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前瞻:加息50个基点、缩表加速即将落地?

2022-05-03 15:36

作者:Nicole

全球瞩目!

根据美联储FOMC会议时间表,美联储将在当地时间5月3日 — 4日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并在会议结束后公布利率决议。

周一(4月25日),美联储公开发布的邮件内容显示,在此次5月会议结束后,美联储主席将举行自疫情爆发以来首场面对面现场记者会,上一次美联储进行面对面记者会是在2020年3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已有多位美联储官员轮番出来喊话,将市场对此次会议的加息预期普遍提升至50个基点,同时预计美联储将迅速开始缩表。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到5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3%,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98.7%,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0%。

图片来源:CME观察

会议当前,美联储释放的确定性消息有哪些?本次会议需要关注哪些要点,大行们怎么看?加息缩表不断“威胁”市场,影响究竟有多大?

一、前次会议回顾:当前最明确的信号有哪些?

在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5月会议召开前,不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美联储上一次议息会议,都给出了哪些具体的指引。

美联储上一次议息会议在3月16日结束,美联储宣布如期加息25个基点,并且公布了更新的点阵图:

图片来源:Fed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的加息预测较此前明显更为激进。所有16名提供预期的官员都预计今年利率将超过1.25%,除一人外,其他所15名官员都预计今年利率将超过1.5%。

美联储后续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或最早将在5月开始实施缩减庞大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未来或将每月缩减最多600亿美元美国公债和3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持有量,并将在三个月或略长时间内逐步达到这一最大缩减规模。

美联储的这一计划,将使投资组合缩减的速度远远快于上一次的缩表周期。

二、5月议息会议重磅来袭,关注哪些要点?

在本次5月议息会议召开前,美联储已有不少官员轮番出来喊话,多次在盘中“带崩”美股。如鲍威尔表示美联储致力于“迅速”加息以降低通胀,“鹰王”布拉德称“不应排出一次加息75个基点的选项”等。

美联储为何要在在5月会议之前为激进加息大力造势?这可能绕不开美联储面临的通胀持续高烧不退的问题。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8.5%,增速为1981年12月以来最快,且CPI同比增速已连续第6个月超过6%。

面对棘手的通胀问题,美联储此次会议将会拿出什么样的大招应对?

针对此次会议,当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官员的连番讲话,基本已经锁定5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此外机构提示需继续关注美联储对此后加息幅度的预期和缩表计划(缩表开始的时间点及缩表的详细路径)。高盛提醒,加息基点数可能已无悬念,还得要看鲍威尔是否会发表任何暗示美联储打算在6月之后加息50个基点的言论。

中金最新研报表示有四大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 美联储对未来加息路径的指引
  • “缩表”计划的细则
  • 美联储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
  • 美联储对于通胀前景的看法

【点击查看全文】中金:5月议息会议的四大看点

而针对美联储可能的加息和缩表路径,多个大行也已经给出了最新的预测,普遍预期美联储5月加息50个基点:

三、加息缩表不断冲击市场,影响有多大?

年内随着美联储越来越“鹰”,美股大盘持续走弱,在不少交易日出现暴跌回应美联储的阵阵“鹰”声。针对加息、缩表对美股市场的具体影响,华盛资讯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进行了整理和盘点:

1、加息

历史数据显示,在所谓的加息周期,市场往往表现强劲,而不是表现不佳。

自1989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期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平均回报率接近55%,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为6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平均正回报率为102.7%。此外,美联储降息期间也会产生强劲的收益,道指平均上涨23%,标普500指数上涨2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2%。

更多阅读:一文复盘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对美股影响

2、缩表

“缩表”(QT)是指美联储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就是从经济体中抽走货币,货币减少,相应货币价值增加。

上一轮缩表发生在2017年10月,距离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后约2年时间。由于此次缩表从时点到规模、方式都基本没有预期差,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认为,2017-2018 年底的 QT 对整体股市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如下图所示: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年美联储缩表过程中,新兴市场多国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可谓是“剧烈动荡”。相比于美股,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在上轮缩表周期中受到的冲击则要更为明显。

此外,以美联储当前释出的信息来看,本轮缩表较此前将更为迅速、更为紧迫且规模更大,更多阅读:历史上缩表美股怎么走?本轮又有何不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