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2-03-01 15:34
作者:Judy
2月18日,发改委发文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当日美团暴跌近15%;2月24日,阿里发布“偏空”财报后,当天大跌6.67%并创上市以来新低。港股互联网股似乎开启了新一轮下杀。
市值疯狂蒸发,阿里再刷上市新低
自去年港股互联网企业因监管政策受压,股价开始修正调整以来,哔哩哔哩、快手、阿里巴巴为近一年来回撤靠前的3家,幅度分别为77.47%、73.66%和56.87%。
仅腾讯、阿里、美团等部分互联网公司,市值就合计蒸发已经超过8万亿。具体而言,阿里市值蒸发超2.83万亿,约等于两个建设银行,腾讯近一年市值蒸发也超2.6万亿港元。
2月28日,港股阿里巴巴再次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4%,创下上市以来新低的100.7港元。按最新收盘价计算,港股阿里巴巴已较176港元的首发价格跌去40.8%。美团也在当日创下股价新低,B站、网易等股价续在低位徘徊。
大佬抄底、企业回购、资金涌入,互联网机会到了?
尽管阿里、腾讯、B站等个股不断下行,但市场对其未来似乎仍充满信心。在此前公布的13F报告中,芒格也在不停抄底,2021年第四季度芒格加仓阿里的幅度较此前第一、三季度近乎翻倍,虽然按现在的价格来看,芒格的收益恐怕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知名投资大佬段永平再度出手抄底腾讯。
2月28日中午,段永平称:“腾讯低过我上次买的价钱了,那明天再买点。”随后,他更是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豪掷500多万美元购买腾讯ADR。且这已不是段永平第一次出手抄底腾讯。去年8月,段永平曾发文表示:“今天买了点腾讯,再跌再多买些”。
企业回购也成为一个明显的信号。今年来,腾讯不断回购股票,共回购11次,累计回购金额达21.9亿港元,小米也在年内进行了9次回购,回购金额达2.6亿港元。
中金表示,回购增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表明从公司管理层角度股价也具备吸引力。从历史经验看,这可能意味着市场价值逐步显现,往往是一个中期的底部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公司目前股价仍低于其平均回购价格,这可能意味着如果后续市场环境企稳的话,可能会带来潜在上行空间。段永平也称,他每次买腾讯都碰上腾讯回购,这是在抢生意。
除此之外,不少资金也在进场抄底互联网科技股。从今年以来情况来看,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获净申购111.6亿份,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获净申购84亿份。其中,中金旗下重仓港股互联网企业的ETF $KWEB 今年来更是继续吸金,此前已吸引超9亿美元资金流入。
大佬持续加码,资金坚定涌入的背后,互联网是否到了一个转折点了呢?
机构观点:关注行业变化,或迎配置良机
不少机构还是认为,互联网行业仍然值得关注,部分重点公司的股价或许会在低位迎来配置良机。
格雷资产认为,短期来看,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措施还未完全落地,不过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股价暴跌之时可能就是机会来临之际,因此,后续会一直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动态变化,遇到合适的机会,也会加大配置。
开源证券则称,进入港股财报季,建议积极布局当前已具备性价比、财报业绩有潜在改善趋势的标的,快手-W、腾讯控股、网易-S、阿里巴巴-SW等互联网公司或受益。
首创证券表示,俄乌局势大概率是大号的克里米亚危机,小概率会导致战争进一步升级或者油价飙涨的黑天鹅。另外,从时点上看,市场反应时间大概为一周以内,更复杂一些的话在两三周以内。建议逐步加仓抄底港股,如有进一步下跌可酌情再加仓。
中信证券发研报指,从历史经验看,尽管俄对外战争期间港股市场短期受地缘政治风险压制,但持续时间较短,影响相对有限。且互联网政策的框架和影响已趋于稳定,基本面受到的边际影响有限。
市场近期并无关于游戏版号发放的官方消息,我们认为互联网板块的显著回调更多是过去一年监管政策频出背景下市场情绪过度敏感的体现。未来随着监管常态化以及龙头互联网企业“预期差”消化后,预计市场对互联网板块的信心将显著修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