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数读港美 | 越跌越买!南向资金疯狂抄底美团、小米和中海油

2022-03-08 17:37

编辑:Yura

近期,港股市场加速触底,截至3月7日收盘,恒生指数近一月跌超14%,恒生科技指数跌近19%。但尽管港股低位磨底,南向资金参与港股的热情却持续高涨。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收盘,南向资金近一月成交净买入超189亿港元。此外,投资于恒生指数的最大ETF盈富基金也“越跌越买”,上周累计录得21.7亿元的净流入,3月7日单日净流入2.8亿。

下图为小编整理的南向资金近一月净买入及净卖出港股TOP10,一起来看一看吧。

近一月南向资金净买入TOP10

数据显示,近一月南向资金净买入美团-W 68.86亿港元,净买入中国海洋石油37.31亿港元,净买入药明生物29.63亿港元,净买入快手-W 28.22亿港元,小鹏汽车-W获净买入18.83亿港元。除此之外,中国神华、小米集团、安踏体育、药明康德、中国燃气也获南向资金增持。

从板块上看,南向资金近一月净买入主要集中在科网股和能源股。其中,能源股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神华分别逆市大涨12.21%、11.50%。

受俄乌局势影响,近期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直线攀升,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油气价格飙升影响下,国际煤炭价格也持续大幅攀升。3月2日,作为亚洲基准煤价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装船的优质动力煤期货价格上涨至446美元/吨,单日涨幅达46%,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在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国际能源紧张大背景下,煤炭行业波动性减弱,并且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进口煤价格优势不再。预计国际化石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煤炭价格中长期来看仍会受到一定的传导影响。

近一月南向资金净卖出TOP10

近一月南向资金净卖出建设银行34.49亿港元,净卖出工商银行31.05亿港元,净卖出长城汽车25.56亿港元,净卖出舜宇光学科技21.60亿港元,净卖出香港交易所15.49亿港元。华润电力、赣锋锂业、吉利汽车、华润啤酒、融创中国也遭南向资金沽出。

中金:仍然看好港股中期前景

中金判断市场短期将出现波动。但该行认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较低的估值水平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机会。板块方面,中金建议短期关注“稳增长”受益板块,如部分金融、地产板块与相关产业链以及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中下游消费板块。另外,受益于国内债券收益率下降的高股息标的以及因美国即将加息而受益的香港本地银行板块也值得关注。综合来看,中金建议超配传媒与互联网、汽车、部分电商、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与餐饮、生物科技和中资银行。

中信证券:避险情绪下,短期建议关注能源、材料、公用事业、电信、必选消费板块

中信证券认为,避险情绪下,短期建议关注能源、材料、公用事业、电信、必选消费板块。内部来看,该行预计3月后地产行业数据的逐步回暖将撬动大金融板块的价值重估;而在针对平台经济公司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明朗化的环境下,主要互联网龙头的“业绩坑”消化后,预计外资对港股“新经济”板块的信心也将显著提振,带动资金回流。该行依旧看好二季度起港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20%的估值修复。

港股经历风险的极端释放,但主线逻辑并未改变

广发香港表示3月至二季度前段可能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密集出台期。作为港股在供给侧的最重要支撑,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有助于企业盈利恢复增长,也将为港股注入动能。其中,兼具经济复苏贝塔和高股息/分红/回购特征的金融股、电信股和能源股,拥有较高的配置价值。考虑到目前互联网板块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同时未来行业仍能稳健增长,并享受竞争格局改善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建议在地缘政治风险出清后予以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