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2-03-16 11:10
编辑:Ici
或许悲观情绪得到释放,隔夜中概股止跌回升迎来大幅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4.98%。个股方面,哔哩哔哩、京东、网易分别收涨近11.2%、7.1%和近3.8%。消息面上,3月15日美国监管机构曾表示,正积极寻求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以结束长达数年的跨境审计监管困局。
受乐观行情带动,港股的投资者在本周连续经历了两个交易日的打击后,今日终于初见曙光。截至发稿,恒指涨2.5%,恒生科指涨6.25%,京东涨超14%,哔哩哔哩涨超13%,快手涨超9%,腾讯控股涨超8%,阿里巴巴涨超4%。
越跌越买?内外资齐抄底科网股
叠加疫情担忧、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加息关口等因素,恒生指数昨日跌破关键点位,刷新自2016年以来新低,创近30年来第三大月跌幅,排在前面的两次分别是1997年10月和2008年10月。而包含腾讯、阿里、美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恒生科技指数本月更是跌超30%。从2021年2月最高点11001点至20022年3月15日,该指数已经跌超65%。
然而有一群投资者凭借着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看好的信念,在市场重挫之际仍然坚持逢低买入,虽然多次直呼破防,但依旧难改抄底的势头。
美国市场最大的中国科技股ETKraneShares中证中国互联网基金 $KWEB 在周一下跌逾7%后,周二投资者大量涌入,吸引了资金净流入近7300万美元,截至美股收盘,该基金上涨4.67%。
KWEB持仓港股的比重达73.29%,并且前十大重仓股皆为中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其中,前五大持仓股,包括腾讯(00700)、阿里巴巴(09988)、京东(09618)、百度(09888)和美团(03690),占到持仓份额的44.49%。这些公司今年下跌25%到50%不等。
与此同时,南向资金抄底港股的氛围也格外浓厚。据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金额高达362.31亿港元。尤其在本周大跌的两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158亿港元。腾讯和美团分别获得净买入近85亿港元和近34亿港元。
港股为什么会大跌
那么对于本轮港股的大幅下跌,方正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原因有多个:
大跌之后港股怎么走
小编梳理了1997年、2008年以及2011年间,恒生指数创阶段性月度新低后接下来的走势。
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历史上恒生指数月内创阶段新低后,通常在6个月之后会修复所有跌幅甚至是迎来上涨。
机构怎么看本轮抛售潮
针对近期港股下挫,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港股的抛售潮是史上最猛烈之一,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都正在无选择地抛售,弥漫市场的悲观情绪仍有待消化,技术性反弹稍纵即逝。尽管净买入现阶段已在历史低点持续数月,但这种情况往往领先恒指最终触底的时刻约3个月以上。
还有国内机构指出,不应盲目抄底。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指,在短期不确定性的世界,不能去“赌博”贸然抄底,应该继续规避受中美两国监管政策冲击的资产,立足于中长期基本面和筹码层面的确定性进行价值投资。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机构坚定看好港股,建议关注市场担忧情绪缓解后,基本面改善带动的修复机遇。
景顺长城基金分析到,港股上市公司稀缺性明显,优质成长标的代表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创新的方向,经过前期的深度调整,为长期资金提供了较好的配置机会。
高盛方面表示,基于良好的增长预目标、宽松的政策、极低的估值以及较低的投资者头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国市场”。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则表示,俄乌冲突演绎至今,各方态度和制裁举措已基本明朗,形成进一步超预期冲击的可能性减小。此外,近期各省也陆续公布了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且整体较去年有明显增长,同时多地出台了针对购房的宽松政策。“宽货币”、“宽信用”已在不断加码,未来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可期。再者,美联储加息乃至缩表计划靴子落地在即。若再度冲击市场,反而或是又一次参与跌深反弹的机会。之后一个月,在开年以来连续调整、最恐慌的时点逐渐过去后,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修复窗口。
然而,投资者如果对抄底科技股信心不足,也可以选择这一类反向投资标的来对冲风险。
以南方两倍看空恒指为例,这只ETF表现的是恒生指数相反方向的两倍,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短期市场波动风险。今年以来,南方两倍看空恒指已累计涨超50%。
相关阅读:这些对冲工具或可规避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