消费仍见强劲。首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下滑,投资者忧虑经济增长放缓,更甚致衰退。唯相信下周联储局已设定加息半厘。

近期在期货市场内的利率期货已反映出,到6月份加息0.75厘的机会已高至超过88%。连同外围政治动荡的不稳定,加速资金流入美元,将美汇指数推高至2002年,近20年高位103.9391。导致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皆见下跌。周内美股继续以过山车式的大幅升跌,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内的波动率指数VIX大幅造好,升至高位33.81,升幅更超过24%,将迫近52周高位38.94。因为有多家券商对美股前景转为看淡及悲观,外围政治动荡不安,及仍未见可解决为原因之一。其次是忧虑联储局将加速和扩大加息的步伐,同时亦大幅加快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虽然可能是短暂可抑压极高的通胀,但同时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减慢,甚至可能步入衰退。此方为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回弹,个人养老金或一定程度支持市场

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于25日生效,向市场释放资金5,300亿元人民币。周内继续在市场进行百亿元逆回购操作,为连续第14日,中标利率维持在2.1%不变。亦完全是对冲到期操作,未有任何资金投放或回笼。随后再公布,由5月15日开始,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时的9%降至8%,减少一个百分点。为人行年内首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由于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向下,主要是外资对国内个别地方出现疫情而感到担心所致。但相信到经济复苏增长,一切回复正常,人民币汇率自会有支持。人民银行年内首度出手,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105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即见止跌回稳,并见轻微反弹。同时也带动A股市场靠稳。投资者都认为,国内央行仍有多个可行方式,以维持金融市场秩序良好,也避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日前国务院正准备推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将以个人账户模式,由参加者个人自行负责所有缴款,年上限1.2万元人民币。账户内的资金,可用于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公募基金,及商业养老保险等。首先在个别城市推出,随后再按情况逐步推至全国。而每年累积的养老金规模颇为巨大。以目前国内个人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估算,5年后累积金额可能超越4.6万亿元人民币。如部份投入金融市场,可会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港股通人民币计价或下半年落地,传中概股审计取得重大进展港股急升

首次发行的(4252)绿色零售债券,已安排在26日公开认购。年期为3年,每手港币万元,最低息率亦按市场的转变而上调至最低2.5厘,每6个月派息一次。是次目标是发行150亿港元,唯可按市场认购的需求而增加至200亿元。最后认购日为5月6日,到5月19日,正式到港交所上市。

今年初香港财政司长曾经提及的,在互联互通的南向港股通内设定可人民币计价的功能。经金管局、证监会及港交所讨论后,皆认为可行。而在香港的基本设施亦准备就绪。现时需要内地交易所,或结算所齐准备所有就可以。再等待国内监管机构批准,就可付诸实行。预计在下半年可成事。近日美元汇率的强势,令到港元汇率迫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反映出资金由港元流入美元。金管局表示,美国准备加息,香港未必会跟加息,以致港美息差越加拉阔。目前1月及3月的息差,分别拉开致50及60点子。也是造成港汇转弱的原因。当触及兑换保证价7.85,局方自会在市场出售美元,再买入港元应对。

港股周五急升超过813点收市,主要是传出中美双方金融机构,就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之审计底稿有进一步的认同,亦颇为接近双方目标。如能达成协议,先可避免正在上市的企业遭受退市压力。同时也可以为国内中资企业到美国上市的将来做好准备。

本周焦点   $02138.HK  医思健康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香港及国内提供医疗、准医疗和传统美容服务。更有部份销售护肤及美容产品。为目前香港最大的医疗美容,及非医院医疗服务供应商。重点预防及精准的医疗,并透过多元化服务,拓展医疗人工智能,整合多学科医疗服务。并以「DR REBORN」品牌提供医学美容服务。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之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14.44亿元,增长81.1%。股东应占盈利大幅上升2.6倍至1.6亿元。集团重点业务可分为医疗服务,主要是整形外科手术、微整形疗程,及能量仪器疗程和一般诊症服务,皆由集团医生操作及负责处理。以 ONE DENTAL 和 ONE DENTAL PLUS 品牌专责的牙科、眼科和中医服务等。其次为准医疗服务,主要是已完成由集团医生主导内部强制性培训的治疗师,负责操作能量仪器疗程。最后为传统的美容服务,包括面部护理、按摩,及其他无创疗程等。另有部份是出售自家品牌「宝特曼娜」和「瑞研雅」之护肤、保健及美容产品。于中港两地合共经营91家诊所及服务中心。在香港设有两家旗舰店。其中有17家服务中心是在国内开设。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人民更关注健康问题,也造就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集团未来继续扩大医疗专科服务,并利用信息科技专业知识,通过数字化和闭环生态系统,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医疗,和一流的美容服务。目前正在中港两地积极探索潜在合作伙伴,有望可成为策略联盟。更重点主力发展大湾区附近城市。可于现价8.03港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12港元,跌穿7港元止蚀。

后市展望 

俄停供两国天然气或触发能源危机,推特同意马斯克收购提议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及保加利亚供应天然气,因为两国未有按要求以卢布支付相关费用。市场更传出德国可能支持欧盟齐制裁俄罗斯原油。投资者忧虑行动可能触发能源危机,而导致欧洲多国再次陷入衰退。市场实时评估如对欧洲其他地方同样停止供气,影响有几大。但已先刺激欧洲天然气价格急升,升幅更超过24%。目前保加利亚有近9成天然气进口是依赖俄罗斯,而波兰仅占45%。但欧洲其他地方则颇见担心,需要限制国民使用天然气。到现时为止,已有4家公司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户口。更有超过10家正在申请中。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 总裁马斯克提出以每股54.20美元收购社交平台Twitter,涉及资金超过440亿美元。近日有最新发展,股东及董事局成员已由早期的抗拒,转变至接受,并达成收购协议。唯马斯克表示,仍有部份细节需要研究,始可以达成收购协议。马斯克上星期透露已取得465亿美元的融资后,已约会个别股东,强调以溢价收购是最好的方案。消息刺激股价曾高见52.29美元,上升超过5.6%。唯消息公布后,已回落至49美元。

上证周内失守3000点,多部门出手维稳金融,或有进一步政策利好落地

周内上证曾跌穿3000关口,为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失守。主要是北京朝阳区有小幅疫情的出现,投资者稍感担心。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再呈弱势,并跌至年内低位。上证及深证两市合共有4,400只股票下跌,当中更有超过180只是跌停板。外资持续沽货撤走资金。根据资料显示,在国内的上海及深圳两交易所上市的新股超过百只,但当中有超过3成已跌穿招股价。大部份失守股份皆来自科创板及创业板。自上海交易所推出科创板,到优化深圳交易所的创业板时,已引进美国的首次公开招股的定价制度。因此在定价上有见颇为进取。上交所已表示,正跟银行、券商,及个别承销行召开会议,要求再审慎定价。

经中财委、中证监及多个官方机构联手,维持金融市场秩序稳定,昨日A股市场已见成效。但相信政策仍会继续,尚未见能一步到位。重点仍然在稳定汇率及股市,其次为促进消费等。内地明天开始五一黄金周假期,早上市况仍见平稳,午后也是直上高位后,就在附近徘徊至收市。由于假期在前,投资者亦以穏守为原则,亦避免高追,以减低风险。一切留待放完假再算。

港交所首季业绩回落,金管局研究“数码港元”发展,外围变量较多仍需谨慎

(388)港交所公布今年首季度业绩,收入46.9亿港元,按年减少21.2%,盈利按年下跌30.5%至26.68亿元,按季计则持平。期内日平均成交金额下滑至1,465亿元,跟2021年首季纪录新高下跌超过3成半,按季则上升16%。而港交所投资也转亏损1.04亿元,去年首季盈利2.19亿元。虽然整体业绩皆见回落,但仍算符合预期。而南北向的沪深港通交易亦按年缩少16%至1,059亿元人民币,对收入造成极大的影响。季度内仅有17家企业成功上市,集资金额急跌近9成至149亿元。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157家正在不同程序申请中。股价曾低见318.40元。

香港正准备发展数码港元,金融管理局正就零售层面发行央行数码货币而提出讨论。局方估计以美元兑换成硬币或纸币港币的方案较为适合。也即是在指定银行,将金管局之结算账户内的结余转换成为数码港元。目前正重点讨论主要的政策、如何设计、潜在效益及发行机制等。相信他日定能完善推出,再配合现行银行的多种服务,更为方便。港股下星期一是劳工假期休市。由于目前外围政治动荡仍见不安,造就环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美股更见过山式的上落。下周开始踏入5月,正是联储局举行议息会议。加息半厘已几近拍板定案,另外仍要缩减资产负债表,变量太多。因此投资者主要都是以获利沽货为主,亦不敢过份进取,以减低风险。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