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新能源周报 | 马斯克仍有约690万股待出售,招商证券看好理想汽车上涨90%

2021-12-06 15:43

作者:Simon

1、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达330万辆

2、“蔚小理”11月交付量纷纷破万,比亚迪销量破9万

3、五菱汽车将资产重组,优化新能源汽车业务

4、瑞信升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380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一、一周新能源公司涨跌幅榜

来源:华盛证券

截至发稿的近一周以来,由于大市整体疲软,新能源造车公司亦跌多涨少。苹果公司以3.21%的周涨幅排名第一,五菱汽车紧随其后,一周涨幅为1.15%。其他造车势力则普遍下跌,其中蔚来汽车一周跌幅达19.6%领跌,恒大汽车、小鹏汽车(美股)分别下跌17.72%和14.30%,居跌幅榜前列。

二、新能源车宏观数据和行业政策

1、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达330万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2021年逐月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前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接近300万辆,全年总体销量有望达330万辆。

他认为,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受限于电池供应、芯片供应和产能限制的情况下,会继续增长到500万辆。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完全看需求,销量可能会更高,预估明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

2、造车新势力11月销量普涨,哪吒汽车破万

随着芯片短缺危机的缓解,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在11月迎来一轮普涨。其中,小鹏、理想、蔚来、哪吒等4家企业在11月的销量均超万辆,分别为15613辆、13485辆、10878辆、10013辆,同比分别增长270%、190.2%、105.6%、372%。

来源:公开数据、华盛通整理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这几家新势力的月均销量破万辆,意味着它们的年销量就能突破10万辆。而有了这样的产销规模,企业便可以获得‘产业链话语权’,更合理地控制采购成本和节奏”。

3、交通运输部:加快充换电、加氢站布局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发布出台,其中,清洁化运输装备和创新货运组织模式,成为重要看点。

根据《规划》要求,将加快调整交通能源结构,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船舶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同时持续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和轻量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

4、工信部:应对电动汽车低温里程衰减,将加快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的制定发布

12月2日,装备工业一司召开电动汽车低温应对工作座谈会,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十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等,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共同研究商讨对策,做好技术保障和工作预案准备,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正常使用。

装备工业一司强调,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里程衰减等问题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解决。

三、新能源车重点公司动态

1、特斯拉将推出四电机版本Cybertruck,马斯克继续出售股票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证实,Cybertruck纯电皮卡将有一款搭载四个电机的版本,四电机版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优先生产。马斯克还表示,Cybertruck将具有前后轮转向功能,“不仅可以像坦克一样转弯,还可以像螃蟹一样斜向行驶。”

来源:特斯拉

12月2日,特斯拉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又出售了934091股特斯拉股票,价值10.1亿美元,以履行购买210万股期权的相关纳税义务。自11月8日开始出售特斯拉股票以来,马斯克已经行使了1070万份股票期权,并累计出售了约1010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约109亿美元。他已经卖出其预计出售量的近60%,还有大约690万股待售。

2、五菱汽车将进行资产重组,优化新能源汽车业务

 12月1日,五菱汽车发布公告称,广西汽车 、五菱汽车、五菱工业及五菱新能源就建议资产重组及向五菱新能源出资订立意向书。根据意向书,广西汽车 、五菱汽车及五菱工业同意将五菱新能源转为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业务。

据悉,广西汽车拟以其全资附属公司五菱新能源为平台,整合重组新能源汽车相关资产及业务,该等业务目前主要由五菱工业承办。广西汽车拟通过投资五菱新能源,在现有商用整车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打造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全面开拓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3、比亚迪销量破9万,11月依旧“一打十”

12月3日,比亚迪股份公布2021年11月产销快报。其中,新能源汽车11月产量为约9.18万辆,本年累计产量约51.51万辆,同比增长219.81%;11月销量约9.12万辆,这也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月销新纪录,本年累计销量约50.98万辆,同比增长216.97%。

根据计算,比亚迪一家的销量是【小鹏+蔚来+理想+威马+哪吒+零跑+广汽埃安+极氪+创维+岚图】总和的1.13倍,又完成了精彩的一打十。

4、蔚来汽车宣布电池灵活升级服务全面开启

12月5日,蔚来汽车召开了主题为 " 蔚来电池灵活升级 " 媒体沟通会。蔚来汽车副总裁沈斐与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分别进行了 " 灵活换电 " 与 " 体系竞争力 " 的分享。

作为NIO Power“可充可换可升级”能源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电池灵活升级服务包括按月、按年灵活升级2种方式,能够为用户个性化电动出行提供更低成本的大容量电池体验,也能让用户持续享受电池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

5、理想汽车正式推送OTA3.0,增加导航辅助驾驶等功能

12月6日,理想汽车正式开始推送OTA 3.0版本。据悉,本次更新后,2020款车型将新增视觉泊车功能,2021款车型将可开启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另外,理想同学等功能也进行了优化。

来源:理想汽车

6、法拉第未来将于12月7日收盘后发布财报

法拉第未来(FFIE)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2021年12月7日星期二收市后发布财报,并于当日下午4:00(美国东部时间)举行电话会议。

此前消息称法拉第未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因公司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随后FF发布声明称,退市是明显的谣言,未发布财报是由于公司被投行恶意做空,将第一时间补交财报。

7、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落地重庆永川

12月3日消息,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正式落地重庆永川,开始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根据规划,“萝卜快跑”在重庆永川开放常态化运营后,所有用户均可通过百度地图、萝卜快跑APP实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来源:公开网络

8、小米又成立一家汽车公司,人工智能部总经理为法人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曲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及经理为叶航军,刘德任监事。该公司经营范围含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销售汽车零配件、智能车载设备、仪器仪表、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刘德为小米联合创始人,叶航军为小米集团人工智能部总经理。

四、新能源车机构观点及投资评级

1、瑞信升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380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瑞信发研报指出,比亚迪11月销量创新高至98340辆(同比增长82%,按月增长9%),远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料该行行业11%的同比下降幅。公司销量增长来自于新能源汽车(NEV)业务同比增长242%。

研报续指,为了实现7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比亚迪只需要在12月完成5.9万辆的销售任务。瑞信预计公司销量还会有较大提升空间(因其手头有15万份订单),该行将2021-23年每股盈测上调3.6%-9.1%,并将比亚迪H股目标价分别由350港元提升至380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2、招商证券(香港):首予理想汽车买入评级,目标234港元

招商证券(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称,理想汽车是高速成长的中国造车新势力龙头,目前占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97%)。公司组织高效、快速成长,以极致的产品逆袭市场,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典范。

未来公司将推出全尺寸豪华智能SUV车型,增程与纯电双轮驱动,智能化突破潜力大。首予其“买入”评级,预计2021-23年销量达8.5/15/2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107.2%,目标价为234港元。

截至发稿,理想汽车港股探底回升仍下跌9.45%报122.70港元,意味着距离招商证券的目标价仍有将近90%的上涨空间。

来源:华盛证券

3、中金:维持小鹏汽车跑赢行业评级,目标271港元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维持小鹏汽车港股“跑赢行业”评级和盈利预测不变,其现估值相当于预测明年市销率7.2倍,目标价271港元,相当于预测明年市销率9倍。

报告认为,公司前置投入带动费用支出绝对额增长较明显,但伴随产能爬坡及新车交付带动规模效应,后续公司在把握智能电动机遇期的同时,有望继续体现明显的单车费用收窄。坚持软硬件全线自研,构建科技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

以上就是本周新能源周报的全部内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车行业和公司的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华盛通APP《新能源造车势力》专题以及相关报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