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今年两会有哪些投资机会?这份投资指南你值得拥有

2022-03-03 11:53

作者:Ici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港股市场或将迎来“两会”投资机会,历年两会期间股市如何表现,有哪些热点行情值得关注?發仔为大家整理了各大机构的两市前瞻,一起来看看吧。

历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

中金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历年情况来看,两会过后港股(恒生国企指数)市场大多呈现较积极的表现。

资料来源:中金点睛

据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以来,在两会期间,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基础化工和电子等行业的表现居前,涨幅和上涨概率均较高。房地产领涨,且上涨概率也高达76.5%;两会后1月内,地产、煤炭和建筑等行业的胜率相对占优。

以史为鉴,两会召开前1个月,成长风格表现较为强势;随着两会临近,成长相对价值的优势逐渐收敛;两会结束后的1个月内,价值风格跑赢成长的概率较大;之后,成长风格逐渐企稳回升并开始取得相对收益。另外涉及两会政策预期的板块或行业表现通常较为亮眼

两会将聚焦哪些热点

东北证券认为,今年地方两会强调的基建、数字经济、大众消费、医药和碳中和板块有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点。

  • 基建:

整体节奏加快,关注节奏切换。房住不炒、外需扰动、散点疫情背景下,基建对经济拉动作用凸显。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同比快1-2个月,传统基建有望先于新基建发力。推荐关注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交通运输、IDC等。

  • 数字经济:

关注网络基建、算力核心技术以及网络安全领域。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落地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的正式启动,数字经济已经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数字中国”建设有望得到提速,网络基建、算力核心技术以及网络安全领域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 大众消费:

享受疫情修复红利。疫情感染人数边际放缓且疫苗接种人数仍快速增长,防疫政策趋松趋准,大众消费受到的疫情压制有望缓解。推荐关注旅游业、餐饮、零售和交通行业,行情有望依次展开。

  •  医药:

医药板块具有逆周期调节属性,带量采购带来投资机会。医药板块的逆周期属性可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带量采购对医药板块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利好,投资价值凸显。推荐关注制药和医用耗材行业。

  • 碳中和:

新能源替代逻辑强化,新能车景气有保证。“双碳”目标奠定了未来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总基调,碳中和依然是政策导向的重要方向;风光发电快速提升下对储能配套需求高增,未来规模有望快速提升,同时新能源车销量依然保持较高增速,景气度有所保证。

两市过后机构有何展望

招商证券认为,市场仍将会以寻底、筑底为主。两会将会更多围绕稳增长进行表述和安排,“稳增长”“到上游去”“自给可控”可能会成为今年的主要投资主线。

具体配置上,3 月可以重点考虑石油石化、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等可能受到全球供应链扰动的上游资源品;金融领域的自主可控信创及金融 IT、数字人民币。从稳增长的角度,银行、地产、水泥仍值得重点关注。

光大证券认为,市场或将有更强表现,建议关注以稳为主的两条主线:稳增长和消费。

稳增长的具体配置上,可考虑银行、地产、建材、家电、建筑等典型“稳增长”行业,以及建筑建材等传统基建,风电光伏等新型基建。消费的具体配置上,建议关注高确定性的白酒与医药、受益于补贴政策的家电以及大众消费品和受益于疫情消退的线下消费行业,包括航空、机场、旅游等行业。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在两会临近、稳增长升温的背景下,看好盈利预期向好、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消费、基建等稳增长方向。

消费的具体配置方面,看好农林牧渔(生猪)、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家电。基建的具体配置方面,看好机械设备、轻工制造-基建地产、煤炭、钢铁

部分资料整合自中金点睛、兴业证券、东北证券等研究报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